非遺畢節 |讓大方漆器走進尋常百姓家
大方漆器製作始於(yu) 東(dong) 漢年間,明洪武年間形成了一套以皮胎漆器為(wei) 主的漆器製作工藝。清《乾隆通誌》載:“黔之革器以大定(大方)為(wei) 最佳”,大方皮胎漆器成為(wei) 全國特色,並獨創了”隱紋”裝飾技法。大方漆器製作工藝獨特,製作要求高,其工藝流程繁雜,主要有、製漆、胎胚、灰地、漆地、裝飾五大工藝,50多道工序,82道生產(chan) 環節,產(chan) 品做工精細,品種齊全,造型生動。
清朝道光年間的大方皮胎描金等漆器獨具特色,與(yu) 北京雕漆、山西雲(yun) 雕等齊名並載入史冊(ce) 。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ju) 行的萬(wan) 國博覽會(hui) 上,貴州大方漆器與(yu) 江蘇揚州漆器雙雙獲得銀質獎。大方漆器與(yu) 茅台酒、玉屏簫笛並稱“貴州三寶”。2008年8月7日,貴州省大方縣的“彝族漆器髹飾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射燈下,一件件漆器華麗(li) 優(you) 雅陳列著,有的點綴著銀條銅條,有的鑲嵌著精致的飾品……有傳(chuan) 統的漆器藝術品,有融入文創新元素的漆器實用品,它們(men) 的美麗(li) 令人歎為(wei) 觀止。
流轉千年,大方漆器在它的源發地光彩重生。
貴州省大方縣高光彝風漆器工藝製品廠坐落於(yu) 大方縣城西郊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區內(nei) ,這是一幢三層現代風格小樓,顯得格外寧靜,這裏有一位具有33年漆器工藝製作經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名錄“大方彝族漆器髹飾技藝”省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貴州省高級工藝美術師、畢節民族民間傳(chuan) 統工藝大師——高光友。從(cong) 最初對漆器的懵懂到之後對它的狂熱,高光友會(hui) 如何講述他與(yu) 漆器的故事呢?
33年 “漆”彩人生之路
“最開始我並沒有想過會(hui) 走漆器工藝製作這條路。如今我把它當成終生事業(ye) 在做,身體(ti) 力行在傳(chuan) 承,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今年58歲的高光友,已兩(liang) 鬢花白,與(yu) 漆相伴33年,鍾情於(yu) 讓時間說話,用作品說話。
始於(yu) 繪畫陷於(yu) 髹漆忠於(yu) 傳(chuan) 承和創新,是高光友“漆”彩人生的寫(xie) 照。
“從(cong) 小就喜歡拿著木棍或小木炭在地上或者牆上畫畫,畫什麽(me) 像什麽(me) ,長輩都誇我悟性高‘無師自通’。”自幼喜愛繪畫的高光友,1985年到縣文化館開始專(zhuan) 門的訓練農(nong) 民畫創作。1989年,25歲的高光友憑借出色的繪畫技藝,通過農(nong) 民畫老師的推薦進入大方縣國營漆器廠工作,師從(cong) 中國漆藝家楊少先老師,係統學習(xi) 怎麽(me) 製作漆器,期間很快地掌握了髹漆技藝的各道工藝環節,從(cong) 那時起,高光友與(yu) 漆器結下了不解之緣,誤打誤撞開始了他的“漆”彩人生。
隨著學習(xi) 的深入,高光友發現自己漸漸愛上了漆器製作,“我知道我該做成什麽(me) 樣,自己慢慢研究摸索。通過自己的雙手,製作出漂亮的藝術品,那種成就感不言而喻。同時,看見漆器文化與(yu) 經濟結合後,集欣賞價(jia) 值、實用價(jia) 值、藝術價(jia) 值於(yu) 一身,在社會(hui) 及經濟效益上都能實現它的最大價(jia) 值”。就是這樣,高光友也真正感受到了漆器帶給他的無窮魅力,這也是他一幹就是33年的源動力所在。如今創建了大方縣高光彝風漆器開發有限公司。
從(cong) 1989年到國營漆器廠工作到至今,30多年來,高光友一直從(cong) 事漆器設計與(yu) 製作方麵的工作。在漆器工藝製作上,獲榮譽無數。公司自建立以來多次參加北京、深圳、西安等地舉(ju) 辦的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及相關(guan) 重要活動並獲好評。
“我把漆器當做寶貝,有漆有藝,這個(ge) 東(dong) 西才有生命力,漆與(yu) 藝的火花碰撞出精美的作品,這是非常有趣的。”高光友說,在他技藝不斷成熟的同時,他對漆器製作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
傳(chuan) 承 “漆“路從(cong) 未放棄
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和時代變化,全國漆器廠因管理體(ti) 製無法適應市場經濟大潮淘洗,漸漸失去了生產(chan) 和發展活力而步履維艱,麵臨(lin) 著關(guan) 閉解體(ti) 的局麵,對這項原本就脆弱的手工藝造成了巨大打擊。
1993年,高光友離開了工作四年的大方國營漆器廠,先後受聘於(yu) 大方縣宏發漆器工藝製品廠、大方漆器製品工藝廠、大方縣彝族漆器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高光友回憶道:“在離開國營漆器廠後20年裏,我始終堅持著漆器製作,期間在私營漆器企業(ye) 工作的同時也堅持家庭式作坊製作漆器。”直到2013年創辦了大方縣高光彝風漆器工藝製品廠(今大方縣高光彝風漆器開發有限公司),他始終堅信東(dong) 西做得好,就會(hui) 有人喜歡的,就會(hui) 實現它的價(jia) 值。高光友憑借心中對漆器的熱愛和執念,從(cong) 未輕言放棄。
高光友坦言,由於(yu) 大方漆器技藝複雜,加上對工藝要求都非常高,一定程度上製約了它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對大方漆器,我還蠻有信心的。”高光友說,現在漆器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得到了各相關(guan) 部門的重視,同時不斷有高層次人才及對傳(chuan) 統文化感興(xing) 趣的年輕人加入,自己的家人受自己的影響也都在從(cong) 事漆器工作。除此以外,公司還吸納了一批民間漆器藝人為(wei) 力量,專(zhuan) 門從(cong) 事漆器工藝品設計、髹飾技藝……“我們(men) 的漆器傳(chuan) 承是沒有問題的。”
2013年,高光彝風漆器公司被大方縣文化遺產(chan) 管理局命名為(wei) “大方彝族漆器髹飾技藝傳(chuan) 習(xi) 中心”;2020年6月,被貴州省民宗委、貴州省文聯命名為(wei) “少數民族傳(chuan) 統手工藝傳(chuan) 習(xi) 所”;2020年11月,被畢節市總工會(hui) 命名為(wei) “畢節工匠場”。其為(wei) 推廣漆器文化、培養(yang) 漆器好苗子、開展研學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
該公司一直以弘揚彝族漆器文化、傳(chuan) 承彝族漆器髹飾技藝為(wei) 己任,每年固定開展傳(chuan) 承人培訓班,以傳(chuan) 、幫、帶的方式授徒,現已傳(chuan) 習(xi) 技藝幾百人次。同時走進高校,目前已通貴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貴州師範學院合作成立漆藝實習(xi) 實踐基地,為(wei) 引進高技能人才與(yu) 技藝傳(chuan) 承打下基礎。
創新 “漆”待無限可能
走進一樓車間,濃烈的生漆味撲麵而來,各個(ge) 生產(chan) 環節的工匠在自己的工位上進行著不同的工序。深切地被這些匠人專(zhuan) 心致誌的耐性所感染,不管是製胎、灰地、漆地還是打磨,即使工作環境略有艱苦,他們(men) 每個(ge) 人都依然毫不懈怠地專(zhuan) 注於(yu) 自己的工作,即使這道工序需要重複上百遍、上千遍,他們(men) 也從(cong) 無怨言。“漆器製作工序複雜,一個(ge) 簡單的作品都需要製作45-50天左右,至於(yu) 難度大的皮胎作品耗時半年到幾年的都有。”高光友感歎說。
大方漆器逐步走向規模化和多元化,同時也麵臨(lin) 一些發展上的挑戰。“我覺得漆器現在需要融入一些新元素,能夠讓它綻放出新魅力。”高光友說他將現代時尚元素融入到漆器中去,同時把漆器與(yu) 木胎、竹胎、瓷胎、陶胎等等結合起來,製作成茶具、仿古家具、漆畫、旅遊工藝品、首飾盒、小手鐲、煙灰缸、手機殼、各類包裝盒等等跨界結合產(chan) 品。
當代社會(hui) ,人們(men) 的觀念、審美和消費群體(ti) 在不斷轉變。創新才能讓漆器走的更遠,大方漆器為(wei) 純手工製作,藝術參與(yu) 成本相對較高,大眾(zhong) 接收麵受到一定的製約,高光友正在思索“努力讓漆器降低成本,讓漆器走進尋常百姓家。”的設計生產(chan) 理念。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結合現代人的喜好和審美來做適當調整,製作一些大眾(zhong) 化消費價(jia) 位的產(chan) 品,“我希望走一條親(qin) 民、接地氣,實用品和藝術品相結合的道路,讓漆器回歸大眾(zhong) 生活,獲得更廣闊市場。”高光友說,讓漆器真真切切地融入到生活中去,展現出它的無限可能。(龍藝 張華順 黎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