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多項數據超預期 中國經濟“開門紅”傳遞暖意

發布時間:2022-03-16 16:03: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5%;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7%;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同比增長12.2%……3月15日出爐的開年經濟成績單顯示,主要宏觀數據超預期,中國經濟實現“開門紅”傳(chuan) 遞出強烈暖意。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今年以來,我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複。盡管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yan) 峻,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風險挑戰較多,但穩增長政策將持續發力。其中,瞄準工業(ye) 穩增長、服務業(ye) 紓困等一係列舉(ju) 措還將加快落地。總的來看,一季度經濟運行保持平穩發展的態勢能夠延續,全年實現5.5%的增長目標可期。

  主要生產(chan) 需求指標均回升

  “1-2月份國民經濟恢複好於(yu) 預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在當天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中國經濟呈現出了真正的暖意。”

  這種“暖意”從(cong) 一組組數據中可以得到印證。

  主要生產(chan) 需求指標均在回升。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3.2個(ge) 百分點;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12.2%,比2021年加快7.3個(ge) 百分點;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7%,比上年12月份加快5個(ge) 百分點。

  “1-2月經濟開門紅兌(dui) 現,供需兩(liang) 端表現均大超市場預期。”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穩增長訴求下,工業(ye) 率先發力。需求端,本地消費釋放疊加政府促消費政策發力,社零表觀增速顯著改觀。投資方麵,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20.9%,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強鏈補鏈、技改、出口高景氣等多因素支撐製造業(ye) 投資高增;基建投資同比增長8.1%,財政前置效果顯現。

  “進”的力量也在延續。1-2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4.4%,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長42.7%,明顯快於(yu) 整體(ti) 製造業(ye) 生產(chan) 和投資增速;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16.3%,明顯快於(yu) 全部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新能源汽車、工業(ye) 機器人、太陽能電池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150.5%、29.6%、26.4%……

  “綜合來看,在宏觀政策發力和市場主體(ti) 努力的共同作用下,1-2月份我國經濟恢複的勢頭向好,為(wei) 今年一季度開好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付淩暉說。

  瞄準難點持續發力穩增長

  由於(yu) 國際形勢複雜嚴(yan) 峻,國內(nei) 經濟仍處在恢複之中,我國下一步穩增長政策還將持續發力。

  付淩暉指出,當前全球疫情擴散蔓延,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加劇,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加大,國內(nei) 經濟恢複仍不均衡,部分地區散發疫情的影響仍在持續,行業(ye) 企業(ye) 地區有所分化,企業(ye) 成本上升的壓力仍在加大,小微企業(ye) 經營困難仍比較突出,經濟持續恢複的基礎尚不牢固,後期走勢仍待觀察。

  從(cong) 工業(ye) 方麵來看,規下工業(ye) 生產(chan) 還存在一定壓力。製造業(ye) PMI中,小型企業(ye) PMI連續多個(ge) 月處於(yu) 較低景氣區間,一定程度上會(hui) 拉低整體(ti) 工業(ye) 增長增速。此外,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高位波動,企業(ye) 成本壓力較大。“上遊行業(ye) 價(jia) 格漲幅還比較高,對中下遊行業(ye) 、小微企業(ye) 經營也會(hui) 帶來一些不利影響。同時,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仍存在著堵點卡點,部分地方出現的散發疫情也會(hui) 影響工業(ye) 增長。”付淩暉說。

  付淩暉表示,下階段,要繼續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工作,多措並舉(ju) 增加市場供給,滿足生產(chan) 生活需要,降低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尤其是中下遊行業(ye) 成本,改善企業(ye) 經營狀況。此外,要落實好扶持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強對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行業(ye) 的融資支持,降低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加強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加大創新稅收優(you) 惠,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推動工業(ye) 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服務業(ye) 方麵,與(yu) 上年全年兩(liang) 年平均增速相比,1-2月份服務業(ye) 增速有所放緩。總體(ti) 看,服務業(ye) 增長仍低於(yu) 疫情前水平,表明服務業(ye) 仍在恢複之中。

  “疫情對接觸性、聚集性服務業(ye) 的製約仍然比較明顯,文化旅遊、交通客運、餐飲零售等服務行業(ye) 仍然比較困難。近期,多地疫情散發對相關(guan) 服務業(ye) 的不利影響也可能會(hui) 加大。”付淩暉表示,下一步,要落實好對服務業(ye) 困難行業(ye) 的支持政策,促進困難行業(ye) 的紓困發展,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積極拓展新型服務消費,促進服務業(ye) 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平穩發展態勢將延續

  展望未來走勢,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中國經濟平穩發展態勢將延續,全年實現既定增長目標可期。

  付淩暉認為(wei) ,總的來看,一季度經濟運行保持平穩發展的態勢仍然能夠得到延續。盡管麵臨(lin) 困難和挑戰,各地區各部門加大穩增長力度,無論是投資、消費還是工業(ye) 增長,都出現了明顯的積極變化。“一季度,保持良好的經濟運行還是有基礎、有條件的。”

  展望全年,付淩暉認為(wei) ,實現5.5%的經濟增長目標也是有基礎、有條件的。“中國經濟在持續恢複,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動力足的特點比較明顯,近兩(liang) 年受到疫情衝(chong) 擊,中國經濟發展還在全球保持領先地位。下階段,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也將有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經濟運行有望保持在合理區間。”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三重壓力,外部環境複雜多變,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增強市場主體(ti) 信心,穩定和擴大市場需求。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也提出,強化周期性調節,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改革開放,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並強調“積極擴大內(nei) 需,釋放消費潛力和增加有效投資”。

  業(ye) 內(nei) 認為(wei) ,投資在穩增長方麵仍有較大潛力可挖。“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大概率對宏觀經濟起到較強的拉動作用。”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認為(wei)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2022年投資力度大概率較2021年上升。此外,預計2022年M2同比與(yu) 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大概率維持在高位,利多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

  付淩暉也表示,下階段,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十四五”規劃,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用好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和中央預算內(nei) 資金,撬動社會(hui) 投資,鼓勵民間投資,優(you) 化投資結構,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班娟娟)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