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夏布遠銷日韓 伴隨當地人的一生

發布時間:2022-03-25 10: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3月24日電 題:中國夏布遠銷日韓 伴隨當地人的一生

  作者張旭

  “夏布是日韓傳(chuan) 統服飾的布料,當地人從(cong) 呱呱墜地到生命結束,人生中很多重要時刻,都有一套對應的夏布衣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榮昌夏布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黃秀英24日在重慶告訴記者,中國夏布遠銷日本、韓國、東(dong) 南亞(ya) 等地,與(yu) 當地民眾(zhong) 生活息息相關(guan) ,伴隨了他們(men) 的一生。

  當下,受夏季即將到來及《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生效影響,夏布訂單量持續上漲,這款傳(chuan) 統布料吸引了不少關(guan) 注。

  夏布,俗稱麻布,是用苧麻纖維編織而成。在重慶榮昌,苧麻、夏布生產(chan) 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曾為(wei) 皇家貢品。夏布於(yu) 2019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中國古代有“冬裘夏苧”的說法,夏布的“夏”因此得名。因為(wei) 挺括透氣,夏布穿起來涼爽,又能抑菌防黴,被民間當成夏天穿的高級布料。

  黃秀英1975年生於(yu) 重慶榮昌,是“湖廣填四川”第七代移民,代代從(cong) 織,打小跟奶奶一起“挽麻團”(製作夏布的一道工序)。她父親(qin) 因將夏布帶入國際市場,而被坊間稱為(wei) “中國夏布大王”。出身“夏布家族”的她畢業(ye) 於(yu) 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外貿與(yu) 文化,比前人更具國際視野。

  20世紀90年代,黃秀英從(cong) 事夏布國際貿易,開始了解到,因為(wei) 文化相近,日本、韓國乃至東(dong) 南亞(ya) 的很多傳(chuan) 統服飾都是以夏布為(wei) 原料。

  “韓國人告訴我,他們(men) 一生有近十次必須穿夏布衣服,涉及生老病死的各種儀(yi) 式。”黃秀英指著陳列架上的一款服飾告訴記者,這是韓國人結婚穿的,係夏布染色裁剪而成。此外,韓國人出生、成人禮、婚禮、節慶、逝去等重要時刻,都會(hui) 穿夏布製成的衣服,夏布還是披麻戴孝的布料。

  不僅(jin) 韓國,在日本、東(dong) 南亞(ya) ,夏布都是其傳(chuan) 統服飾布料的一種。尤其在東(dong) 南亞(ya) 等熱帶地區,夏布因透氣、防黴等特性,深受喜愛。

  日韓此前也生產(chan) 夏布,曾出口“大麻皮”等夏布原料,由重慶榮昌的紡織工加工。“我就曾從(cong) 事‘大麻皮’來料加工,一匹布加工費達數十美元。”黃秀英說,這是她第一次深切接觸兩(liang) 國夏布產(chan) 業(ye) 。

  再後來,雙方合作走深。她在國內(nei) 找到與(yu) “大麻皮”相近的材料,且更為(wei) 質優(you) 價(jia) 廉,獲得國際市場青睞。黃秀英稱,在日韓等國,夏布也有深厚曆史,一些工藝相當成熟。

  “夏布有傳(chuan) 承,也有突破和創新。”黃秀英說,此前它就不僅(jin) 僅(jin) 是衣服材料,還用於(yu) 喪(sang) 葬用品、床上用品,現又推出功能性產(chan) 品,包括襪子、圍巾、嬰童產(chan) 品等,還衍生出折扇、香囊、手提包、燈飾等文創產(chan) 品。

  夏布的影響也不限於(yu) 紡織業(ye) ,三星等韓國企業(ye) 都大批向黃秀英采購夏布,作為(wei) 旗下醫院用品。

  黃秀英介紹,榮昌曾被原中國農(nong) 業(ye) 部授予“中國夏布之鄉(xiang) ”,現有相關(guan) 企業(ye) 100餘(yu) 家,年出口創匯數千萬(wan) 元人民幣。她作為(wei) 重慶市榮昌區工商業(ye) 聯合會(hui) 副主席,願與(yu) 海內(nei) 外客商、科研機構、專(zhuan) 家學者真誠合作,共同推動夏布再創輝煌。

  “我們(men) 不斷接到來自全世界的訂單。”黃秀英說,2022年以來,隨著RCEP的生效,夏布訂單量持續上漲。黃秀英向記者透露,目前正與(yu) 專(zhuan) 業(ye) 人士合作,助力夏布加入《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讓更多海外民眾(zhong) 在生活中觸及這一曆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