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打破工作室間的界限 東城區詠園“好玩兒”的非遺

發布時間:2022-04-06 16:15:00來源: 新華網

 

  從(cong) 為(wei) 非遺傳(chuan) 承人找地兒(er) 轉向給非遺發展搭台,去年下半年開始,在位於(yu) 東(dong) 城區幸福大街永生巷4號院的全國首個(ge) 非遺主題文創園——詠園裏,一個(ge) 個(ge) 非遺工作室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不再是埋頭各幹各的,而是通過內(nei) 容生態“互生”的模式,共同為(wei) 遊客提供沉浸式體(ti) 驗場景,好看又好玩兒(er) 。

  來到這兒(er) ,遊客剛體(ti) 驗完非遺盤扣技藝,一轉身就來到了隔壁的宋瓷有禮體(ti) 驗館,接過青瓷茶杯,品一口香茗,回味剛剛盤扣的過程。要是去得巧,還能邂逅一場非遺特色的快閃……漫步園區,就好像在逛一個(ge) 非遺主題的遊樂(le) 園,園區經濟也因此活躍起來。

  如今的詠園因非遺而聞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裏是三露廠廠房,國民護膚品大寶SOD蜜就誕生於(yu) 此。2003年,三露廠遷址,大寶化妝品的生產(chan) 線也徹底告別了幸福大街。2018年,三露廠啟動招租,首創置業(ye) 中標。從(cong) 地圖上看,這處老廠房位置絕佳。雖然隻有1.4萬(wan) 平方米,但坐落於(yu) 中軸線旁,距離祈年殿僅(jin) 800米,園區北側(ce) 還有一棟百年老樓。

  絕佳的區位和曆史積澱讓這裏蝶變為(wei) 非遺主題文創園。改造過程中,借鑒中式園林造園精髓,在園區中心位置複原了京式建築“西四牌樓”。在設計及實施上,將編、織、繡、雕、塑、鏤、畫等傳(chuan) 統手法與(yu) 建築改造相結合,大量運用框景、屏風、竹編、磚雕、瓦構等彰顯文化內(nei) 涵。在1.4萬(wan) 平方米的空間內(nei) ,詠園以多樣化空間形態,承載了非遺創作、研發、設計、試製、展示、銷售、體(ti) 驗、培訓等豐(feng) 富業(ye) 態。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2019年6月28日正式開園後,湘西傳(chuan) 統工藝工作站、宋瓷有禮體(ti) 驗館、宋式美學、梨園一夢、萬(wan) 物皆可盤等幾家非遺工作室入駐,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成為(wei) 了空間主理人。

  一時間,宋瓷、京繡、盤扣、臉譜繪畫讓園區五彩斑斕,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和非遺傳(chuan) 承人紛至遝來。眼見人氣和人才聚攏於(yu) 此,詠園的運營方和非遺空間主理人們(men) 卻並不滿足。

  “我們(men) 搭建的是一個(ge) 非遺創新發展平台,要改變非遺傳(chuan) 承人入駐工作室的單一模式,尋找內(nei) 容升級的突破口,解決(jue) 入駐容易運營難的痛點。”詠園負責人郭葳說。

  為(wei) 了扶持培育傳(chuan) 統文化可持續發展,同時讓非遺傳(chuan) 承人的技藝反哺園區,2021年7月,首創集團文化產(chan) 業(ye) 板塊合並,詠園正式進入郎園的管理體(ti) 係。新體(ti) 係明確了讓非遺“青春化”,不斷吸引年輕消費群體(ti) 的目標,詠園麵向的核心群體(ti) 確定為(wei) 以90後為(wei) 主的非遺創新文化體(ti) 驗者、國潮青年。

  同時,在園區打造非遺體(ti) 驗式共創空間及消費場景,涵蓋非遺+美食、非遺+博物、非遺+娛樂(le) 、非遺+住宿等業(ye) 態。

  在園區運營中,詠園圍繞非遺主題,進行多角度開發,全方位包裝,聯動線上和線下,運用新媒體(ti) 傳(chuan) 播賦能。先後開辟非遺直播間和以非遺工作室為(wei) 主體(ti) 的特色快閃空間,創造出嶄新的內(nei) 容生態“互生”模式。

  為(wei) 實現空間與(yu) 內(nei) 容的共生,創造“非遺”生活的土壤,詠園在非遺快閃空間開設多場沙龍交流活動,開設非遺傳(chuan) 承人公益性課程,與(yu) 東(dong) 城區其他非遺項目進行聯動。

  2022年第一季度,園區內(nei) 先後開展了“文化進萬(wan) 家”“元宵雅集,以花為(wei) 媒”“致敬女性,向美而生”等一係列活動,助力非遺作品創作及對外交流展示,持續策劃非遺作品展及互動體(ti) 驗活動,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可見度。

  詠園是東(dong) 城區老舊廠房騰退利用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東(dong) 城區利用老舊廠房等疏解騰退空間建設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逐漸形成了“胡同裏的創意工廠”發展模式。湧現出一批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知名品牌,探索出一條老舊廠房轉型利用的有效途徑。除了首創非遺詠園外,還成功推動完成大磨坊文創園、隆福寺文創園、南陽共享際、雪蓮亮點文創園等一批老舊廠房疏解騰退空間改造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項目。

  目前,東(dong) 城全區共有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42處,總麵積超過73.36萬(wan) 平方米,入駐企業(ye) 超過5600家,在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方麵均取得良好效果。2021年,東(dong) 城區文化產(chan) 業(ye) 累計實現收入1436.3億(yi) 元,同比增長11.9%,文化產(chan) 業(ye) 規模和增速在全市保持前列,文化產(chan) 業(ye) 人均、地均產(chan) 出全市第一。東(dong) 城區已成為(wei) 全國老舊廠房轉型發展文化產(chan) 業(ye) 最聚集和最具典型示範意義(yi) 的區域之一。(記者張驁)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