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英國著名社會學家馬丁·阿爾布勞論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書發布

發布時間:2022-04-07 10:4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6日電 (謝雁冰 李京澤)《中國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探討共同的價(jia) 值觀與(yu) 目標》英文版新書(shu) 發布會(hui) 暨主題論壇6日在北京和倫(lun) 敦兩(liang) 地同步舉(ju) 行。

  該書(shu) 作者為(wei) 英國社會(hui) 科學院院士、全球中國學術院創院及前榮譽院長馬丁·阿爾布勞教授。馬丁·阿爾布勞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社會(hui) 學家,是西方率先提出“全球化”概念的學者之一。他一直密切關(guan) 注中國的變化,致力於(yu) 研究中國的治理模式。

  《中國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探討共同的價(jia) 值觀與(yu) 目標》是馬丁·阿爾布勞繼《中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中的角色——走向全球領導力理論》之後出版的又一力作,結集了他近年來研究中國的重要文章。該書(shu) 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全球化理論與(yu) 實踐、全球治理與(yu)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國脫貧、抗擊新冠病毒、全球化與(yu) 中國的社會(hui) 科學等主題,從(cong) 西方學者的視角進行了闡述。

  中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lan) 聯合王國特命全權大使鄭澤光在當天發布會(hui) 的致辭中分享了三點:一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要秉持理性的戰略認知;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要遵循正確的相處之道;三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要謀求全球合作與(yu) 發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理念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未來全球化發展的正確方向,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及民眾(zhong) 的認同和支持。這一發展過程離不開像阿爾布勞教授這樣的有識之士。”鄭澤光說,今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guan) 係50周年,希望雙方加強對話交流,擴大互利合作,推動中英關(guan) 係不斷發展,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更大貢獻。

  中歐互聯互通平台協調員、斯洛文尼亞(ya) 前副總理維奧萊塔·布爾奇女士在主旨演講中強調,歐洲—中國是世界平衡的良機。她表示,個(ge) 人和集體(ti) 可以共存,隻有兩(liang) 者平衡,人類才能擁有和平的未來。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秘書(shu) 長趙奇在致辭中指出,阿爾布勞教授的著作有助於(yu) 世界人民了解中國發展經驗及其對全球治理的貢獻,對於(yu) 奠定全球合作的理論基礎和發掘全球合作的共同價(jia) 值觀具有開創性意義(yi) 。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劉伯根在發言中也表示,阿爾布勞教授在書(shu) 中客觀分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一帶一路”等觀點和理念的內(nei) 涵與(yu) 精髓,與(yu) “全球化”“全球治理”等傳(chuan) 統西方觀點進行對比,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中國為(wei) 世界和平穩定發展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是一部讓海外學者客觀了解中國治理、中國發展的優(you) 秀著作。

  “我創作此書(shu) 的初衷是試圖對中國及其世界地位之研究進行總結。”馬丁·阿爾布勞在當天的新書(shu) 發布會(hui) 上說,中國憑借其數千年的曆史、人口規模及經濟發展,正有義(yi) 務成為(wei) 一個(ge) 真正的全球化國家。但這意味著,中國必須像任何一個(ge) 全球化國家一樣,直接與(yu) 持有相同看法的其他國家接觸,以交流知識和加強相互理解,確保所有人都能共享未來所需。

  “今天,在這個(ge) 關(guan) 鍵時刻,當世界曆史再現新局勢的背景下,希望此書(shu) 能夠為(wei) 中國實現其作為(wei) 一個(ge) 真正的全球化國家的精神平添哪怕是最微小的鼓勵,那將使本次寫(xie) 作的意義(yi) 遠大於(yu) 作者所期。”馬丁·阿爾布勞說。

  在當天的新書(shu) 發布會(hui) 上,中國圖書(shu) 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與(yu) 新世界出版社簽署了新書(shu) 中國大陸英文版和中文版版權合作協議,以推動圖書(shu) 在國內(nei) 的進一步傳(chuan) 播。

  該新書(shu) 發布會(hui) 暨主題論壇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支持,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國圖書(shu) 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