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債優化提速須用好“三力”
作者:顧陽
作為(wei) 宏觀調控和投資引導的重要工具之一,政府債(zhai) 券發揮著穩增長、補短板、調結構的重要作用。未來,應統籌兼顧專(zhuan) 項債(zhai) 投資效率提升和風險防控,通過管理發力、目標聚力、改革助力,更好地發揮政府債(zhai) 券的乘數效應。
用好政府債(zhai) 券擴大有效投資,是帶動消費擴大內(nei) 需、促就業(ye) 穩增長的重要舉(ju) 措。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在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的原則下,應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提高政府債(zhai) 券效率,提振經濟增長信心。
作為(wei) 宏觀調控和投資引導的重要工具之一,政府債(zhai) 券特別是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持續發揮著穩增長、補短板、調結構的重要作用。截至3月31日,今年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已發行1.32萬(wan) 億(yi) 元,已完成提前下達額度1.47萬(wan) 億(yi) 元的89.7%、全年新增額度3.65萬(wan) 億(yi) 元的36.1%。總體(ti) 看,發行節奏的整體(ti) 前置,以及後續發行速度的進一步加快,有助於(yu) 盡快形成有效實物投資,促進穩增長效果盡早顯現。
在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加速的同時,也要看到,諸如資金使用效率不高、項目收益偏低、撬動社會(hui) 資本力度不夠等問題依然存在,未來,應在穩定市場預期的基礎上,統籌兼顧專(zhuan) 項債(zhai) 投資效率提升和風險防控,推動專(zhuan) 項債(zhai) 管理進一步規範化、精準化,更好地發揮政府債(zhai) 券的乘數效應。
管理發力,提高專(zhuan) 項債(zhai) 使用效率。今年專(zhuan) 項債(zhai) 的額度繼續保持在高位,凸顯了中央穩增長的決(jue) 心,後續關(guan) 鍵在於(yu) 提升專(zhuan) 項債(zhai) 的使用效率。從(cong) 以往使用情況看,一些地方存在資金運行不規範、投向領域不合規、資金沉澱閑置等問題,不僅(jin) 影響了專(zhuan) 項債(zhai) 帶動有效投資作用的發揮,而且累積了財政金融風險。從(cong) 去年三季度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反饋的情況看,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閑置、被擠占挪用的問題依然較為(wei) 普遍,專(zhuan) 項債(zhai) “重發行、輕管理”的現象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對此,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強調,要加強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管理,防止沉澱閑置。各地不妨建立專(zhuan) 項債(zhai) 支出進度台賬,按月匯報專(zhuan) 項債(zhai) 使用進度,對使用進度偏慢的地區實施預警,從(cong) 而為(wei) 提高專(zhuan) 項債(zhai) 使用效率構建起常態化管理機製。
目標聚力,強調資金跟著項目走。之所以強調資金跟著項目走,核心是促進債(zhai) 券的發行能夠直接對應於(yu) 相關(guan) 投資,以確保專(zhuan) 項債(zhai) 的風險可控。去年以來,財政部門加強了對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使用績效考核的力度,一些無法實現穩定現金收益的項目,審批難度加大甚至無法獲批,客觀上加大了專(zhuan) 項債(zhai) 的發行難度。因此,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額度應考慮向債(zhai) 務壓力較小、償(chang) 債(zhai) 能力較強且項目儲(chu) 備較多的地區傾(qing) 斜。同時,鑒於(yu) 部分地方經濟發展尚未完全修複,專(zhuan) 項債(zhai) 在投向上應進一步明確和優(you) 化。此次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要求,地方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要聚焦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nong) 林水利、生態環保、社會(hui) 事業(ye) 、城鄉(xiang) 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市政和產(chan) 業(ye) 園區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九大方麵,嚴(yan) 禁違規興(xing) 建樓堂館所、形象工程。
改革助力,實現政府投資和社會(hui) 資本的共贏。“花小錢辦大事”是提高政府資金使用效率的一個(ge) 重要方向。有機構測算,今年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3.65萬(wan) 億(yi) 元,理論上可拉動超過6萬(wan) 億(yi) 元的基建投資。要想更好地發揮專(zhuan) 項債(zhai) “四兩(liang) 撥千斤”的作用,就要善於(yu) 運用改革的舉(ju) 措、市場的辦法,吸引更多社會(hui) 資本投入。比如,此前允許專(zhuan) 項債(zhai) 作為(wei) 項目資本金的做法,就進一步放大了其對於(yu) 社會(hui) 資本的撬動效應。類似這樣的改革,力度不妨更大一點,舉(ju) 措不妨更多一些。當然,在強調深化改革的同時,也要繼續挖掘有潛力有收益的“補短板、強弱項”項目,用不斷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對衝(chong) 地方財政的持續承壓,讓更多的社會(hui) 資本敢投、能投、願投。(顧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