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改造完成 西安博物院基本陳列“新顏迎賓”
中新網西安4月11日電(記者 阿琳娜)11日,曆經5個(ge) 月提升改造的西安博物院基本陳列“古都西安”二、三展廳開放,1100餘(yu) 件(組)西安博物院館藏文物精品在展廳全新亮相,其中100餘(yu) 件(組)藏品第一次用於(yu) 基本陳列。
這是西安博物院自2007年建成開放以來,基本陳列首次大規模的提升。升級後的“古都西安”二、三展廳將更加全麵、更加豐(feng) 富、更加美妙地展現古都西安的古都風采和生活群像。
據介紹,此次提升既是展覽內(nei) 容的提升,也是展覽形式設計和展覽品質的提升,整個(ge) 展覽更加突出西安“都城”的多姿多彩,努力形成西安博物院自身的展覽風格。在陳列內(nei) 容方麵,以原有展覽框架為(wei) 基礎,結合近年來工作成果和觀眾(zhong) 需求,進行了針對性的內(nei) 容修訂和信息完善,通過“千年古都”“帝都萬(wan) 象”和“府城華章”三個(ge) 篇章來講述光輝燦爛的西安故事和中華文明。
在形式設計方麵,緊緊抓住“以人為(wei) 本”的設計核心、“文物呈現”的設計焦點和“促進對話”的設計目標,從(cong) 重新規劃觀展流線入手,張弛有度地劃分各部分空間,通過展櫃、展台、展托以及半透垂蔓與(yu) 燈光的定製化設計和精工細作,在開放有序的視覺場域裏,創造性應用多樣且明快的色彩調性,讓文物展品在流暢舒適的氛圍環境中躍動而出,整個(ge) 觀展場域也顯得通暢大氣。
在體(ti) 驗表達方麵,牢牢把握“轉化視角”和“賦予情境”,改善原展覽中文物展品的呈現方式,通過陣列式排布,組合式、功能性展示等多樣的方法,賦予文物一些新的表現力,拉近觀眾(zhong) 與(yu) 展覽之間的距離。比如,在周代車馬器、兵器等的展示中,直接將文物組合還原場景之中,為(wei) 觀眾(zhong) 理解器物樣式和用法提供了具體(ti) 參照。此外還在展覽多處設置了物理互動裝置,將視覺、聽覺、觸覺通過體(ti) 驗增值;在展覽中增設強化主題的輔展信息,如曆史大事件時間軸、唐都宮殿複原圖等,讓觀眾(zhong) 更為(wei) 全麵地融入特定的公共敘事空間之中。
接下來,西安博物院將持續跟進此次展覽提升的意見收集整理,積極開展觀眾(zhong) 調查,穩步推進“古都西安”第一展區提升,同時有序開展展覽配套的教育項目、文創開發,不斷推出雲(yun) 展覽、雲(yun) 直播、雲(yun) 導賞,力爭(zheng) 早日實現基本陳列的全麵升級。(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