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發布時間:2022-04-12 16:3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謝地(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梓旗(遼寧大學土地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遼寧大學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近年來,我國糧食產(chan) 量穩步增長,2021年已實現“十八連豐(feng) ”。但同時也應認識到,我國糧食供求關(guan) 係仍處於(yu) 緊平衡狀態,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鬆。麵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局勢與(yu) 經濟發展態勢,加強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是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社會(hui) 穩定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聚焦關(guan) 鍵薄弱環節和小農(nong) 戶,加快發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的要求。完善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是實現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降成本、增效益的有效途徑,對夯實我國糧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意義(yi) 。

  加快發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是夯實我國糧食安全根基的必然選擇。隨著農(nong) 業(ye) 青壯年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轉移,如何有效解決(jue) “誰來種地、怎麽(me) 種地”的問題是當前麵臨(lin) 的一項重要任務。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強調諸如耕種、施肥、打藥、收割、滅茬、銷售等不同環節的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可為(wei) 小農(nong) 戶提供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chan) 托管等多元化的選擇。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通過統一購買(ma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實施大規模的農(nong) 業(ye) 機械化操作,可以有效降低生產(chan) 成本,並進一步激發小農(nong) 戶的種地積極性,從(cong) 而不斷提高糧食產(chan) 量,增加農(nong) 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加快發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是解決(jue) “誰來種地、怎麽(me) 種地”難題的重要途徑。同時,應該看到,糧食安全的內(nei) 涵十分豐(feng) 富,不僅(jin) 強調“吃飽”的數量安全,還要解決(jue) “吃好”的質量安全,更要注重“吃健康”的結構安全,最終要瞄準“吃長遠”的產(chan) 業(ye) 安全。通過擴大耕地服務麵積、科技賦能農(nong) 業(ye) 、加大政策支持和強化種子安全等方麵推進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建設,有助於(yu) 不斷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一是推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發展壯大,通過擴大耕地服務麵積不斷夯實國家糧食數量安全。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堅決(jue) 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是保障國家糧食數量安全的基礎。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通過開展科學種植,能夠有效提高單位土地麵積的糧食產(chan) 出量,其服務的耕地麵積越大,糧食產(chan) 量就越高。通過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chan) 托管,有助於(yu) 減少“田不好種”“種地不劃算”導致的耕地拋荒問題,提高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的耕地麵積,降低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成本,增加農(nong) 民收入水平,激發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提升糧食產(chan) 量。通過推廣優(you) 質品種種植,改變種植結構和周期,可以實現“一年一熟”向“一年兩(liang) 熟”、“一年兩(liang) 熟”向“一年三熟”的轉變,不斷增加糧食產(chan) 量。

  二是提高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水平,通過科技賦能農(nong) 業(ye) 促進國家糧食質量安全。農(nong) 業(ye) 科技水平是保障國家糧食質量安全的根本。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通過與(yu) 農(nong) 業(ye) 科技人才開展合作交流,能夠不斷提高農(nong) 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的科技能力和水平;通過深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秸稈還田技術降低化肥使用量,大力推進科學用藥嚴(yan) 把農(nong) 藥噴灑量,持續加大統防統治力度減少農(nong) 作物病蟲害發生率,積極使用全生物可降解農(nong) 用地膜,將傳(chuan) 統種植業(ye) 經驗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技術知識相結合,能夠有力地支持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提升糧食品質。

  三是引導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方向,通過加大政策支持來提升國家糧食結構安全水平。政策支持是保障國家糧食結構安全的核心。雖然我國糧食總量處於(yu) 緊平衡狀態,但糧食供給的結構性失衡問題仍然存在,其中玉米、大豆進口量較大,進口來源地也相對集中。加大對糧食生產(chan) 的政策支持,通過財政補貼和政策獎勵,引導適宜地區的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采取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糧豆輪作、水改旱與(yu) 稻改豆等方式,大麵積推廣種植玉米和大豆作物,有助於(yu) 改善不合理的糧食產(chan) 需結構,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種植結構調整,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消費結構優(you) 化升級需求,改變糧食生產(chan) 與(yu) 消費需求之間的結構性失衡。

  四是促進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的產(chan) 業(ye) 化發展,通過強化種子安全來保障國家糧食產(chan) 業(ye) 安全。種子安全是保障國家糧食產(chan) 業(ye) 安全的關(guan) 鍵。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通過與(yu) 育種相關(guan) 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新品種示範孵化基地,可以有效提高農(nong) 業(ye) 的育種創新能力。促進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的產(chan) 業(ye) 化發展,保護國內(nei) 種質資源,加強國外種質資源收儲(chu) ,不斷強化我國種子安全基礎,麵向小農(nong) 戶大麵積推廣新品種農(nong) 作物種植。加強政策支持,實現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的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從(cong) 種子研發開始,通過開展產(chan) 前、產(chan) 中和產(chan) 後於(yu) 一體(ti) 的糧食生產(chan) 、加工和銷售服務,支持糧食產(chan) 業(ye) 提供數量更為(wei) 充足、品質更加優(you) 良、結構更加優(you) 化的糧食產(chan) 品,提升糧食的產(chan) 業(ye) 化發展水平。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