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天青色為什麽要等煙雨?

發布時間:2022-04-12 16:26: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作者:常小仙

  “月白”竟然不是白色?“雪青”跟雪也沒有關(guan) 係?在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裏,顏色之名大有玄機,包蘊自然天地和詩情畫意。不信?進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月白並非白而是微微發白的藍色

  在中國人心目中,白是一種冰清玉潔的顏色。故而,“素衣”(白衣)常代表高尚、純潔的德行,“緇衣”(黑衣)則代表德行的染汙。“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wei) 緇”,一片道德淪喪(sang) 的惋惜聲;“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則反用其意。

  白衣男女,常常是人們(men) 傾(qing) 慕的對象。《詩經·鄭風·出其東(dong) 門》裏有“縞衣(白衣)綦巾(綠巾),聊樂(le) 我員”“縞衣茹藘(紅巾),聊可與(yu) 娛”之句,就是男子對白衣女友的示愛。《詩經·曹風·蜉蝣》裏也有“蜉蝣掘閱,麻衣如雪”之句,表麵感歎的是蜉蝣小蟲生命短暫,內(nei) 在表達的是穿雪白麻衣的士大夫朝不保夕的危機感,翻譯成今天的話,大概是:那白衣飄飄的年代啊,一去不複返!

  “白”有很多種,花的白,月的白,在古人看來,都別有詩意。“梨花怒放一樹白”,據說是李白七歲時寫(xie) 的詩句,已初露崢嶸氣象。溫庭筠的“滿宮明月梨花白”,則引起了較真兒(er) 者的爭(zheng) 議:“梨花本來就是白的,說它幹什麽(me) ?”

  月的白在白居易的《琵琶行》裏,是“東(dong) 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是美妙琵琶聲的餘(yu) 音嫋嫋;而在歐陽修的《采桑子》裏,則是“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風清,憂患凋零,老去光陰速可驚”,是歲月流逝的呼嘯聲。古人雖有“月白”的顏色名,但月白其實並非白色,而是微微發白的藍色。故宮博物院裏珍藏的清代皇家服飾,其中一件附有標簽——“月白”,就是這種淺藍色。

  雪青色其實是一種偏冷的紫紅色

  在傳(chuan) 統文化中,“青”與(yu) “碧”可以說是內(nei) 涵最豐(feng) 富的顏色。“青”在不同語境中,常代表不同的顏色。在彩虹“赤、橙、黃、綠、青、藍、紫”的色譜中,它是介於(yu) 綠色和藍色之間的顏色;在“青出於(yu) 藍而勝於(yu) 藍”中,它是介於(yu) 藍色和紫色之間的靛藍色;在“朝如青絲(si) 暮成雪”中,它代表的是黑色;而在“青青河畔草”中,它又代表綠色。

  青的衍生色彩——天青色,是一種略顯神秘的顏色。據說唐五代時期,後周的柴世宗命人燒造一批瓷器。負責此事的官員向皇帝請示,問要燒製成什麽(me) 顏色,柴世宗批複道:“雨過天青雲(yun) 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仿照雨過天青的顏色,把瓷器做出來,於(yu) 是後世便有了水一般青潤的汝窯瓷器。也有一種說法認為(wei) ,天青色是由宋徽宗所命名的。

  這“雨過天青”的顏色,不知道難倒了多少工匠。傳(chuan) 說當時匠人都選擇在陰雨天燒製天青釉,這是因為(wei) 天青釉需要較高的濕度,而古人無法掌控環境,無法製造煙雨天氣的溫度濕度等環境,所以隻能等空氣濕度大的煙雨天才能燒製成。另一種解釋認為(wei) ,天青色必須是雨過日出時天空的顏色,古人為(wei) 了參照顏色是否精準,每次燒窯隻能等待天降大雨,在雨過之後再將燒好的瓷品,同天空對比。這種有煙雨的氤氳質感的顏色,也被今人收入歌曲裏:“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中國傳(chuan) 統色彩中還有一個(ge) 特別的“雪青”色。雪青雖然名中有“雪”,也有“青”,但既非白色,也非青色,而是一種偏冷的紫紅色。87版《紅樓夢》電視劇中,“林黛玉”便穿過一套雪青比甲外罩,加淺綠薄紗中衣,搭配白色長裙,靈動又飄逸。

  “碧”也是一種有故事的顏色。“碧”原指一種青綠色的石頭,後來常形容青綠色。春天由於(yu) 氣溫升高,水中藻類大量繁殖,水的顏色會(hui) 變成青綠色,於(yu) 是詩人們(men) 常把這時的水比作碧玉。杜甫《絕句》中有“江碧鳥逾白”,白居易《憶江南》中有“春來江水綠如藍”,韋莊《菩薩蠻》中有“春水碧於(yu) 天”,描寫(xie) 的都是這個(ge) 自然現象。

  “碧”色中有一種“天水碧”,顧名思義(yi) ,是像天空與(yu) 綠水的淺青色。這個(ge) 名字據說是南唐後主李煜起的。南唐時,宮中流行綠色,宮女和妃子不僅(jin) 爭(zheng) 著穿綠色的衣服,還親(qin) 自動手印染。一次,一個(ge) 妃子染色時,把沒染好的綠色絲(si) 帛忘在外麵晾了一夜。這本來是個(ge) 失誤,卻沒想到絲(si) 帛沾上露水,綠得更加鮮豔通透。李煜得知此事,說:“既然這種色彩是天上之水染就的,就叫天水碧吧!”歐陽修後來有詞曰“夜雨染成天水碧”,給這種顏色又增添了幾分詩意。

  為(wei) 何會(hui) 有“跪拜在石榴裙下”的說法?

  中國傳(chuan) 統色彩的命名,既取法造化自然,又不離煙火人間。比如,閨房中的色彩,不僅(jin) 明媚多姿,而且飽含風情。

  美人烏(wu) 黑的秀發又被稱為(wei) “綠雲(yun) ”“青絲(si) ”“雲(yun) 鬟”。杜牧《阿房宮賦》說:“綠雲(yun) 擾擾,梳曉鬟也。”蘇曼殊有詩:“淡掃蛾眉朝畫師,同心華髻結青絲(si) 。”蘇軾有詞:“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yun) 鬟。”這裏的“青”“綠”,指的都是黑色,“雲(yun) ”比的也是烏(wu) 雲(yun) 。

  “翠”和“黛”是女子眉毛的顏色。“眉翠薄,鬢雲(yun) 殘,夜長衾枕寒”,溫庭筠筆下相思的寂寞女子是懶於(yu) 畫眉梳妝的。“濃黛輕紅點花色,還欲令人不相識”,梁元帝蕭繹筆下的美豔妖姬則往往濃妝豔抹,“黛”是古代婦女畫眉所用的青黑色顏料。

  在女子的梳妝匣中,胭脂必不可少。胭脂是一種紅色的顏料,據說原產(chan) 地是匈奴境內(nei) 的焉支山,故而得名。宋徽宗描寫(xie) 宮女化妝,其中就有塗胭脂一項:“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美麗(li) 的花兒(er) 和著雨露盛開、凋零,也常被拿來和美人的胭脂作比。我們(men) 言及女子,常說“紅顏知己”“紅顏薄命”,“紅顏”便是胭脂之色。

  女子的唇色,也往往鮮豔嫵媚,被稱為(wei) “櫻桃小口”或“絳唇”。白居易寫(xie) 自家歌舞伎,說:“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櫻桃小口,不僅(jin) 小巧,而且紅潤。南朝江淹詠美人,則說:“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唇紅膚白,那就是絕世佳人,後世的詞牌名《點絳唇》就是從(cong) 這裏來的。

  至於(yu) 女子的服飾,那就更多彩了。“單衫杏子紅”,大概是橘紅色;“縑羅不著索輕容,對麵教人染退紅”,大概是淺紅色;“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則是草一樣的碧綠色。不過,在所有的色彩中,石榴色可能是女子最鍾情的顏色。據說,石榴色是血紅的顏色,是由石榴花染成的色,這種顏色的裙子就叫石榴裙,梁元帝有詩曰:“交龍成錦鬥鳳紋,芙蓉為(wei) 帶石榴裙。”女皇武則天也寫(xie) 過一首詩:“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wei) 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石榴裙曆來都是美人的專(zhuan) 屬,在關(guan) 於(yu) 唐代石榴裙的傳(chuan) 說中,還有一個(ge) 典故:據傳(chuan) 天寶年間,文官眾(zhong) 臣因唐明皇之令,凡見到楊貴妃須行跪拜禮,而楊貴妃平日又喜歡穿著石榴裙,於(yu) 是“跪拜在石榴裙下”成為(wei) 了崇拜敬慕女性的俗語。

  了解了這麽(me) 多傳(chuan) 統顏色,你鍾愛哪一種?(常小仙)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