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碑銘整理研究新成果《涼州金石錄》出版
光明日報蘭(lan) 州4月11日電(記者宋喜群、王冰雅)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zhuan) 項學術團隊項目“敦煌河西碑銘與(yu) 河西史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河西碑銘整理研究”係列叢(cong) 書(shu) 之一《涼州金石錄》日前出版。該書(shu) 收錄了甘肅武威本地現存碑銘和武威之外出土的武威相關(guan) 碑銘,輯得各類碑銘總計450餘(yu) 方,時間跨度從(cong) 漢至民國,是目前收錄武威金石文化最全麵、最係統的文史參考書(shu) 。該書(shu) 由蘭(lan) 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教授主編,魏迎春、馬振穎編著,由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
《涼州金石錄》一書(shu) 以時間為(wei) 脈絡,加有配圖、釋錄、校注,武威本地金石碑銘按地域劃分為(wei) 涼州、民勤、古浪、天祝編。全書(shu) 分上下兩(liang) 部,上部收錄了今武威本地出土及現存的金石文獻近190方,包括武威市博物館、武威市考古所、文廟、大雲(yun) 寺、民勤聖容寺、古浪縣博物館、天祝博物館等處保存的碑刻,以及其他保存野外的碑刻,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收錄武威本地碑刻最全的圖書(shu) 。
下部的碑誌文獻主要輯錄自現已出版的碑誌類圖籍,如《北京圖書(shu) 館藏中國曆代石刻拓本匯編》《隋唐五代墓誌匯編》《唐代墓誌銘匯編附考》等,共輯得金石260餘(yu) 方。收錄對象包括兩(liang) 部分,一是郡望或籍貫為(wei) 武威的人物碑誌,二是曾在武威實際任職者的碑誌。
《涼州金石錄》對每篇文獻皆作注釋,多則數十條,少則數條。注釋主要涉及學術史梳理、地理沿革注解、人物事件簡介、官職名詞釋名、文史典故列述等幾個(ge) 方麵,邏輯清晰,考證嚴(yan) 謹。
近年來,中古史學界關(guan) 於(yu) 出土碑銘的整理研究,逐漸從(cong) 西安、洛陽等出土碑銘的熱門地區,轉向出土碑銘相對有限的河西走廊地區。武威因其本身在漢唐間重要的政治軍(jun) 事文化地位,所存的金石在數量、種類、文獻價(jia) 值上均居西北前列,具有典型性。《涼州金石錄》一書(shu) ,對今人研究古代河西地區的社會(hui) 生活狀況、中西交通、民族交融、宗教信仰、藝術風格等內(nei) 容具有重要價(jia) 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