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
作者:許召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並作出一係列重要部署。這說明,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問題不僅(jin) 是一個(ge) 長期戰略問題,而且是短期的政策關(guan) 注點。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在短期內(nei) 影響產(chan) 業(ye) 經濟效益和經濟增長,在長期上則關(guan) 係到經濟高質量發展,兼有短期和長期的重要性。
將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作為(wei) 今年政策的關(guan) 注點,還說明我國更加重視製造業(ye) 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作用。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主體(ti) ,也是國際競爭(zheng) 的焦點,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關(guan) 係到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局。近年來,我國製造業(ye) 規模不斷擴大,但同時也出現了傳(chuan) 統競爭(zheng) 力不斷弱化、新的競爭(zheng) 力亟待培育等問題。培育並提升我國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一直是一個(ge) 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來源於(yu) 多個(ge) 方麵,主要可分為(wei) 四個(ge) 層級:第一層級是來自資源稟賦優(you) 勢的競爭(zheng) 力,比如,一些國家擁有豐(feng) 富的礦石、石油資源以及勞動力資源等;第二層級是來自生產(chan) 效率的優(you) 勢,包括產(chan) 業(ye) 配套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規模優(you) 勢等,生產(chan) 效率高可以顯著降低生產(chan) 成本;第三層級是來自生產(chan) 技術、工藝以及質量管理體(ti) 係的優(you) 勢,很多傳(chuan) 統工業(ye) 強國基於(yu) 長期的工業(ye) 知識積累,可以形成許多其他國家難以掌握的生產(chan) 工藝等;第四層級是來自核心技術與(yu) 品牌價(jia) 值,發達國家往往在某些方麵具有其他國家不掌握的核心技術,並通過專(zhuan) 利等形成體(ti) 係化的競爭(zheng) 力。
要判斷哪些是核心競爭(zheng) 力,關(guan) 鍵要看對於(yu) 這一競爭(zheng) 力,其他國家和地區是否容易模仿和趕超。在上述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的四個(ge) 層級中,第一層級的優(you) 勢最不穩固,最容易被模仿或趕超。這是因為(wei) 多數自然資源分布較為(wei) 廣泛,一國不太容易形成壟斷性優(you) 勢。第二層級的規模和效率優(you) 勢也較易被模仿,不少國家雖然難以形成全方位的產(chan) 業(ye) 鏈配套優(you) 勢,但可以集中力量專(zhuan) 注發展少數產(chan) 業(ye) ,從(cong) 而形成生產(chan) 效率上的追趕。相比較而言,第三和第四層級的優(you) 勢不易確立,可一旦形成了優(you) 勢,其他國家就難以模仿或者趕超,因而也更為(wei) 長久和穩固。
目前,我國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總體(ti) 上以第二層級為(wei) 主,正在向第三和第四層級攀升。很多發達國家基於(yu) 長期的工業(ye) 化積澱,掌握了不少高端生產(chan) 工藝,並且享有先發優(you) 勢和在位優(you) 勢,我國作為(wei) 後發國家,要全麵突破這些優(you) 勢形成的壁壘,短期內(nei) 難度很大,這也成為(wei) 我國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和製約因素。
進一步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需關(guan) 注以下重點問題。
一是要把握好規模和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係。長期以來,我國工業(ye) 發展呈現為(wei) 規模擴張型模式,超大的規模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產(chan) 生了進一步的配套優(you) 勢,但在新發展階段,我們(men) 更要看到規模和競爭(zheng) 力之間的複雜關(guan) 係。對於(yu) 很多產(chan) 業(ye) 甚至是高技術產(chan) 業(ye) ,如果各地一哄而上,規模擴張過快,就可能形成高技術低效益、“賠本賺吆喝”的情形。因此,形成各個(ge) 地方錯位分工的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避免過度競爭(zheng) ,通過適度的規模增長達到提高效益和增強創新能力的統一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要把握好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係。有觀點認為(wei)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屬於(yu) 低端產(chan) 業(ye) ,沒有核心競爭(zheng) 力,而隻有新興(xing) 製造業(ye) 、高技術高附加值製造業(ye) ,才是高端產(chan) 業(ye) 。實際上,許多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具有很高的升級價(jia) 值與(yu) 空間。特別是近年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帶來了新的競爭(zheng) 力和發展空間。同時,無論是從(cong) 全國還是全球範圍看,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等高端產(chan) 業(ye) 的規模與(yu) 需求都是有限的,如果每個(ge) 地方都擠在這些競爭(zheng) 激烈的“賽道”上,那麽(me) 最終的效益並不一定比著力發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好。所以,如何發展適宜本地資源稟賦的製造業(ye) ,是各地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
三是要高度重視“人”的問題。擁有大量高素質勞動力一直是我國製造業(ye) 的重要競爭(zheng) 優(you) 勢之一,但近年來,很多企業(ye) 都出現了人才短缺的情況。總體(ti) 而言,大量就業(ye) 人員“重服務業(ye) 輕製造業(ye) ”、不願進工廠的偏好突出。要解決(jue) 這一問題,除了開展教育培訓和營造崇尚實業(ye) 的文化氛圍外,還要盡可能地提高製造業(ye) 的效益水平並相應提高勞動報酬水平,讓製造業(ye) 的報酬顯著高於(yu) 同等條件下的其他產(chan) 業(ye) ,這是吸引高素質人才投身實體(ti) 經濟發展和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條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