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全力保障就醫用藥和食品供應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ya) 雄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嚴(yan) 重。在4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上,就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guan) 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交通運輸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郵政局等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作出回應。
全國疫情形勢逐漸企穩
3月1日—4月18日,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497214例,波及除西藏自治區以外的所有省份。
“近一段時間,全國疫情形勢呈現逐漸企穩態勢,但地區之間交叉輸入影響明顯,各地動態清零的任務十分艱巨。”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指出,當前,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廣東(dong) 、福建、遼寧等省疫情總體(ti) 趨於(yu) 平穩。吉林省吉林市疫情持續好轉,處於(yu) 下降趨勢,長春市疫情呈現下降態勢,但仍需持續強化疫情防控措施,鞏固防控成果。上海市近日疫情仍處於(yu) 高位,社區傳(chuan) 播風險仍然較高,防控形勢依然嚴(yan) 峻,防控任務仍十分艱巨緊迫。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米鋒表示,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不猶豫、不動搖,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舉(ju) 措,層層壓實責任,推動檢測、轉運、收治各環節緊密銜接,盡早實現社會(hui) 麵清零目標。要切實保障好就醫用藥、食品供應,及時回應和解決(jue) 群眾(zhong) 迫切需求。
吳良有強調,各地要關(guan) 注重點場所、重點行業(ye) 人員,強化風險場所、風險人員的日常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及時發現疫情苗頭、快速有效處置,堅決(jue) 守住疫情不出現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動態清零”是我國防控策略的最佳選擇
針對“‘動態清零’與(yu) ‘零感染’的區別”等公眾(zhong) 關(guan) 心的話題,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zhuan) 家吳尊友表示,動態清零與(yu) 零感染有著本質的區別。
“‘動態清零’是指對於(yu) 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現一起、消滅一起,既不讓新冠病毒在疫情發生地流行,也防止病毒傳(chuan) 播擴散其他區域。”吳尊友說,“動態清零”不要求全國在某個(ge) 時刻無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但對於(yu) 每一起發生的疫情,都要求在較短時間內(nei) 將其控製。
吳尊友指出,一個(ge) 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在經過1~2天的病毒複製增長後出現排毒,並持續排毒約7~12天。新冠病毒隻有不停地在人群中傳(chuan) 播,才能維持其生存。如果感染者在其最長排毒時間內(nei) 還不能將病毒傳(chuan) 播給其他人,病毒就會(hui) 被人體(ti) 免疫功能消滅。因此,發現疫情越早,疫情規模越小,就越容易做到“動態清零”。
“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後,我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本地傳(chuan) 播,主要都是由境外輸入引起。過去兩(liang) 年多的防控實踐證明,對於(yu) 輸入性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我們(men) 能夠做到發現一起,消滅一起。”在吳尊友看來,“動態清零”就是以最小的社會(hui) 成本投入,獲得最大的社會(hui) 效果,符合我國的防控實際,是我國防控策略的最佳選擇。
23個(ge) 省份已按要求建立通行證製度
近期,各地因疫情影響出現車輛滯留、物流不暢等問題,一些樞紐集疏運不暢、郵政快遞服務受阻,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負擔加重。
對此,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表示,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保障物流通暢,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工作。交通運輸部正圍繞實現民生托底、貨運暢通、產(chan) 業(ye) 循環著力抓好有關(guan) 工作。
據吳春耕介紹,截至4月17日,全國23個(ge) 省份已按要求建立通行證製度,10個(ge) 省份31個(ge) 應急物資中轉站陸續啟用,上海港集卡通行證穩步實施,重點物資運輸保障明顯改善。
吳春耕表示,在通行證使用過程中,由於(yu) 信息共享不及時等原因,車輛在通行當中可能還會(hui) 遇到一些問題。“我們(men) 也會(hui) 公布有關(guan) 電話,將發證情況向社會(hui) 公開,對通行的情況進行調度,加強動態監測,督促有關(guan) 地方部門及時協調處理,確保製度更好地執行,讓大家走得更加順暢。”
針對部分地區“最後一公裏”“最後一百米”配送問題突出等問題,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國家郵政局已安排做好相關(guan) 工作,郵政快遞業(ye) 持續為(wei) 疫情防控和保供保暢持續貢獻力量。
在上海,京東(dong) 、郵政、順豐(feng) 、圓通等企業(ye) 積極發揮各自優(you) 勢,全力以赴助力城市物資的保供工作;同時,各地郵政快遞企業(ye) 自發組成誌願者團隊或保供突擊隊,主動承擔疫情封控地區的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的社區配送工作;此外,一些新技術、新工具乃至新業(ye) 態也在基層一線開始使用。例如京東(dong) 等快遞企業(ye) 調運無人智能快遞車,在封控區域開展無接觸配送,有效降低了疫情傳(chuan) 播風險。
如何應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兩(liang) 個(ge) 新的自變體(ti) BA.4、BA.5列入檢測名單。麵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我們(men) 應該如何應對?
“‘早發現’是能否有效成功控製新冠肺炎疫情的關(guan) 鍵。”吳尊友說,我國的疫情是境外輸入引發的本土傳(chuan) 播,變異的病毒也是從(cong) 國外輸入。因此,對於(yu) 變異病毒的“早發現”來說,最理想的是把疫情堵在國門外。而對於(yu) 已經傳(chuan) 入國內(nei) 的變異毒株,也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嚴(yan) 防新冠肺炎疫情地區感染者流出,給其他地方造成新的疫情;二是加強門診就診者監測,及時發現早期病例;三是個(ge) 人可以用抗原篩查方法做自我檢測,如果發現陽性,要及時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告,以便能夠及時處置。
“我們(men) 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非常有限。”吳尊友說,新冠病毒變異一直在持續發生,有些變異改變了其生物性特征,影響其傳(chuan) 染性、致病性、免疫逃逸能力等。
有些人認為(wei) ,新冠病毒朝著傳(chuan) 染性增強、致病性減弱方向在變異。“目前,還沒有發現新冠病毒變異在傳(chuan) 染性、致病性等方麵有明顯的規律,既有可能向傳(chuan) 染性增強、致病性減弱方向發展,也有可能向傳(chuan) 染性增強、致病性也增強方向發展。無論如何變異,我們(men) 要從(cong) 最壞的可能去準備。”
吳尊友表示,針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一方麵,需要時刻密切追蹤全球範圍內(nei) 新變異毒株在傳(chuan) 播範圍、傳(chuan) 染性、致病性等方麵變化和進展,包括診斷試劑是否能靈敏檢測出新的變異毒株,現有的疫苗在新變異毒株的預防感染、預防重症和死亡方麵的效果等;另一方麵,堅持常態化防控措施,包括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四早”措施。
“對於(yu) 普通百姓來說,就是做好疫苗接種,堅持落實個(ge) 人防護措施,如戴口罩、注意手衛生、保持社交距離等。”吳尊友表示。
(光明日報北京4月19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