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芭十二年:創新探索藝術邊界

發布時間:2022-04-20 10:5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芭力展十二年創新探索

  “1、2、3、4……10、11、12,再來一遍,我們(men) 再來一遍……”4月12日,在一段藝術化再現編創過程的創意表演中,中央芭蕾舞團(以下簡稱“中芭”)第12屆芭蕾創意工作坊在北京天橋劇場拉開首演序幕。

  芭蕾創意工作坊創立於(yu) 2010年,是中芭為(wei) 培養(yang) 青年創作人才而打造的公益品牌項目。今年,工作坊以“1/12”為(wei) 題,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10部新銳力作,其中的“12”既代表工作坊走過的12個(ge) 年頭,亦是今年參與(yu) 的12位編導,“1”則代表了參與(yu) 到工作坊的每一個(ge) 人以及他們(men) 正在或曾經經曆的第一次創作。

  本屆工作坊采取“以老帶新”的模式,既有中芭老一代編導,也有中青年創作力量,還有未來新生力量,呈現出中芭堅持用西方芭蕾語匯講述中國故事的理念。無論是作品體(ti) 量還是參與(yu) 人數,都創下了曆屆工作坊之最。

  10部作品形式多樣,以芭蕾藝術為(wei) 載體(ti) ,融入當代青年的所思所想,題材涉及文化、生活、情感等方麵。孫海峰的《弈》、蘇洋的《尋找鍾子期》、舒均均的《舒體(ti) 之魂》、李俊的《春歸何處》,將中華文化與(yu) 芭蕾藝術巧妙結合,在足尖之上展現出古韻濃厚的東(dong) 方文明畫卷;李莊莊的《生活進行時》、李暘的《最長的旅程》、彭捷的《家》、劉雪晨的《離離原上草》表達了年輕人對生活、生命的思考與(yu) 感悟,用藝術觀照當下,傳(chuan) 遞積極向上、樂(le) 觀進取的正能量;徐琰、王濟禹的《LIVE SHOW》、閆夢玄的《拜拜,遊離骨》則契合工作坊創新的主題,以突破自我的大膽嚐試,拓展創作的邊界。

  12年來,中芭芭蕾創意工作坊培養(yang) 和聚集起一大批優(you) 秀創作人才,給年輕編導帶來成長和展示的空間。自第一屆起就開始參加工作坊的編導李俊說:“這些年,一個(ge) 又一個(ge) 編導在這個(ge) 平台上發展成長起來,正是這種包容,給了編導們(men) 可貴的成長機會(hui) 。”

  中芭團長、藝術總監馮(feng) 英表示:“對中國人而言,‘12’是一個(ge) 特殊的數字,代表著時間的輪回,也代表著我們(men) 不斷的積累。通過這屆工作坊,我們(men) 潛下心來回顧總結,並對未來進行展望,希望年輕編導能借此打開想象的空間,大膽探索交流,在原創作品方麵繼續開拓出我們(men) 的道路。”

  本報記者 鄭娜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