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百年戲樓正乙祠重張

發布時間:2022-04-25 16:34: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電(記者鄭娜)低吟婉轉的昆曲唱腔久久縈繞於(yu) 古樸幽雅的雕梁畫棟間,凝結三百多年曆史煙雲(yun) 的戲樓重煥藝術魅力。4月19日晚,在量身定製的駐場戲《天官賜福》表演中,北京“會(hui) 館有戲”之正乙祠演出在修繕一新的正乙祠戲樓啟幕,活動由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主辦,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及西城區指導,北方昆曲劇院承辦。

  文藝院團演出進會(hui) 館舊址是首都文化建設的創新之舉(ju) 。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專(zhuan) 門研究製定關(guan) 於(yu) 推動文藝院團進會(hui) 館舊址的工作方案,聚焦打造會(hui) 館演藝新空間的建設。

  正乙祠戲樓曾是銀號會(hui) 館,也是中國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純木結構戲樓,被稱作“中國戲樓活化石”。為(wei) 全力打造“會(hui) 館有戲”文化惠民新品牌,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將正乙祠戲樓交由北方昆曲劇院修繕、運營及使用。據北方昆曲劇院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正乙祠未來將打造成一個(ge) 匯聚優(you) 質演出的平台,不僅(jin) 要演出《牡丹亭》《長生殿》這樣的經典昆曲劇目,還會(hui) 演出具有北昆特色的傳(chuan) 統劇目。同時,戲樓並不拘泥於(yu) 昆曲的演出,還會(hui) 舉(ju) 辦昆曲雅集、網絡直播和戲曲文化講座,並邀請京劇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戲在這裏演出,吸引不同觀演群體(ti) 走進這座古戲樓。

  北京自古以來就是戲曲藝術的聚集之地,全城大大小小的會(hui) 館承載了豐(feng) 富多樣的地域文化,賦予了北京獨特的曆史文化特色。目前,全市已有8家會(hui) 館推出多場“會(hui) 館有戲”係列演出。未來,北京市將繼續立足老城保護與(yu) 複興(xing) ,不斷探索“會(hui) 館有戲”常態化演出機製,舉(ju) 辦古戲樓戲劇展演季,開展戲曲公益講座、文化沙龍,開發“會(hui) 館有戲”微旅行線路,持續打造市民身邊的文化圈、藝術圈,增強“會(hui) 館有戲”品牌吸引力、傳(chuan) 播力和影響力,不斷滿足市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精神美好生活的需要,切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