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青年,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發布時間:2022-05-05 11:0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青年,讓我們(men) 一起向未來!(望海樓·特稿)

  一

  時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

  今年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希望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dang) 的教誨,立誌民族複興(xing) ,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zheng) 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廣大醫護人員從(cong) 全國各地趕赴湖北,支援武漢。在這些最美逆行者中,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的青年。他們(men) 剛走出校園,便披上“戰袍”,毅然走向抗疫戰場。

  2022年,運動健兒(er) 馳騁冬奧會(hui) 賽場:蘇翊鳴、穀愛淩、高亭宇、任子威……青年運動員不斷刷新著中國乃至世界的比賽紀錄。

  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更是廣大青年成就夢想的時代。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自信昂揚,努力拚搏,踔厲奮發,勇毅前進。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時代風采,全世界為(wei) 之矚目。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新時代中國青年喝彩:“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讓我們(men) 一起為(wei) 他們(men) 點讚!”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青年、熱情關(guan) 懷青年、充分信任青年,對青年工作傾(qing) 注了大量的心血,推動我國青年發展事業(ye) 實現全方位進步、取得曆史性成就。

  在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之際,今年4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shu) 。這是新中國曆史上第一部專(zhuan) 門關(guan) 於(yu) 青年的白皮書(shu) ,刻畫了當代青年的狀況,刻畫了新時代青年發展取得的成就。廣大青年備受鼓舞、倍感自豪!

  麵對時代召喚,麵對黨(dang) 和人民的期盼,新時代中國青年必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永不停滯的前進姿態,在接續奮鬥中將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變為(wei) 現實。

  二

  “人生的扣子從(cong) 一開始就要扣好。”

  總書(shu) 記的諄諄教誨,感動了無數中國青年,也影響了無數中國青年。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這個(ge) 生動比喻,勉勵青年要養(yang) 成正確的價(jia) 值觀。“我為(wei) 什麽(me) 要對青年講講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這個(ge) 問題?是因為(wei) 青年的價(jia) 值取向決(jue) 定了未來整個(ge) 社會(hui) 的價(jia) 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jia) 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jia) 值觀養(yang) 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yu) 的扣子都會(hui) 扣錯。”

  中國青年主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從(cong) 英雄模範和時代楷模身上感受精神風範。

  每年清明時節,在浙江杭州東(dong) 北郊的安賢陵園裏,王偉(wei) 烈士的銅像前,都會(hui) 擺滿鮮花。這幾年,鮮花旁邊,還多了國產(chan) 航母、殲-20戰機的模型……眾(zhong) 多青年人來到他的雕像前,獻花、靜默、肅立、緬懷。

  中國青年,用這種方式銘記英雄。

  對廣大青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jue) 定事業(ye) 成敗。

  中國青年應該樹立怎樣的理想信念?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曆經千辛萬(wan) 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

  理想信念的傳(chuan) 承,有跨越時空的力量。

  “隻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2000年,河北保定學院的15名畢業(ye) 生毅然放棄多家用人單位的錄用及繼續深造的機會(hui) ,選擇到新疆且末縣中學任教並落戶當地。他們(men) 帶動了一批又一批有誌青年,截至目前,已經有兩(liang) 百餘(yu) 名河北保定學院的畢業(ye) 生,來到新疆、西藏、貴州、重慶、四川等地的基層工作,在塔克拉瑪幹沙漠深處、在雪域高原之上、在渝西的莽莽大山裏、在貴州偏遠的村莊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men)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men) 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

  2020年有關(guan)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由衷認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充滿信心。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青年,深切感受到“中國速度”“中國奇跡”“中國之治”,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進一步增強,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更加牢固。

  理想信念,是引領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指路明燈!

  三

  一句“清澈的愛、隻為(wei) 中國”,讓無數人淚眼模糊。

  18歲的年輕戰士陳祥榕生前寫(xie) 下這句話,他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的誓言。

  2021年2月,4名解放軍(jun) 官兵在邊境犧牲全過程首次披露,人們(men) 第一次知道了他們(men) 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故事,也記住了他們(men) 的名字——陳紅軍(jun) 、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

  班長孫濤記得,他曾經問過陳祥榕:“你一個(ge) 00後的新兵,口號怎麽(me) 這麽(me) ‘大’?”

  “班長,這跟年齡沒關(guan) 係,我就是這麽(me) 想的,也會(hui) 這麽(me) 做的。”陳祥榕堅定地回答。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ge) 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愛國主義(yi) 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麽(me) 樣愛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引用這句話,激勵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團結奮鬥。

  “請黨(dang) 放心,強國有我!”

  2021年7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上舉(ju) 行的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來自青少年的鏗鏘表白無疑是最亮眼的風景之一。由1068名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組成的獻詞方陣發出的錚錚誓言,讓鏡頭前無數人心潮澎湃、情感共鳴。

  廣大中國青年,沒有將愛國停留在口號上,而是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中國青年所加入的,是一場偉(wei) 大的接力奮鬥。

  “中國夢是我們(men) 的,更是你們(men) 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wei) 現實。”2013年五四青年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同各界優(you) 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深情地說。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一百多年來,中國青年始終努力挑起國家和民族賦予的重擔。不同的是時代賦予一代又一代青年不同的責任,相同的是一代又一代青年永恒不變的愛國情懷。在新時代,這樣的青年團隊越來越多——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在“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天問”“嫦娥”等重大科技攻關(guan) 任務中擔重任、挑大梁,北鬥衛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0歲,“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

  “我相信,當代中國青年一定能夠擔當起黨(dang) 和人民賦予的曆史重任,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hui) 的進程中書(shu) 寫(xie) 無愧於(yu) 時代的壯麗(li) 篇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樣勉勵廣大青年。

  愛國,是激勵新時代中國青年奮進圖強的不竭動力!

  四

  2021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席話,引起了幾代人共鳴。“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men) 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ge) 世界了……”

  在2021年舉(ju) 行的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上,中國青年不但打破了諸多紀錄,還展現出陽光、自信而真誠的形象。乒乓球女單金牌得主陳夢主動邀請日本運動員伊藤美誠一起登上最高領獎台合影;羽毛球女單選手何冰嬌為(wei) 對手因傷(shang) 退賽而難過落淚,“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好好跟她拚完這場球”;汪順在奪得男子200米個(ge) 人混合泳金牌之後,向連續參加5屆奧運會(hui) 的匈牙利泳壇老將鞠躬致敬……

  在北京冬奧、冬殘奧賽場上,另一組中國青年也引起了世界關(guan) 注——大約2萬(wan) 名青年誌願者服務賽會(hui) 。他們(men) 以強烈的奉獻精神和優(you) 秀表現,贏得了國際奧委會(hui) 和各國運動員高度讚揚。“我一次次回看那段視頻,每次都看哭了,因為(wei) 那一幕太可愛了。”18歲的美國女子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用短視頻記錄了這一幕——冬奧會(hui) 開幕式入場式上,一位身穿粉色上衣的誌願者熱情地揮手對她說“Welcome to China(歡迎來中國)”。

  一組數字,見證著中國青年“走出去”的路越來越寬。1978年,中國選派出國留學人員僅(jin) 800餘(yu) 名;2019年,超過70萬(wan) 人出國深造,40多年來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超過650萬(wan) 人。

  另一組數字,則見證了“走出去”的中國青年心係祖國。1978年回國留學人員僅(jin) 248人,2019年超過58萬(wan) 人學成回國,40多年來回國留學人員累計達420餘(yu) 萬(wan) 人。

  國際舞台上,活躍著中國青年的身影。他們(men) 講述中國故事、參與(yu) 全球青年事務治理,與(yu) 世界各國青年走得越來越近、友誼越來越深。從(cong) 電影到遊戲,從(cong) 文學到體(ti) 育,中外青年相互交流、彼此欣賞,在教育、科學、文化、藝術、體(ti) 育、媒體(ti) 等諸多領域,為(wei) 全人類貢獻著讓人驚喜的合作成果。

  “世界這麽(me) 大,我想去看看。”這些年,“走出去”成為(wei) 中國青年看世界的方式,2019年國內(nei) 居民出境達1.7億(yi) 人次,中國青年認識世界的渠道更加多元、國際視野不斷拓展。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年,更是世界的未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鼓勵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有家國情懷,也要有人類關(guan) 懷,發揚中華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為(wei) 公精神,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為(wei)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而努力。

  中國青年就是這麽(me) 做的。在“中國青年全球夥(huo) 伴行動”框架下,中國與(yu) 100多個(ge) 國際組織及外國政府青年機構、政黨(dang) 和非政府青年組織建立交流合作關(guan) 係。中國青年更加主動地加入國際組織、參加國際會(hui) 議、參與(yu) 全球治理,樹立了更加亮麗(li) 的國際形象。

  比如,中國已經是聯合國安理會(hui) 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這其中絕大多數是青年,他們(men) 奮鬥在地球上最為(wei) 艱苦、動蕩的角落,為(wei) 世界和平事業(ye) 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與(yu) 中國一同走向世界!

  開放,是看待、看懂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認知視角!

  五

  進入新時代,青年一代總能夠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自覺扛起責任,無私奉獻,無畏向前,彰顯青年一代應有的闖勁、銳氣和擔當。

  無論是西氣東(dong) 輸、西電東(dong) 送、南水北調、東(dong) 數西算等戰略工程現場,還是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等標誌性項目工地;無論在脫貧攻堅戰一線,還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神州大地上,到處都是青年人奮鬥的身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引用過1939年5月毛澤東(dong) 同誌在延安慶賀模範青年大會(hui) 上說的一段話:“中國的青年運動有很好的革命傳(chuan) 統,這個(ge) 傳(chuan) 統就是‘永久奮鬥’。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是繼承這個(ge) 傳(chuan) 統的,現在傳(chuan) 下來了,以後更要繼續傳(chuan) 下去。”正是“永久奮鬥”,讓中國青年力量磅礴、生生不息。

  中國青年拒絕“躺平”,絕不“佛係”。盡管麵臨(lin) 不同的工作、學習(xi) 和生活壓力,麵臨(lin) 人生中諸多重大抉擇,但中國青年的主流,依然堅信要靠奮鬥來獲取人生的成功和國家的美好明天。

  麵對時代召喚,廣大青年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

  展望未來,中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wei) ,也必將大有作為(wei) 。“長江後浪推前浪”,是曆史規律。“一代更比一代強”,是青春責任。

  今天的中國青年,處在怎樣的曆史方位,又將以怎樣的自覺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專(zhuan) 門講過:“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麵臨(lin) 著難得的建功立業(ye) 的人生際遇,也麵臨(lin) 著‘天將降大任於(yu) 斯人’的時代使命。”

  展望未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我們(men) 有決(jue) 心為(wei) 青年跑出一個(ge) 好成績,也期待現在的青年一代將來跑出更好的成績。”“中國夢是曆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men) 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wei) 現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年一代有著殷切期望。

  一次越洋書(shu) 信往來,勾起一段溫暖的回憶。

  1957年,毛澤東(dong) 同誌在莫斯科大學接見中國留學生時,發表了“希望寄托在你們(men) 身上”的著名講話。2017年,莫斯科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信,匯報了結合毛主席當年講話學習(xi) 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的體(ti) 會(hui) ,表達了追求進步、報國為(wei) 民的決(jue) 心。

  “60年前,毛主席在你們(men) 學校接見中國留學生時曾深情地說,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men) 身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回信中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離不開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

  未來屬於(yu) 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中國青年,讓我們(men) 一起向未來,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跑出最好的成績!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