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者何以理直氣壯?
作者:徐顥哲
這幾天的輿論場,抄襲事件可謂層出不窮。22日,汽車品牌奧迪邀請劉德華拍攝的廣告片《人生小滿》,因一字不落地抄襲“北大滿哥”的文案而在一天之內(nei) “翻車”;23日,舞蹈詩劇《隻此青綠》的導演向媒體(ti) 表示,自己的心血之作被浙江電視台少兒(er) 頻道推出的《雙香徑》抄襲,並冠以原創之名。兩(liang) 部抄襲作品因為(wei) 與(yu) 原作過於(yu) 相似,催生了“像素級抄襲”這樣的新潮詞匯,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在網友的口誅筆伐聲中,兩(liang) 部抄襲作品很快下架,道歉聲明也隨之發出。不過,抄襲者理直氣壯的態度令人瞠目結舌,也暴露出當下創作環境的惡劣。讓《隻此青綠》導演周莉亞(ya) 感到氣憤的是,看到《雙香徑》的視頻後,她立刻去視頻號下留言,卻發現自己被拉黑了,評論也被關(guan) 閉。又過了一段時間,對方將“原創”兩(liang) 個(ge) 字刪掉後,重新發了《雙香徑》的視頻。在網友們(men) 鍥而不舍地追究下,最後才刪掉視頻。
原創不易,是公認的事實。厚重的中華文化內(nei) 核與(yu) 時代精神契合,成就了像《隻此青綠》這樣的作品。爆款背後,是主創團隊投入的大量精力,光是研究與(yu) 名畫《千裏江山圖》有關(guan) ,與(yu) 宋代詩歌、工藝、美學相關(guan) 的書(shu) 籍就有上百本,更不用說向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向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悉心討教的種種經曆。
隨著舞蹈藝術越來越被市場認可,被抄襲的次數越來越多,此前有《杜甫》,今天有《隻此青綠》。對於(yu) 不少蹭《隻此青綠》流量的“創作者”來說,哪怕隻是用《隻此青綠》的一個(ge) 舞段,就不愁吸引眼球,歸根到底還是因為(wei) 侵權成本太低,麵對花樣繁多的抄襲行為(wei) ,原創者一個(ge) 個(ge) 去訴訟,哪還有精力專(zhuan) 心創作。另一方麵,對於(yu) 舞蹈作品如何算抄襲,當前業(ye) 界並沒有特別明確的界定,這也變相讓更多“拿來主義(yi) 者”越來越肆無忌憚。
保護原創,在當下的環境指望“自律”是不現實的,如何讓抄襲者不敢抄,是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僅(jin) 僅(jin) 下架和道歉,並不會(hui) 給抄襲者造成什麽(me) 損失,“零容忍”態度是關(guan) 鍵,這有賴於(yu) 懲罰機製的引入,相關(guan) 法律的進一步完善和行業(ye) 協會(hui) 強製性措施的出台。莫讓“劣幣驅逐良幣”寒了潛心創作者們(men) 的心,整個(ge) 行業(ye) 的風氣正了,才有可能成就更多的爆款。(徐顥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