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曆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2-05-25 15:1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學術筆談】

  作者:趙輝輝(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

  現代化是標識人類文明演進的核心術語。在世界曆史前進的軌道中,現代化道路具有多樣性、複合性,但在總體(ti) 類型中,“資本主義(yi) 現代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是兩(liang) 種最為(wei) 典型的道路,前者是以資本為(wei) 驅動的現代化,後者是以人為(wei) 價(jia) 值追求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在本質上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現代化,它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和普遍意蘊,也有基於(yu) 中國國情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蘊。中國式現代化的這種“共性”與(yu) “個(ge) 性”共同標注了其內(nei) 在特質、曆史方位和未來走向,對於(yu) 人類社會(hui) 進步具有世界曆史意義(yi) 。

   一

  現代化並不是一國或某個(ge) 民族急促而短暫的社會(hui) 變革,而是發生在世界曆史邏輯中的生產(chan) 方式、社會(hui) 製度、價(jia) 值觀念、文化心理等的綜合性社會(hui) 變革,是人類從(cong) “傳(chuan) 統”邁入“現代”的總體(ti) 曆史過程。從(cong) 這個(ge) 層麵看,現代化內(nei) 涵在世界曆史的“流變”之中,也處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之中,這兩(liang) 個(ge) 維度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曆史邏輯。

  一方麵,中國式現代化反映了世界曆史邏輯中的“文明共性”。盡管現代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但現代化作為(wei) 現代文明的表征,其文明共性是工業(ye) 化、城市化以及人的現代化。馬克思認為(wei) ,在世界曆史進程中,生產(chan) 力的普遍發展和人的普遍交往催生了現代社會(hui) 的發展,進而使各個(ge) 民族的地域性的生產(chan) 方式轉變為(wei) 世界曆史性的生產(chan) 方式。“各民族的精神產(chan) 品成了公共的財產(chan) 。民族的片麵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wei) 不可能”。在世界曆史宏觀視野中,中國式現代化並不是在孤立的曆史環境中產(chan) 生的,而是在現代工業(ye) 文明快速而廣泛傳(chuan) 播的背景下探索出來的,是在馬克思所論及的國際分工、世界市場以及全球化的曆史軌道中開創的。由此,中國式現代化既出場於(yu) 世界曆史邏輯的宏觀背景,又是世界現代化模式中的中國道路,既反映了人類現代化的普遍特征,又代表了中國發展的獨特模式,是“文明共性”與(yu) “中國特色”的統一。

  另一方麵,中國式現代化代表世界曆史進步和人類總體(ti) 向好的趨勢。在人類現代化的兩(liang) 種典型形式中,以西方工業(ye) 文明為(wei) 標誌的資本主義(yi) 現代化促使人類逐漸進入“現代社會(hui) ”,這是現代化的原初形式。馬克思認為(wei) ,這種以資本為(wei) 內(nei) 在驅動的現代化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使人類社會(hui) 從(cong) 傳(chuan) 統的“人的依賴關(guan) 係”進入到現代的“物的依賴”階段。盡管西方現代化代表著現代文明的曙光,但這種現代化卻造成了人的異化、社會(hui) 貧富分化和階級對立對抗,使“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時至今日,人類仍然深受西方現代化帶來的“現代性危機”的影響,也深受“現代性之殤”的浸染。

  那麽(me) ,如何規避西方現代化引發的“問題鏈”?馬克思在唯物史觀視域中建構了超越西方現代化的全新道路,即“不通過資本主義(yi) 製度的卡夫丁峽穀,而占有資本主義(yi) 製度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成果”。從(cong) 理論源頭看,中國式現代化就是不通過資本主義(yi) 製度的現代化,就是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在中國的成功運用。在世界曆史邏輯中,中國式現代化並沒有違背現代社會(hui) 發展的規律,而恰好是曆史前進規律的具體(ti) 表現,是人類走出西方現代化困境的“超越型道路”,在社會(hui) 形態的意義(yi) 上代表世界曆史進步和人類總體(ti) 向好的文明趨勢。

   二

  中國式現代化既符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的曆史邏輯,也具有世界現代化曆史發展中的橫向比較邏輯,這兩(liang) 種邏輯標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優(you) 勢和世界意義(yi) 。盡管中國式現代化是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但在整個(ge) 世界曆史進程中以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指引、以人的全麵發展為(wei) 目標,以曆史性、開創性的實踐成就打破了西方現代化“一統天下”的局麵,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對推動世界曆史進步具有重大意義(yi) 。

  中國式現代化對資本主義(yi) 現代工業(ye) 文明具有反思、批判和超越意義(yi) 。在世界曆史邏輯中,人類現代化道路具有不同形態和不同樣式。西方現代化是人類工業(ye) 文明的代表,它相較於(yu) 傳(chuan) 統農(nong) 耕文明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yi) ,標誌著人類現代社會(hui) 和現代文明的產(chan) 生和躍升。不過,西方現代化從(cong) 產(chan) 生之初就把人類卷入世界市場和世界曆史的潮流之中,從(cong) 而建立起了以西方為(wei) 中心的文明形態和話語體(ti) 係。隨著西方工業(ye) 文明的發展,其帶來的現代性危機也逐漸顯現,引發了階級分裂、貧富分化、人的異化、價(jia) 值衝(chong) 突和社會(hui) 對抗。盡管西方“新的工業(ye) 的建立已經成為(wei) 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guan) 的問題”,但人類現代化的道路不是“終結”於(yu) 西方模式,而是超越這種內(nei) 在撕裂的文明,走向基於(yu) 人的解放、社會(hui) 進步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就是指向未來文明的現代化道路,是超越工業(ye) 文明並代表曆史發展方向的全新文明形態。正是在這個(ge) 意義(yi) 上,中國式現代化對於(yu) 資本主義(yi) 工業(ye) 文明具有深刻的反思、比較和批判功能,它不僅(jin) 在現實中證明了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可行性、優(you) 越性,而且在文明邏輯中扭轉了“東(dong) 方從(cong) 屬於(yu) 西方”的局麵,形成了對西方工業(ye) 文明的話語霸權或統治地位的超越。

  中國式現代化對於(yu) 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具有示範、引領和借鑒意義(yi) 。在世界曆史邏輯中,如果說西方現代化是設置了固定答案的“單選題”,那麽(me) 中國式現代化則突破了這種固定模式,開辟了現代化的“多選題”,即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可以通過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走向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充分證明,不同發展中國家所選擇的現代化道路不應該是“一種模式”,而是走向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即走出一條既能發展自身又能保持相對獨立性的現代化之路。中國式現代化改寫(xie) 了世界現代化亦步亦趨的發展圖式,為(wei) 世界現代化進程提供了可以借鑒和選擇的成功範本,具有獨特的示範功能和引領意義(yi) 。

  中國式現代化對於(yu) 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具有豐(feng) 富、發展和辯護意義(yi) 。中國式現代化在世界的東(dong) 方高揚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創造了人類現代化史上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hui) 長期穩定兩(liang) 大奇跡,為(wei) 人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開辟了道路。在人類曆史發展中,中國式現代化是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與(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有機統一,它的成功在證明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科學性的同時,也回擊了西方對社會(hui) 主義(yi) 的種種指摘。“縱覽古今、環顧全球,沒有哪一個(ge) 國家能在這麽(me) 短的時間內(nei) 實現幾億(yi) 人脫貧,這個(ge) 成績屬於(yu) 中國,也屬於(yu) 世界。”中國式現代化的偉(wei) 大成就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馬克思主義(yi) 過時論”過時了,“社會(hui) 主義(yi) 失敗論”失敗了,“曆史終結論”終結了。中國式現代化代表了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勝利,既是中國發展的獨特證明,也為(wei) 世界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為(wei) 人類實現從(cong) “資本邏輯”走向“人的全麵發展”創造了全新可能,具有深遠而普遍的世界曆史意義(yi)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