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鏡下的民國劇在替誰做夢
作者:雨馨
近段時間,《憑欄一片風雲(yun) 起》《良辰好景知幾何》《傳(chuan) 家》等多部民國劇紮堆熱映,收視率不溫不火,評論區卻熱鬧非凡。一些觀眾(zhong) 借著劇中場景大讚“民國真好”,引發了不小的爭(zheng) 議。
民國劇一直是圈內(nei) 熱門題材,但近些年作品普遍口碑堪憂,一大原因就在於(yu) 失真浮誇。盡管播前反複宣傳(chuan) ,講的是時代洪流中個(ge) 體(ti) 浮沉,但真正播出時就露了餡。劇中對主角如何抗爭(zheng) 時代離亂(luan) 之苦、經曆了怎樣的精神覺醒幾無刻畫,倒是在“一見鍾情”“歡喜冤家”“霸總愛上我”等偶像劇老梗上拚命著墨。劇情隻顧著給觀眾(zhong) 投喂“工業(ye) 糖精”,還動輒出現常識硬傷(shang) 。男主身份不是這大帥就是那司令,手下兵將沙場歸來個(ge) 個(ge) 衣著光鮮……凡此種種,不過是披著民國外衣的粗製偶像劇,裝的還是“傻白甜”的舊酒。
在民國背景板下天天談戀愛已讓人尷尬,對時代風貌的無原則美化更是荒謬至極。稍有曆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民國時期軍(jun) 閥混戰、饑荒遍野、瘟疫頻襲,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黑暗一頁。普通民眾(zhong) 在死亡邊緣苦苦掙紮自不必說,民國劇最鍾愛的軍(jun) 閥與(yu) 姨太太的戀愛故事也鮮有風花雪月,多是悲情血腥。將這樣一個(ge) 民不聊生的亂(luan) 世,硬拗成美好浪漫的“黃金年代”,可謂對曆史赤裸裸的侮辱。
大開濾鏡、胡編亂(luan) 造,曆史虛無主義(yi) 的引流套路,對價(jia) 值觀的誤導顯而易見。君不見,在一些短視頻平台上,打著“軍(jun) 閥姨太太”旗號的造型異常火爆;在一些社交論壇裏,一句“民國是中國曆史上最浪漫且風華絕世的時代”竟能引來幾萬(wan) 點讚。這些無腦言論對於(yu) 全社會(hui) 是一種提醒:當曆史淪為(wei) “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些人的曆史觀、價(jia) 值觀勢必出現扭曲。創作者也好、播出平台也好,不能無視社會(hui) 影響,隻把作品當生意做。
今天,五花八門的曆史視頻內(nei) 容越來越多,網絡傳(chuan) 播成為(wei) 曆史教育的組成部分。這是一個(ge) 好現象,但也可能淪為(wei) 歪風邪氣搭車傳(chuan) 播的契機。在這個(ge) 問題上,各個(ge) 出口的把關(guan) 人都要擔起責任,該矯正矯正,該引導引導,把顛倒黑白的爛梗俗套清出市場。(雨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