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要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
作者:王海威(東(dong) 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遼寧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鬥誌。”作為(wei)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理”始終是貫穿思政課的一條主線,其內(nei) 蘊的道理包括治國理政的政理、馬克思主義(yi) 的學理,以及以中國故事詮釋中國精神的事理。新時代思政課要在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中,引導學生懂政理、明學理、通事理。
在曆史長河、全球風雲(yun) 中講深“中國之理”
政治性是思政課的本質屬性。新時代,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須在理論上強起來,需要思政課從(cong) 曆史長河、全球風雲(yun) 中講深中國之理,彰顯中國理論的強大力量。
堅持學史明理,在曆史邏輯和理論邏輯的辯證統一中講出曆史自信。思政課涉及黨(dang) 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以及世界史、國際共運史等內(nei) 容,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曆史觀教育的重任。要在增強學生的曆史自信上下功夫,加強曆史邏輯與(yu) 思政課的有效銜接,統籌考慮“四史”學習(xi) 教育與(yu) 思政課教學的深度融合,引導學生把握曆史規律,明辨曆史真相,汲取曆史經驗,做到知史愛黨(dang) 、知史愛國。要在增強學生曆史自覺上下功夫,發揮好《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的教育功能,從(cong) 曆史邏輯中歸納出理論邏輯,實現曆史教育的價(jia) 值塑造和思想引領,引導學生更好把握曆史大勢,增強曆史主動。
堅持理論武裝,在馬克思主義(yi) 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成果中講出理論自信。思政課承擔著對學生進行係統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教育的任務,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成果鑄魂育人,深入闡釋百年奮鬥四個(ge) 時期和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曆史性飛躍和新的飛躍的理論成果,重點解析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核心要義(yi) ,從(cong) 黨(dang) 的百年奮鬥“曆史意義(yi) ”和“曆史經驗”的結合上講深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的思想特征和精神實質。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堅持立破並舉(ju) ,在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中講出文化自信。當前,大變局中崛起與(yu) 遏製並存,不同製度模式、發展道路深層較量和博弈不斷深化,以中國為(wei) 代表的新興(xing) 力量的群體(ti) 性崛起,正麵臨(lin) “修昔底德陷阱”“曆史終結論”等外源性意識形態風險挑戰。思政課要在抵禦西方意識形態理論侵襲上下功夫,從(cong) 理論層麵回擊西方對社會(hui) 主義(yi) 意識形態的理論消解,通過科學的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剖析西方意識形態理論陷阱的錯誤本質。要在增強主流意識形態對多元社會(hui) 思潮的統領和整合上下功夫,全麵剖析各種社會(hui) 思潮產(chan) 生的土壤、利益訴求及立場狹隘,引導學生增強理論判斷力、鑒別力和抵抗力,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在時代大潮、發展大勢中講透“中國之路”
學理性是思政課的基礎屬性。思政課是堅持政治性與(yu) 學理性相統一的課程,既要寓馬克思主義(yi) “道理”於(yu) “學理”,又要貫通“思政小課堂”與(yu) “社會(hui) 大課堂”,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把中國道路闡釋清楚。
解讀中國奇跡背後的道路優(you) 勢,講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中國道路作為(wei) 標識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實踐形態,在中國的曆史性實踐中邏輯地生成,使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在21世紀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思政課運用大曆史觀來解讀中國道路的曆史選擇,運用唯物史觀、全球觀的大背景廣角視野,解讀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兩(liang) 大奇跡”。深入分析中國奇跡發源於(yu) 中國道路,把握中國道路蘊含的成功密碼在於(yu) 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you) 勢,引導學生明白過去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能夠成功、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堅定不移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
解讀“中國方案”的世界意義(yi) ,講透“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思政課應從(cong) 大曆史視野解讀國際格局的演變機理,在全球比較視野中講透中國方案的世界意義(yi) 。引導學生在中國向12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22億(yi) 劑疫苗,總量位居全球之首的大國擔當中,讀懂“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在中國經濟占世界經濟比重18%、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25%的成績單中,看到中國正成為(wei) 世界格局演變的主要推動力量,為(wei) 推動人類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解讀“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實踐,講透“歸根到底是因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行”。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曆程,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思政課從(cong) 學理層麵闡明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邏輯、實踐邏輯和世界意義(yi) ,引導學生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開辟了後發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嶄新道路,把世界現代化道路從(cong) 單選題變成了多選題,體(ti) 現了對西方“單向度”文明的曆史性超越、對西方現代化進程的曆史性反思、對後發國家現代化困境的曆史性突破,彰顯了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示範效應。
在因事而化、因勢而新中講活“中國之治”
事理性是思政課的特有屬性。事理,體(ti) 現政理,具象化學理,以見微知著式敘事,對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方案進行陳情與(yu) 說理,以有溫度的中國故事彰顯中國之治的價(jia) 值意蘊。
因“時”而進,講活“中國之治”的成功密碼。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進程的每一步都有科學的戰略目標,這種戰略規劃能力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支點。思政課要以戰略規劃和執行能力彰顯製度優(you) 越性,梳理從(cong) “工業(ye) 化”“四個(ge) 現代化”到“小康”“全麵小康”再到“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歸納出“中國之治”的成功密碼在於(yu) 堅持加強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一大優(you) 勢。
因“勢”而新,用活互聯網這個(ge) 最大增量。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大勢,思政課教師應辯證分析思治課的“變”與(yu) “不變”。一方麵讓守正成為(wei) 自覺,認識到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沒有變,思政課“內(nei) 容為(wei) 王”的真理沒有變,不斷深耕教學內(nei) 容。另一方麵讓創新成為(wei) 動力,主動求變,促進線上線下“互融共生”,打造在線教學思政金課,持之以恒推進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把思政課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以政理為(wei) 引導,以學理為(wei) 支撐,以事理為(wei) 載體(ti) ,在縱橫曆史與(yu) 現實、貫通理論與(yu) 實踐、關(guan) 聯國內(nei) 與(yu) 國際中,講深“中國之理”,講透“中國之路”,講活“中國之治”,教育引導學生自覺擔當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大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