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論壇·溫故】合天下之眾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

發布時間:2022-05-30 17: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王樹華(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約研究員)

  規範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充分發揮資本的積極功能,是一個(ge) 重大的政治和經濟問題。在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用古語“合天下之眾(zhong) 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要求“我們(men) 要探索如何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製資本的消極作用”。這為(wei) 辯證把握資本性質、抓好資本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

  “合天下之眾(zhong) 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出自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的《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為(wei) “夫合天下之眾(zhong) 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其大意是,能聚合天下之民眾(zhong) 的是財富,治理天下經濟的是法令,執行天下法令的是官吏。官吏不好,則雖有法令而不能貫徹;法令不當,則經濟形勢雖好也無從(cong) 管理。在這裏,王安石提出了兩(liang) 個(ge) 值得人們(men) 深思的問題:其一,何以合理調配財力物力,進而使民眾(zhong) 齊心推動國家發展;其二,何以科學製定理財之法,進而有效統理全國財力物力。雖然時空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王安石所處的時代與(yu) 今天的情形顯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基本規律有相似之處。其中,就蘊含著如何對包括資本在內(nei) 的生產(chan) 要素進行有效監管的大智慧。

  之所以要規範資本的行為(wei) ,同資本的基本屬性密切相關(guan) 。現代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實踐表明,資本具有自然和社會(hui) 雙重屬性。資本的自然屬性與(yu) 商品經濟相聯係。資本與(yu) 土地、勞動力、技術等其他生產(chan) 要素一樣,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工具、發展經濟的手段。對此,馬克思早就通俗易懂地指出:“剩餘(yu) 價(jia) 值的生產(chan) 是生產(chan) 的直接目的和決(jue) 定動機。資本本質是生產(chan) 資本的,但隻有生產(chan) 剩餘(yu) 價(jia) 值,它才產(chan) 生資本。”這表明,追逐利潤是資本的天性。資本的社會(hui) 屬性則是與(yu) 其所處的社會(hui) 基本經濟製度相聯係的,體(ti) 現為(wei) 一種生產(chan) 關(guan) 係。“資本不是一種物,而是一種以物為(wei) 媒介的人與(yu) 人之間的社會(hui) 關(guan) 係”講的就是這個(ge) 道理。在不同生產(chan) 關(guan) 係下,資本運行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規律。在資本主義(yi) 市場經濟中,資本是資本家占有,體(ti) 現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guan) 係。在這種生產(chan) 關(guan) 係中,資本運動的根本目的是價(jia) 值增殖。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經濟雖具有一般的市場屬性,但是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性質和黨(dang) 的執政使命有機融合在一起。這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人們(men) 對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有著不同的期待和訴求。然而,近年來一些領域出現的資本野蠻生長、無序擴張等問題,損害了公平、有序的市場體(ti) 係。因此,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wei) 規律,探索運用有效的政策措施來規範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是需要高度重視並認真加以研究的重要課題。

  引導資本健康發展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需要綜合施策、係統推進。當前,尤為(wei) 迫切的是為(wei) 資本設置“紅綠燈”。一方麵,要始終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在可競爭(zheng) 領域為(wei) 各類資本常亮“綠燈”,提供平等進入、公平競爭(zheng) 、有序發展的市場空間,以充分激發各類資本參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資本在應對“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過程中作出更大貢獻;另一方麵,對於(yu) 資本領域出現的脫實向虛、平台壟斷、無序擴張等問題,要頻閃“紅燈”,以確保資本符合國家發展導向,不越底線。特別是要重點治理有些領域資本野蠻生長、無序擴張的問題,通過反壟斷、反暴利、反天價(jia) 、反惡意炒作、反不正當競爭(zheng) 等有力舉(ju) 措,推動資本沿著健康軌道運行。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聖王者不貴義(yi) 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等充分說明,古聖先賢早就意識到法治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性。這就意味著,當前我們(men) 更要強化法治思維,堅持依法管理經濟活動、合理調控資本行為(wei) 。尤其是要不斷健全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製度,建立市場準入負麵清單管理機製,加強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建設,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有效抑製其消極作用,既是明確的方向,也是努力的目標。這需要我們(men) 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資本特性和行為(wei) 規律的認識,不斷探索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的有效路徑,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以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