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奔向群山之巔的一匹駿馬——朱秀海和他的《遠去的白馬》

發布時間:2022-06-08 14:1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柳建偉(wei) (中國作協軍(jun) 事文學委員會(hui) 副主任)

  去年四月中旬,我參加了關(guan) 於(yu) 朱秀海長篇小說《遠去的白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的一個(ge) 小規模讀者分享會(hui) 。會(hui) 後,我就想為(wei) 《遠去的白馬》和朱秀海寫(xie) 點什麽(me) 。這件事一直耽誤到了今天,實在太不應該。不過,遲也有遲的好處。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再為(wei) 朱秀海、為(wei) 獲得2021年度“中國好書(shu) ”的《遠去的白馬》寫(xie) 點什麽(me) ,似乎更為(wei) 理性、更有意義(yi) 。

  在我看來,朱秀海極具實力,也多次以重要作品彰顯過他的創作實力。但文學的發展演繹往往是有實力的作家、作品未必甫一問世就會(hui) 短時間內(nei) 獲得相應的影響和關(guan) 注。朱秀海就是這樣的一位作家。

  二十年前朱秀海創作出版的反映東(dong) 北抗聯生活的長篇小說《音樂(le) 會(hui) 》,二十七年前創作出版的反映南線局部戰爭(zheng) 的長篇小說《穿越死亡》,已經讓他成為(wei) 當代中國重要的長篇小說作家之一。2013年和2017年,他出版收錄近八百首古體(ti) 詩詞集《升虛邑詩存》和《升虛邑詩存續編》,證明他也是當代中國重要的詩人之一。隨著電視連續劇《喬(qiao) 家大院》《天地民心》的播出,朱秀海毫無疑問又成為(wei) 當代中國一流的電視劇編劇。

  但令人遺憾的是,《音樂(le) 會(hui) 》寫(xie) 的是東(dong) 北抗聯,沒有像較早出現的描寫(xie) 八路軍(jun) 、新四軍(jun) 抗戰的作品那樣引人注目;《穿越死亡》這部反映局部戰爭(zheng) 的集大成文學大書(shu) ,因為(wei) 其背景日益淡化和遠去而沒有成為(wei) 社會(hui) 特別是文學界的焦點;幾百首古體(ti) 詩詞,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走的也是集大成的路徑,古體(ti) 詩詞不是當代中國詩歌創作的主潮,這種古詩詞集被忽視似乎成為(wei) 必然;電視劇《喬(qiao) 家大院》走紅已經過去十幾年了,他耗去許多心血創作的其他幾部電視劇作品都因種種原因沒能與(yu) 觀眾(zhong) 見麵,這也讓他退出電視劇界弄潮兒(er) 的隊伍。

  文學也罷,影視也好,終究是場馬拉鬆般的賽事。實力和耐力決(jue) 定賽事的結果。朱秀海這個(ge) 金庸筆下的“掃地僧”般的作家,在創作完長篇小說《音樂(le) 會(hui) 》後,用18年時間寫(xie) 電視劇試圖適應新的創作範式、創作七八百首古詩詞來精修創作內(nei) 功。更令人意外的是,又在他65歲時重返了極端考驗作者實力、體(ti) 力、耐力的戰爭(zheng) 題材長篇小說賽場。他用了兩(liang) 年時間,精心創作完成了32萬(wan) 字的長篇小說《遠去的白馬》。

  目前,尚不大清楚全世界的作家,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幾年,會(hui) 為(wei) 後人留下多少值得珍視和傳(chuan) 揚的傑出文學新創造。在我這個(ge) 職業(ye) 閱讀者看來,有朱秀海《遠去的白馬》付梓刊行,至少可以證明中國作家的作為(wei) 。粗讀、細讀和精讀《遠去的白馬》,讓我多次享受了閱讀《戰爭(zheng) 與(yu) 和平》《靜靜的頓河》《日瓦戈醫生》等描畫戰爭(zheng) 時期人類生存境況的文學名著時才會(hui) 有的愉悅感和滿足感。這在此前讀他的《穿越死亡》和《音樂(le) 會(hui) 》時是不曾有過的。盡管這兩(liang) 部作品也相當優(you) 秀,但它們(men) 終究沒有提供《遠去的白馬》裏趙秀英這樣一個(ge) 典型人物形象。

  趙秀英出生在戰亂(luan) 時代的齊魯大地上,血脈中自然傳(chuan) 承著孔孟思想的正宗基因。這決(jue) 定了她漫長人生的主要行事準則。十四五歲時,她遇到了主動擔負民族救亡責任的一群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人,特別是女共產(chan) 黨(dang) 人林月琴,並很快加入了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的身份和共產(chan) 黨(dang) 根據地村長的職務,讓她必然成了日本侵略者殘酷打擊報複的對象。日軍(jun) 的一次掃蕩,她遭遇了在一天裏母親(qin) 被逼投井自殺以保全清白之身和父親(qin) 被敵人殘害的慘劇。失去父母的趙秀英,卻又因為(wei) 錯嫁,埋下了婚姻悲劇的種子。抗日戰爭(zheng) 即將勝利之際,她丟(diu) 下剛出生的兒(er) 子帶支前隊參加對侵略者的最後一戰,領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登上了膠東(dong) 八路軍(jun) 主力跨海搶占東(dong) 北的渡船。這次意外的登船,讓趙秀英意外地參加了整個(ge) 東(dong) 北、決(jue) 定中國命運的三年多戰爭(zheng) 。在這期間,她以一個(ge) 編外人員的身份立大功五次小功無數,促使一個(ge) 三線團成為(wei) 東(dong) 北野戰軍(jun) 最善防守的一線主力團。也是在這個(ge) 時候,她知道了當年錯嫁的真相,又經曆了可能是她最好伴侶(lv) 的歐陽政委的犧牲。新中國成立前夕,她終於(yu) 回到膠東(dong) ,向上級組織複命。她被告知檔案中的婚姻對象、副團長劉德文已經犧牲,她帶著錯嫁的劉抗敵副團長的兒(er) 子,以烈士劉德文遺孀的身份,去沂蒙山劉德文家當兒(er) 媳。不久,趙秀英便得知劉德文沒死,但已改名另娶。趙秀英一直堅持侍奉名義(yi) 上的婆婆直到為(wei) 她養(yang) 老送終。趙秀英的傳(chuan) 奇經曆,讓她在曆次運動中飽受折磨。趙秀英這個(ge) 膠東(dong) 的女兒(er) ,靠著堅定的初心與(yu) 信念,靠著在東(dong) 北戰爭(zheng) 中結交的幾個(ge) 老戰友,帶著兒(er) 子在沂蒙山區開枝散葉,頑強地活到了近百歲,享受著四世同堂的天倫(lun) 之樂(le) 。八九十歲後,趙秀英又以當事人的身份,處理了實際上的丈夫劉抗敵和名義(yi) 上的丈夫劉德文死後的家庭糾紛。

  這就是《遠去的白馬》裏趙秀英七十多年經曆的主要事件。這些人生經曆的代表性、獨一無二的傳(chuan) 奇性和令人嗟歎的不可抗拒性,讓趙秀英成為(wei) 一個(ge) 難得一見的、有深邃感的典型女性人物形象。

  對戰爭(zheng) 時代的潑墨描畫,是《遠去的白馬》的主體(ti) 部分,占到了約五分之四的篇幅。趙秀英這個(ge) 典型形象在這一部分已經基本立起來了。同時,千秋、薑團長、歐陽政委、溫營長、任鵬舉(ju) 、劉抗敵、趙大秀等人物群像,也都在這一部分個(ge) 性化地呈現了出來。這二十幾萬(wan) 字,把中國戰爭(zheng) 文學的曆史還原能力提升到了一個(ge) 嶄新的高度。

  “白馬”作為(wei) 一個(ge) 充滿詩意的意象,也被朱秀海濃淡相宜、有始有終地在全書(shu) 中精彩地描畫了出來。為(wei) 了寫(xie) 好“白馬”這個(ge) 意象,朱秀海引用了古人創作的白馬詩和白馬賦,讓“白馬”的意象又多了曆史的厚重和滄桑感。有了“白馬”這個(ge) 與(yu) 趙秀英命運血脈相連的意象的成功書(shu) 寫(xie) ,全書(shu) 又呈現出空靈單純、靜穆高貴的品性。這也算是《遠去的白馬》對長篇小說創作的一大貢獻。

  寫(xie) 到這裏,我仿佛能看到朱秀海這個(ge) 文壇“掃地僧”,正騎著一匹駿馬,朝著群山之巔狂奔而去。祝福兄長朱秀海,祝福《遠去的白馬》贏得廣大讀者的心。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