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雞毛蒜皮”最是真切動人心

發布時間:2022-06-08 14:13:00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鮑南

  沒有驚心動魄的警匪對戰,沒有抽絲(si) 剝繭的刑偵(zhen) 推理,這樣的警察題材影視作品能火嗎?近日播出的新劇《警察榮譽》給出了答案。該劇將鏡頭聚焦於(yu) 基層派出所,情節就是片警如何解決(jue) 各種繁雜的“雞毛蒜皮”,結果意外收獲大量“自來水”。

  警察題材曆來是影視創作的富礦。但也要看到,龐大的警察隊伍中,“孤膽英雄”“天才偵(zhen) 探”畢竟是少數,大案要案也不是經常發生,大多數基層警察麵對的,就是轄區內(nei) 亂(luan) 丟(diu) 垃圾、犬隻咬人、鄰裏吵架、噪音擾民等麻煩事。這些瑣碎日常,因缺少戲劇性而常常被忽視,但近些年,《守護解放西》《東(dong) 方110》等紀錄片以及一些影視作品以真實表達詮釋了“有困難找警察”背後的平凡與(yu) 偉(wei) 大。事實證明,隻要真走心,“雞毛蒜皮”同樣不缺感染力。

  《警察榮譽》火了,但在如今影視市場中仍屬“爆冷”,也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了現實主義(yi) 創作還是太少。雖然各大平台上打著現實主義(yi) 旗號的影視作品極多,但觀眾(zhong) 看到的卻是,小年輕剛工作就能租住豪宅,小女生拚職場靠的是“霸道總裁”,工薪階層張口談錢就是百萬(wan) 起步……現實如何、生活如何,觀眾(zhong) 心裏都有數,對拍腦門亂(luan) 編的“懸浮劇”“狗血劇”“四不像劇”自然非常反感。以至於(yu) 有觀眾(zhong) 患上了“劇怒症”,一次次詰問編劇到底接不接地氣。

  藝術源於(yu) 生活。創作可以天馬行空,但最不能少的還是人間煙火。回顧過往,《我愛我家》《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生存之民工》《父母愛情》等作品,無不是因為(wei) 真切觸動人心、成為(wei) 經典。今天的生活中同樣有無數故事,關(guan) 鍵需要創作者吃透現實、尊重現實,而非在流量綁架下拚拚湊湊、閉門造車。

  近年來,隨著相關(guan) 清理整治,以及觀眾(zhong) 品鑒能力水漲船高,影視市場的流量邏輯愈發失靈。一些反映社會(hui) “雞毛蒜皮”的影視劇受到追捧,更傳(chuan) 遞出積極信號。把“接地氣”拍得“有生趣”,把“有意義(yi) ”拍得“不刻意”,何愁不能贏得市場、贏得人心。(鮑南)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