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輕信近視治療產品
近年來,我國兒(er) 童青少年近視率一直處於(yu) 較高水平。2020年,兒(er) 童青少年總體(ti) 近視率上升為(wei) 52.7%。相應地,市場上出現了大量視力保護產(chan) 品,如護眼貼、護眼儀(yi) 、穴位按摩儀(yi) 等,這些產(chan) 品大多使用“康複”“近視治愈”“近視克星”“度數修複”等詞語誇大宣傳(chuan) 功效。
“自用親(qin) 測有效,讓眼睛明亮起來。溫和好用,能有效緩解視疲勞,改善眼部血液循環。”前不久,某款“明目膏”產(chan) 品發起團購,宣傳(chuan) 說明引起不少消費者注意,很快團購數接近6000人次。
一款包裝上寫(xie) 著“某明目護眼貼”字樣的產(chan) 品,宣稱能治療近視、散光和視力模糊,並列舉(ju) 了“康先生眼睛近視近1100度,用了‘買(mai) 10送12’套餐後,近視度數恢複到正常度數”等案例。
近視真能被治愈嗎?
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認為(wei) ,這些廣告宣傳(chuan) 大多缺乏科學依據,會(hui) 讓部分消費者產(chan) 生“治療近視很容易”的誤解,反而忽視孩子近視防控,必須對其依法整治。
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兒(er) 童青少年及家長們(men) ,勿輕信所謂的治療近視廣告,近視防控抓早抓小是關(guan) 鍵,科學用眼加上適量的戶外活動才是“良藥”。
近視可防、可控,但不可治愈。2019年,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6部門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兒(er) 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指出:“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不能治愈。”如果是因為(wei) 用眼過度等原因導致的假性近視,應及時去正規的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通過科學的方法恢複;但如果真性近視已經發生,隻能通過配戴眼鏡、近視眼手術等方式來進行矯正,希望借助明目膏、護眼貼等產(chan) 品來降低近視度數,甚至恢複視力的說法不靠譜。
培養(yang) 良好用眼習(xi) 慣要抓早、抓小。從(cong) 孩子出生到3歲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ge) 時期要盡量避免3歲前的嬰幼兒(er) 使用電子產(chan) 品。3至6歲是眼睛和視覺功能發育的“關(guan) 鍵時期”,家長要關(guan) 注他們(men) 的眼睛發育和視力健康狀況,幫助孩子從(cong) 小養(yang) 成科學用眼、健康用眼、衛生用眼的習(xi) 慣。
科學用眼加上適量的戶外活動,才是近視防控的“良藥”。家長要保證孩子每天擁有合理的膳食結構和充足的睡眠,引導孩子養(yang) 成正確的姿勢、閱讀和書(shu) 寫(xie) 方式,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鍾,並注意周圍環境的亮度等。此外,要積極督促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和體(ti) 育鍛煉,每天應保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或者每周累計14小時以上。(齊誌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