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遺連接現代生活——“七彩雲南·非遺購物節”走筆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
一曲曲非遺民歌激蕩人心。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在非遺宣傳(chuan) 展示暨“七彩雲(yun) 南·非遺購物節”雲(yun) 南美術館廣場活動現場,雲(yun) 南省圍繞“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的活動主題,開展了異彩紛呈的非遺展示活動。
6月11日至13日,45部民族民間歌舞樂(le) 、傳(chuan) 統戲劇曲藝優(you) 秀節目在雲(yun) 南美術館現場進行展演、展示、展播;30餘(yu) 項非遺相關(guan) 產(chan) 品、非遺工坊、中華老字號在現場展示、展銷;雲(yun) 南非遺影像展同時在雲(yun) 南美術館舉(ju) 行,匯集展示展播反映雲(yun) 南非遺相關(guan) 的攝影和短視頻作品,呈現非遺保護成果及非遺與(yu) 現代生活相融相映的場景麵貌。
“滇劇是雲(yun) 南的非遺,傳(chuan) 統戲最能體(ti) 現滇劇的魅力,所以我今天專(zhuan) 門唱傳(chuan) 統戲。”省滇劇院院長王潤梅說,“滇劇《張桂梅》很受觀眾(zhong) 歡迎,沒想到線上直播有200萬(wan) 觀眾(zhong) ,說明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滇劇不僅(jin) 有社會(hui) 效益,還有經濟效益,讓更多人愛上了滇劇。”
“七彩雲(yun) 南·非遺購物節”現場舉(ju) 辦的非遺集市也吸引了眾(zhong) 多市民。溫潤細膩的楚雄州永仁縣非遺苴卻硯、曲調悠揚動聽的德宏州梁河縣非遺葫蘆絲(si) ,金赤交輝的會(hui) 澤縣非遺斑銅,無不體(ti) 現了非遺的藝術魅力;色彩斑斕的傣繡、彝繡和佤繡,“紮龍紮鳳紮三春錦繡、染花染草染七彩人生”的白族紮染,均讓人流連忘返;巧家小碗紅糖、建水燒豆腐、易門豆豉,都透出濃濃的煙火氣。流連非遺集市,市民們(men) 紛紛感歎:“原來非遺就在我們(men) 的生活中。”
“我家是國家級非遺白族紮染世家,我媽是國家級傳(chuan) 承人,我爹是省級傳(chuan) 承人,我是市級傳(chuan) 承人。”大理周城白族小夥(huo) 段袁在非遺集市上自豪地說,“今年以來我們(men) 學習(xi) 直播帶貨,已經在線上銷售了10多萬(wan) 元的紮染產(chan) 品。”
雲(yun) 南線上的非遺展示活動也十分豐(feng) 富。在雲(yun) 南省非遺保護中心微信視頻號及抖音官方賬號舉(ju) 行雲(yun) 南非遺公開課,邀請雲(yun) 南圍棋子(永子)製作技藝、騰衝(chong) 皮影戲、騰衝(chong) 中成藥製作技藝、劍川黑陶製作技藝、烏(wu) 銅走銀製作技藝、剪紙等非遺項目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以專(zhuan) 家授課、傳(chuan) 承人講解展示等多種形式,帶領觀眾(zhong) 走進寓教於(yu) 樂(le) 的非遺課堂。
“2019年以來,我們(men) 在每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都舉(ju) 辦非遺購物節,今年又對部分非遺傳(chuan) 承人做電商培訓,讓他們(men) 學會(hui) 在線上傳(chuan) 播非遺文化,還能銷售非遺產(chan) 品,很受傳(chuan) 承人歡迎。今天來了100多位非遺傳(chuan) 承人,在這裏充分展演展示非遺文化。”雲(yun) 南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尹家玉說。
據了解,近年來雲(yun) 南非遺保護取得了許多新進展。去年,雲(yun) 南省在全國率先出台《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雲(yun) 南省22個(ge) 項目入選,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二。截至目前,國務院公布雲(yun) 南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7項,其中傣族剪紙和格薩(斯)爾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