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保護古樹名木 延續古都記憶

發布時間:2022-08-09 16:12:00來源: 光明網

  2022年6月19日,北京市第一條古樹主題文化胡同——東(dong) 四三條古樹主題文化胡同正式建成,胡同東(dong) 西口兩(liang) 塊古香古色的展板將古樹文化與(yu) 胡同文化融合,路牌導視與(yu) 文化景觀結合,使古樹曆史文化知識以景觀形式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讓人們(men) 了解古樹文化、倡導古樹文化,培育人類敬畏曆史自然的精神理念以及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理念。

  東(dong) 城區作為(wei) 中央行政區的核心區,現存古樹名木6754株,其中一級古樹2377株,二級古樹4371株,名木6株。東(dong) 四三條胡同作為(wei) 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距今已有750多年的曆史,有著20株百餘(yu) 年樹齡的國家二級古槐樹。

  據悉,早在1990年,東(dong) 四三條至八條便被規劃為(wei) 北京舊城25片曆史風貌保護區之一。2015年,該區域又被國家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wei) 首批中國曆史文化街區。這是北京古都典型的四合院區,胡同排列規整有序,四合院比例符合規製,一直保留著自己的“京腔京韻”。而東(dong) 四三條胡同的古國槐便和胡同、四合院一起,成為(wei) 北京一道獨特的曆史文化風景線。

  實地探訪東(dong) 城區古樹發現,古樹周圍有欄杆維護。“圍欄對古樹和古樹的生長環境起到了保護作用,這是普通人判斷一棵樹是不是古樹最明顯的方法。”住在東(dong) 四三條胡同的居民王先生說,“每個(ge) 古樹上都有掛牌,掃一掃信息就全出來啦!”

  古樹是一座城市悠久曆史的見證者,有著重要的生態、景觀、科研及經濟價(jia) 值,反應著一座城市的曆史文化底蘊及文明程度。東(dong) 城區作為(wei) 北京文物古跡最為(wei) 集中的區域之一,街頭巷尾更是古樹遍立。它們(men) 穿過漫長的歲月,經曆著時序的更替,記錄著風物的變遷,淬煉成曆史文化的特有標誌。這些古都中的活化石,一旦死亡就無法再現,因此古樹名木的保護與(yu) 複壯工作成為(wei) 了東(dong) 城區保護自然文化遺產(chan) 、維護古都風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

  東(dong) 城區園林綠化局積極製定“一樹一策”古樹複壯方案,通過地上和地下生長環境改良、樹洞修補、支撐加固、有害生物防治、樹冠整理、圍欄保護以及宣傳(chuan) 標牌設置等措施,開展一係列精細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據了解,2021年東(dong) 城區全區6754株古樹名木的體(ti) 檢覆蓋率達100%,古樹名木健康度達92%,完成375株瀕危、衰弱古樹名木保護工作,23株國家二級古樹升級為(wei) 一級古樹。

  為(wei) 深入落實市委巡視組關(guan) 於(yu) 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相關(guan) 整改要求,2022年,東(dong) 城區園林綠化局將進一步開展東(dong) 城區古樹名木及其生境整體(ti) 保護試點工作,除剛建成的東(dong) 四三條古樹主題文化胡同外,倉(cang) 南胡同14號院被列為(wei) 文化創新項目,倉(cang) 南胡同14號院將建設將成東(dong) 城區第一個(ge) 古樹文化小區。並計劃在2022年完成280株瀕危、衰弱古樹名木保護複壯,依據古樹“一樹一檔”古樹名木體(ti) 檢報告搭建東(dong) 城區古樹名木保護管理係統,推進全區古樹名木“雲(yun) ”管理。同時,開展《東(dong) 城區古樹名木保護規劃(2021-2035)》編製工作,加大古樹名木宣傳(chuan) ,提升全區古樹名木管理能力和水平。按照《北京市2022年古樹名木保護專(zhuan) 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成立區級專(zhuan) 項行動聯合小組,由區林長製辦公室聯合區城管執法局開展古樹聯合專(zhuan) 項行動檢查,定期開展巡林巡查工作,重點檢查古樹生長勢、病蟲害、標牌留存、在樹上刻劃釘釘、纏繞繩索、堆放垃圾雜物等生存環境,落實林長製屬地責任,積極推進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法治化、規範化,努力提高全社會(hui) 保護意識,多措並舉(ju) 全麵加強全區的古樹保護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隨著東(dong) 城區對古樹名木保護力度的加大,東(dong) 四三條古樹主題文化胡同也與(yu) 市民見麵,胡同裏飽經滄桑的古國槐在人們(men) 的關(guan) 注下,愈發枝繁葉茂,給這座青磚灰瓦底色的六朝古都留下了寶貴的曆史記憶,為(wei) 古老的胡同增添了盎然生機。

  長久以來,自然與(yu) 人文的相互交融,構成了樹木的文化內(nei) 涵。古樹圍繞北京的曆史文化,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景點。東(dong) 四三條作為(wei) 北京市第一條古樹主題文化胡同,為(wei) 傳(chuan) 承曆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推動生態建設,創建宜居之都,提供了無窮的精神動力。

  在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下,東(dong) 城區園林綠化局以林長製工作為(wei) 抓手,不斷加強古樹保護工作,挖掘古樹名木深層價(jia) 值,始終堅持重視生態、敬畏自然,守護著千年古都綠色風貌,強化老城曆史格局,使古老曆史留下的自然遺存重新展現時代之美、發展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成為(wei) 首都一道生機盎然的恒久名片。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