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聯舉辦任鳴導演藝術研討會
8月8日,由北京市文聯主辦,北京戲劇家協會(hui) 、《新劇本》雜誌承辦的“戲劇就是回故鄉(xiang) ——任鳴導演藝術研討會(hui) ”在京舉(ju) 辦。數十位戲劇評論家、學者以及和任鳴導演合作過的編劇、演員共聚一堂,在追思任鳴的同時,也對他的導演藝術價(jia) 值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在我們(men) 戲劇同行裏,現在遠遠低估了任鳴。”中央戲劇學院導演係教授劉偉(wei) 認為(wei) ,任鳴遵守了北京人藝為(wei) 人民服務的準則,繼承、發揚、拓展了北京人藝的演劇學派,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學品格和追求。此外,他筆耕不輟,是一位具有理論支撐的、有著自覺理論追求的、有著鮮明的藝術主張的學者型導演藝術家。
“任鳴在戲劇危機的時候進入北京人藝,成熟、成長為(wei) 一個(ge) 優(you) 秀的導演。”北京劇協副主席楊乾武認為(wei) ,作為(wei) 北京人藝繼林兆華之後最優(you) 秀的導演,任鳴留在劇院舞台上的作品數量多、質量高,為(wei) 北京人藝留下了豐(feng) 富而珍貴的藝術遺產(chan) 。
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看來,任鳴是用生命在書(shu) 寫(xie) 話劇史詩。她注意到,任鳴的每部戲劇風格都不一樣,很重視“一戲一格”。“他導演過很多京味兒(er) 話劇,在《北京大爺》《北街南院》《古玩》《金魚池》中,他表現北京人的精氣神,那種源自文化積澱的定力和局氣,也反映他們(men) 在時代生活的變化中所麵臨(lin) 的有悲有喜的遭際。他曾將網紅小說《第一次親(qin) 密接觸》搬上話劇舞台,他也導演過荒誕派戲劇《等待戈多》,還曾將《日出》進行新的解讀。”
作為(wei) 戲劇界最後一位與(yu) 任鳴合作的劇作者,李寶群回憶,自己最初接到《香山之夜》的編劇邀約時本想拒絕,是任鳴的一番話打動了他:“他講了一個(ge) 十分大膽的構想:用香山一個(ge) 夜晚或幾個(ge) 夜晚,以毛澤東(dong) 和蔣介石對話的形式做一個(ge) 香山之夜的戲。同時兩(liang) 個(ge) 飾演者跳進跳出彼此交流,形成一個(ge) 特殊的戲劇敘事。”在合作過程中,任鳴對革命曆史題材戲劇的種種探索,都讓李寶群記憶深刻。
中央戲劇學院戲文係教授胡薇總結,任鳴的導演藝術是對中國話劇民族化表達的不懈探索。“任鳴導演在他多年的探索中,所采用的各種素材都是以情言誌、以今貫古,他為(wei) 當代中國戲劇舞台打造出一係列在內(nei) 容上兼具了民族性,外在呈現上又富於(yu) 東(dong) 方美學意味的經典作品。他嚴(yan) 謹又不失勇氣的創作態度,尤其應該被當下的戲劇人所接受、學習(xi) 和研究。”
《文藝報》新聞部主任徐健認為(wei) ,任鳴特別注重把舞台的精彩留給表演,讓導演的創造潤物細無聲地融入表演中,讓鮮活的、典型的形象“創造思想”,讓觀眾(zhong) 帶著思想、情感與(yu) 藝術的回味離開劇場,“這正是最優(you) 秀的導演風範。”(李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