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紓困地產、保交樓,這些城市專門開了一場會
各地積極紓困房地產(chan) 的行動還在持續,除了因城施策的不斷深化,地方政府統籌部署保交樓的動作也逐漸增多。
就在8月1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馬宇駿調研檢查房地產(chan) 項目並主持召開了全市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座談會(hui) ,出席會(hui) 議的至少有5家房企和2家銀行。在此之前,浙江寧波、安徽合肥、陝西鹹陽也召開了類似的房企座談會(hui) ,會(hui) 議的核心內(nei) 容之一就是“保交樓”。
隨著7月以來部分“爛尾樓”業(ye) 主斷供和樓市數據的持續下滑,市場對房地產(chan) 紓困政策的預期越來越強烈,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明確提出保交樓並強調壓實地方政府責任後,各地積極紓困的步伐也快了起來。
房企座談會(hui) ,都“談”了什麽(me) ?
15日晚9點多,石家莊市委宣傳(chuan) 部旗下的微信公眾(zhong) 號“石家莊發布”推送了一條重要信息,當地買(mai) 了期房的市民可能會(hui) 格外關(guan) 注。
文章顯示,馬宇駿在當日調研檢查了多個(ge) 房地產(chan) 項目,其中包括雲(yun) 墅府、高營國際、赫石府、昶昊悅府、雲(yun) 杉溪穀、眾(zhong) 美廊橋等,這些項目有的正在建設,有的開始對外銷售,有的處於(yu) 停滯狀態。
馬宇駿了解項目基本情況、施工進度後,與(yu) 相關(guan) 區政府、市直部門、房地產(chan) 企業(ye) 進行了交流探討,內(nei) 容涉及存在的問題、解決(jue) 的措施,以及今後的發展。
當天,馬宇駿還主持召開了一場房企座談會(hui) ,參會(hui) 並發言的房企包括中海地產(chan) 、中冶名冠、河北保利發展、石家莊萬(wan) 科、河北榮盛,發言內(nei) 容主要是各家實際情況和對房地產(chan) 行業(ye) 健康有序發展的建設性意見建議。此外,參會(hui) 的兩(liang) 家銀行也圍繞房地產(chan) 金融政策及下一步支持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guan) 措施做了發言。
這不是第一個(ge) 召開房企座談會(hui) 的城市。自7月以來,就有包括浙江寧波、安徽合肥、陝西鹹陽在內(nei) 的多個(ge) 城市召開類似會(hui) 議。而這一現象的一大背景是,6月底、7月初以來,全國多地的“爛尾樓”業(ye) 主開始聯合發起斷供行動,希望那些長期或臨(lin) 時停工的樓盤能夠盡快複工、盡早交房。
7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也明確提到“保交樓、穩民生”,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基礎上,強調了壓實地方政府責任,鼓勵地方政府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具體(ti) 來看,各地座談會(hui) 的主持召開主體(ti) 以住建局為(wei) 主,內(nei) 容主線也是保交樓。
比如7月19日,鹹陽市住建局組織召開部分房企集體(ti) 約談會(hui) ,督促其加強經營管理,勇擔社會(hui) 責任,努力化解矛盾,要做好預防預警、做到未雨綢繆,對在建項目在保質保量和確保安全的前進下,加快施工進度,力爭(zheng) 按期交房。會(hui) 議同時強調,房企要主動作為(wei) ,不等不靠,想方設法解決(jue) 群眾(zhong) 所急所盼。
此前一天即7月18日,寧波市住建局也發布消息稱,近日,該局房地產(chan) 市場監管處會(hui) 同房管中心召集偉(wei) 星、長住等6家新進寧波房企開展房地產(chan) 政策交流座談會(hui) ,宣貫房地產(chan) 行業(ye) 政策。
會(hui) 上,寧波住建局在解讀和宣貫市內(nei) 預售、全裝修、資金監管、房地產(chan) 調控等紓困政策的同時,還及時了解掌握了6家房企開發的7個(ge) 項目投資計劃和開發進度,聽取了各企業(ye) 經營情況和行業(ye) 發展建議。
而就在最近,安徽合肥因為(wei) 17家房地產(chan) 開發商聯名“上書(shu) ”政府受到頗高關(guan) 注,隨後政府也召開了一次專(zhuan) 題會(hui) ,但內(nei) 容略有“特殊”。
在一份蓋有17家房企公章的《關(guan) 於(yu) 請求維護營商環境、增強房企投資信心的紓困解難報告》中,包括龍湖、旭輝、融創,以及保利、葛洲壩、綠城等17家房企集體(ti) 向合肥市政府“訴苦”,稱它們(men) 麵臨(lin) 部分群體(ti) 性不合理客訴、房鬧事件,且背後亦可能有專(zhuan) 業(ye) 房鬧機構的推波助瀾,懇請政府業(ye) 務主管部門予以關(guan) 注,審慎處理。
8月13日上午,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shu) 記虞愛華主持召開全市房地產(chan) 問題治理專(zhuan) 題會(hui) 議,強調既高度重視群眾(zhong) 反映的問題,也努力解決(jue) 企業(ye) 遇到的難題,千方百計“保交樓、穩民生”。對極少數購房者不合理訴求,要加強溝通解釋和教育引導,如有違法違規行為(wei) ,也要依法依規處置,同時表示開發商和施工企業(ye) 、監理單位應該加強信用管理,並設立專(zhuan) 班遏製增量問題發生。
方案:一對一保交樓、強化預售資金監管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座談摸底隻是解決(jue) 問題的第一步,後續各地還會(hui) 出台一係列針對保交樓的政策。尤其在宏觀經濟承壓、土地收入占據地方財政較大比例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紓困房企的步伐還會(hui) 加快。
事實上,除了房企座談會(hui) 、房地產(chan) 專(zhuan) 題會(hui) ,近期各地還密集發布了一係列房地產(chan) 相關(guan) 文件。從(cong) 內(nei) 容來看,除了鄭州率先推出的100億(yi) 元房地產(chan) 紓困專(zhuan) 項基金,多數政策圍繞政府負責人一對一監督、強化預售資金監管等層麵。
“穩住經濟大盤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階段經濟工作首要而緊迫的任務。其中,推進房地產(chan) 健康穩定有序發展是一個(ge) 重要方麵。”馬宇駿在石家莊最新召開的座談會(hui) 上提出,要根據該市實際,進一步理順完善房地產(chan) 政策,推動房企加快施工。具體(ti) 要求上,各級各相關(guan) 部門要持續加大爛尾樓項目推進力度,壓緊壓實責任鏈條,加大協調力度,盯緊時間節點;妥善處理遺留問題,加快解決(jue) “辦證難”“入住難”等問題;加強開發項目監管監測,加強源頭和過程管理。同時,要強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保證資金閉環管理使用,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
對於(yu) 相關(guan) 部門的督促工作,已經有多個(ge) 地方出台了“一對一”要求。比如鹹陽市住建局組織的座談會(hui) 上,建立了一對一幫扶政策,即一個(ge) 科室幫扶一家企業(ye) ,促進問題盡早解決(jue) ;四川遂寧住建局也指導各轄區開展房企和房地產(chan) 項目掛聯工作,通過梳理摸排,將83個(ge) 在建和待建房地產(chan) 開發項目納入掛聯範圍,每一個(ge) 項目均由一名縣(市、區)、市直園區縣級領導進行“一對一”掛聯,同時還明確了一名轄區部門聯係人;四川涼山冕寧縣則在《關(guan) 於(yu) 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措施的通知》中,針對房地產(chan) 開發項目遺留問題(針對問題樓盤),提到了“一盤一策一領導”機製。
另據“湖州發布”消息,浙江省湖州市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聯席會(hui) 議辦公室在8月15日發布了《關(guan) 於(yu) 持續促進我市房地產(chan) 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其中提到,對困難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滯銷房,鼓勵國有企業(ye) 收購,作為(wei) 保障安置用房等。
而針對7月以來的斷供風波和被購房者熱議的“提前還房貸”現象,不少地方進一步強化了預售資金監管製度,甚至專(zhuan) 門召開預售資金監管的銀行座談會(hui) ,涉及河北滄州、江西九江、湖南長沙、廣東(dong) 東(dong) 莞、廣東(dong) 江門、江蘇鹽城等。
從(cong)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房地產(chan) 數據來看,當前形勢依然不容樂(le) 觀。今年1~7月,全國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為(wei) 79462億(yi) 元,同比下降6.4%;商品房銷售麵積78178萬(wan) 平方米,同比下降23.1%;商品房銷售額75763億(yi) 元,同比下降28.8%;土地購置麵積4546萬(wan) 平方米,同比下降48.1%。其中,7月新房銷售和投資規模較5月分別下降16%和14%,同比降幅也有所擴大。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表態,今年以來,房地產(chan) 市場整體(ti) 呈現下行態勢,且因為(wei) 行業(ye) 規模較大、鏈條較長、牽涉麵較廣,對經濟增長和社會(hui) 民生影響較大。不過,今年以來,各地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出台多項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政策,房地產(chan) 市場總體(ti) 下行態勢趨緩。
財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黃紅衛認為(wei) ,隨著鄭州市政府推動紓困基金落地、中國華融等金融機構參與(yu) 紓困,接下來各有關(guan) 部門、金融機構以及地方政府將迅速跟進,保交樓也會(hui) 成為(wei) 下半年穩經濟的重要施策方向。
從(cong) 近期市場消息來看,監管針對優(you) 質民營房企的流動性資金支持舉(ju) 措也有希望進一步深化。目前,除了龍湖有望獲得35億(yi) 港元的銀團貸款外,市場對“中債(zhai) 信增+國企”進行增信擔保的債(zhai) 券發行方式也有了更高的預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