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尺講台譜芳華——記河南淅川優秀教師群體

發布時間:2022-08-17 14:59:00來源: 光明日報

  “我被電子科技大學錄取,感謝您的教誨!”“您是指路明星,指引我進入心儀(yi) 的北航學習(xi) ……”

  近日,在河南省淅川縣一高,看著學生陸續發來的“捷報”信息,原高三11班班主任索玉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年高考,我們(men) 班63人參加高考,61人過一本線,近一半學生成績超過600分。花兒(er) 一樣的年齡,希望他們(men) 都有一個(ge) 紅火人生!”索玉婉由衷地說。

  這些年,淅川教育蒸蒸日上,優(you) 異的成績,離不開像索玉婉這樣潛心育人、不輟探索的老師。正是他們(men) 的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為(wei) 淅川教育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今年34歲的索玉婉,12年如一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把一腔熾熱情懷都獻給她熱愛的教育事業(ye) 。

  “在學生日常管理和行為(wei) 習(xi) 慣培育上花費的心思很多,高中學習(xi) 壓力大,關(guan) 注學生的心理動向,總能事半功倍。”索玉婉說。身為(wei) 班主任,她平均每天要上四節課,誰的情緒出現波動,她總能第一時間察覺。課後,她會(hui) 找準切入點,循循善誘鼓勵他們(men) ,引導他們(men) 走出誤區。

  “今年高考602分,索老師的功勞最大!”學生王泉感激地說。王泉家境貧困,高一時差點失學,性格敏感自卑。索玉婉聯係社會(hui) 愛心人士,每月資助他600元,直到高中畢業(ye) ,還定期為(wei) 他進行心理疏導。漸漸地,王泉打開心扉,臉上有了笑容,成績明顯提高。

  12年來,一個(ge) 個(ge) 追夢少年在索玉婉的陪伴下一路成長,走向詩和遠方。

  2021年臘月二十八,索玉婉不慎崴斷了踝骨。手術後,得知自己需要臥床休息一個(ge) 月,她急紅了眼:“還有100多天就高考了,在家躺一個(ge) 月,學生咋辦?”正月十四,開學第一天,索玉婉坐著輪椅準時出現在教室。

  教室在三樓,沒有電梯,索玉婉索性把拐杖、輪椅、折疊躺椅全搬進教室。學校為(wei) 她騰出一間空教室,方便她課後休息。“白天,我坐在教室後麵的折疊躺椅上;晚上,住在空教室裏,隨時輔導學生,一舉(ju) 兩(liang) 得。”樂(le) 觀的索玉婉笑著打趣。由於(yu) 工作太忙,恢複鍛煉不到位,她的腳踝處軟骨至今不能完全閉合,做不了劇烈運動。

  “索玉婉是一高教師的縮影,他們(men) 十幾年如一日敬業(ye) 勤勉,誨人不倦,默默地奉獻著青春和熱心。”淅川縣一高校長姚銀秀說。

  在淅川,還有很多像索玉婉一樣無私奉獻的老師,懷著一腔熾熱情懷,在三尺講台上書(shu) 寫(xie) 芳華。

  他們(men) 勤學善思,不辭辛勞,用真情和愛心溫暖學生的心靈,用智慧和坦誠開啟學生的心鎖——

  淅川一高語文老師馬紅範將學生優(you) 秀作文編成小冊(ce) 子;數學老師熊浩東(dong) 自製各種教具,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英語老師編寫(xie) 英語詞匯句型讀背手冊(ce) ,曆史地理老師編寫(xie) 記憶口訣……

  他們(men) 愛崗敬業(ye) ,勇於(yu) 擔當,把最好的一麵全給了學生,成為(wei) 三尺講台上學生百讀不厭、書(shu) 香四溢的大書(shu) ——

  老城鎮初中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校長陳建波,同時兼任鎮中心學校業(ye) 務副校長、九年級班主任、數學老師,他把時間都給了工作,隻能通過攝像頭與(yu) 80歲的老母親(qin) 聯係。金河鎮初中教師郭書(shu) 勤,丈夫患重病,她白天上課,晚上照顧丈夫和孩子,擠時間備課、批改作業(ye) 。有同事突然生病住院,她主動分憂,擔了兩(liang) 個(ge) 畢業(ye) 班的語文課,忙得像陀螺……

  他們(men) 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甘願做一根蠟燭,燃盡自己最後的生命,照亮千萬(wan) 孩子前進的征途——

  紮根深山30年的盛灣鎮袁坪小學教師劉麗(li) ,先天性左腳殘疾,強忍病痛折磨堅持工作。手術後,她不願耽誤學生,堅決(jue) 放棄住院康複,架著雙拐走上講台。淅川一高教師曹新來,工作中突發心血管疾病,心髒裝了3個(ge) 支架,卻始終放不下剛步入高三的學生,住院18天就返回講台。

  “全縣教育工作走在前列,老師們(men) 的付出讓人感動。再窮不能窮教育,我們(men) 對教育工作重視程度再高都不為(wei) 過、投入再多都不為(wei) 過。”淅川縣委書(shu) 記周大鵬說。

  近年來,淅川縣年均教育投入超過7億(yi) 元,改擴建校舍、多渠道補充教師,義(yi) 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率達到100%。每年拿出真金白銀對教育先進典型進行表彰,讓教師們(men) 經濟上得實惠,政治上受優(you) 待,營造尊師重教、立德樹人的濃厚氛圍。如今,全縣基礎教育水平不斷夯實,高考成績連年刷新紀錄,一本進線人數和增幅均位居河南南陽第一名。

  (本報記者 王勝昔 丁豔 本報通訊員 康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