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項舉措為生育保駕護航
8月16日,國家衛健委等17個(ge) 相關(guan) 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機製、強化住房和稅收等支持措施、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ye) 環境等7個(ge) 方麵,提出了20項具體(ti) 舉(ju) 措為(wei) 生育保駕護航。就社會(hui) 關(guan) 注,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領域專(zhuan) 家。
重點解決(jue) “幼有所托、幼有所育、嬰幼健康”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宋健介紹,2021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優(you) 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要求到2025年,積極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基本建立,服務管理製度基本完備,優(you) 生優(you) 育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加快建設,生育、養(yang) 育、教育成本顯著降低,生育水平適當提高,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yu) 正常,人口結構逐步優(you) 化,人口素質進一步提升。
過去一年來,各地陸續修訂完成地方人口與(yu) 計劃生育條例,取消各類生育限製、出台許多配套支持政策、探索各種生育促進手段。但宋健指出,從(cong) 生育相關(guan) 指標和調查的生育意願來看,效果並不顯著。
人口因素是國家發展決(jue) 策中的重大戰略議題。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口學會(hui) 副會(hui) 長原新看來,《指導意見》是對《決(jue) 定》部署的三孩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的具體(ti) 化和操作化的落地方案,再次強調了各地要堅持一把手親(qin) 自抓、負總責,加強統籌規劃、政策協調和工作落實。
托育服務事關(guan) 嬰幼兒(er) 的健康成長,事關(guan) 千家萬(wan) 戶的幸福,事關(guan) 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文件聚焦‘一少一中一老’,其中有8項措施主要是關(guan) 注孩子的。”原新認為(wei) ,文件提出要增加普惠托育供給,通過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支持和引導,帶動地方政府基建投資和社會(hui) 投資,完善嬰幼兒(er) 照護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並支持用人單位、家庭提供托幼服務。
同時,文件還對降低托育機構的運營成本和提升托育服務質量作出了具體(ti) 安排,如落實社區托育服務稅費優(you) 惠,完善土地、住房、財政、金融、人才等政策,鼓勵地方政府出台優(you) 惠政策,支持社會(hui) 力量設立托育服務事業(ye) 發展基金等。
為(wei) 了提升對嬰幼兒(er) 的醫療服務水平,原新介紹,文件明確通過兒(er) 科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兒(er) 科醫療聯合體(ti) 、基層兒(er) 童保健服務網絡、基層醫療機構兒(er) 童保健門診標準化建設等多種手段,加強0~6歲兒(er) 童的健康管理服務。
提升育齡人群“敢生育、願生育、能生育”信心
在專(zhuan) 家看來,雖然中國依然維持著普婚普育的傳(chuan) 統,但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比例在較晚出生隊列中逐漸增加,婚姻家庭製度麵臨(lin) 著威脅。
對此,宋健指出,不僅(jin) 需要加強“美好愛情、和諧家庭、幸福生活”的宣傳(chuan) 引導,還要從(cong) 家庭的實際需求出發,解決(jue) 各階段的堵點和痛點問題,使青年在安居樂(le) 業(ye) 的環境下,樂(le) 於(yu) 組建家庭、願意生養(yang) 子女。
宋健認為(wei) ,養(yang) 育負擔和職育衝(chong) 突是當前生育的兩(liang) 大阻礙因素。通過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和加強優(you) 質教育資源供給,可減輕父母養(yang) 育子女的後顧之憂;通過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機製、實行靈活的用工方式,可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guan) 係。
如何采取經濟激勵措施呢?宋健認為(wei) ,可以發揮稅收和金融的杠杆作用,減免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費用的個(ge) 人所得稅,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傾(qing) 斜,保障型、租賃型和公租房配置中照顧多子女家庭,努力減輕生育家庭的負擔。
麵對女性生育和就業(ye) 如何平衡的難題,宋健建議,結合生育和工作的實際情況,為(wei) 就業(ye) 者解決(jue) 育兒(er) 困難;維護女性的勞動就業(ye) 合法權益,加強監管,依法依規查處任何形式的就業(ye) 性別歧視、孕產(chan) 婦歧視、哺乳期歧視等行為(wei) 。
作為(wei) 生育休假的三支柱,產(chan) 假(含延長產(chan) 假)、陪產(chan) 假(護理假)、育兒(er) 假為(wei) 保障職工生育養(yang) 育權益、保護生育女職工健康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對此,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政策法規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楊慧介紹,國際社會(hui) 普遍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分擔機製。我國在落實政策過程中,需要做好生育保險基金的“開源”與(yu) “擴流”工作——通過擴大生育保險覆蓋範圍和繳費對象,增加生育保險基金規模,建議參照城鎮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來源與(yu) 繳費比例,確定職工和用人單位分別承擔1:2的生育保險費率;通過擴大生育保險支付範圍,提高對生育休假三支柱的保障功能。
《指導意見》還首次將創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納入了生育支持措施。對此,中國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茜表示,文件明確提出推動用人單位將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guan) 係相關(guan) 措施納入集體(ti) 合同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zhuan) 項集體(ti) 合同條款,用人單位可結合生產(chan) 和工作實際,與(yu) 職工協商采取彈性上下班、居家辦公等方式,為(wei) 職工接送子女上下學、照顧生病子女等提供工作便利,這在國務院的文件中還是首次。
構建“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ang) ”的老年生活保障體(ti) 係
專(zhuan) 家指出,壽命延長、生育減少是人口發展的規律性體(ti) 現和社會(hui) 進步的必然結果,大多數國家都在積極應對“少子老齡化”這一挑戰。
當前,中國麵臨(lin) 總量壓力和結構挑戰的雙重難題,其中結構挑戰更為(wei) 持久嚴(yan) 重。宋健介紹,中國在20世紀末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hui) 。“十四五”期間,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過14%,將實現向老齡社會(hui) 的轉變。雖然老年人口數量取決(jue) 於(yu) 既往的出生隊列,難以改變,但老齡化水平和人口整體(ti) 的年齡結構有可能通過提升生育水平逐步進行改善。
“在此背景下,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需著眼於(yu) 整體(ti) 解決(jue) 人口結構難題,從(cong) 生命全過程、家庭全周期、社會(hui) 全要素視角一體(ti) 化推進。”宋健認為(wei) 。
原新指出,中央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親(qin) 敬老傳(chuan) 統美德,推進老年人養(yang) 老服務、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務支撐、健全社會(hui) 保障製度等統籌發展,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報北京8月16日電 本報記者 金振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