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發布

發布時間:2022-08-17 14:59:00來源: 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8月16日電(記者楊舒)科技部、中央宣傳(chuan) 部和中國科協於(yu) 近日印發《“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多元化科普投入機製基本形成,科普人員數量持續增長,結構不斷優(you) 化,科普設施布局不斷優(you) 化,鼓勵和支持建設具有地域、產(chan) 業(ye) 、學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創建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提高科普基礎設施覆蓋麵。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普事業(ye) 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hui) 參與(yu) 、開放合作的協同工作體(ti) 係。“十三五”期末,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已達到10.56%,科普經費投入穩定增長,2020年,全社會(hui) 科普經費籌集額171.72億(yi) 元,比2015年增長21.6%;科普場館數量穩步增加,全國共有科技館、科學技術類博物館1525個(ge) ,比2015年增加21.2%;以多媒體(ti) 手段尤其是新媒體(ti) 技術為(wei) 支撐的科普傳(chuan) 播更加廣泛。但《規劃》指出,雖取得長足發展,我國科普事業(ye) 仍存在組織體(ti) 係和協調機製不健全、社會(hui) 力量的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科普投入相對較低和基礎設施較為(wei) 薄弱等問題。

  為(wei) 推動科普工作改革創新,持續提升科普能力,《規劃》提出六大方麵重點任務,具體(ti) 包括:強化新時代科普工作價(jia) 值引領功能、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推動科普工作全麵發展、推動科學普及與(yu) 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抓好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和開展科普交流與(yu) 合作。在創新舉(ju) 措上,《規劃》提出,將依托權威專(zhuan) 家隊伍,探索建立科普信息科學性審查機製,整治網絡傳(chuan) 播中以科普名義(yi) 欺騙群眾(zhong) 、擾亂(luan) 社會(hui) 、影響穩定的行為(wei) ,批駁偽(wei) 科學和謠言信息,淨化網絡科普生態;搭建科普創作研究平台,健全科學家與(yu) 創作人員交流機製,建設科幻電影科學顧問庫;探索建立社會(hui) 熱點科普響應機製,研究社會(hui) 熱點科普的主動推送解決(jue) 方案,及時響應社會(hui) 熱點;實施智慧助老行動,提升老年人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有效預防和應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開展麵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科技倫(lun) 理宣傳(chuan) ,推動公眾(zhong) 提升科技倫(lun) 理意識,理性對待科技倫(lun) 理問題;在科普投入上,鼓勵和引導社會(hui) 資金通過建設科普場館、設立科普基金、開展科普活動等多種形式投入科普,形成多元化的社會(hui) 投入機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