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國家監管要來了!寵物盲盒、食品盲盒……擬禁止!
中新網8月17日電 (中新財經 左雨晴) “盲盒誘導食品過度消費”“活體(ti) 寵物盲盒”“無人認領行李箱被當盲盒售賣”……這幾年,萬(wan) 物皆可盲盒的潮流下,盲盒亂(luan) 象也逐漸增多,現在盲盒經營活動規範來了。
16日,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征求《盲盒經營活動規範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擬對盲盒銷售的內(nei) 容、形式、銷售對象等方麵作出規定。
藥品、食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銷售
在盲盒內(nei) 容方麵,意見稿擬規定,藥品、醫療器械、特殊化妝品、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體(ti) 動物、無著快件、食品等在使用條件、存儲(chu) 運輸、檢驗檢疫、監督管理等方麵有嚴(yan) 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銷售。
餐飲品牌搞盲盒促銷不得誘導超量點餐
針對餐飲品牌銷售盲盒引起的食物浪費現象,意見稿特強調,擬規定食品經營者在從(cong) 事食品銷售、餐飲服務過程中使用盲盒商品開展促銷活動的,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有關(guan) 規定。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
今年1月份,中消協就曾發文,點名“肯德基DIMOO聯名款盲盒”容易導致消費者為(wei) 了獲得限量款盲盒而衝(chong) 動消費,並因超量購買(mai) 造成無謂的食品浪費。隨即引發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和討論。
盲盒不得在標價(jia) 之外加價(jia) 出售
在規範盲盒價(jia) 格方麵,意見稿擬規定,盲盒經營者應依據生產(chan) 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合理確定盲盒價(jia) 格。盲盒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明碼標價(jia) ,不得在標價(jia) 之外加價(jia) 出售商品,不得實施不按規定明碼標價(jia) 、哄抬價(jia) 格、價(jia) 格欺詐等違法行為(wei) 。通過盲盒形式銷售的,同一套係商品或者服務的成本差距不應過大。盲盒商品價(jia) 格不應與(yu) 同質同類非盲盒銷售商品價(jia) 格差距過大。
針對二手市場炒作盲盒的亂(luan) 象,意見稿擬規定,鼓勵盲盒經營者建立保底機製,通過設定抽取金額上限和次數上限,引導理性消費。鼓勵盲盒經營者自覺承諾不囤貨、不炒作、不直接進入二級市場,並接受社會(hui) 監督。
盲盒隱藏款抽取概率需對外公示
針對盲盒抽取概率等爭(zheng) 議問題,意見稿提出,盲盒經營者應將商品名稱、商品種類、商品樣式、抽取規則、商品分布、商品投放數量、隱藏款抽取概率、商品價(jia) 值範圍等關(guan) 鍵信息以顯著方式對外公示,保證消費者在購買(mai) 前知曉。
此外,盲盒經營者不得對抽盒規則、抽取概率、銷售狀況、用戶評價(jia) 、商品數量、商品規格、商品質量、服務提供方式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e) 宣傳(chuan) ,欺騙、誤導消費者。盲盒經營者不得通過後台操縱改變抽取結果、隨意調整抽取概率等方式變相誘導消費。不得以折現、回購、換購等方式拒絕或者故意拖延發放盲盒。不得設置空盒。
同時,盲盒經營者不得以盲盒名義(yi) 從(cong) 事或者變相從(cong) 事賭博活動。
不得向8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盲盒
針對未成年人購買(mai) 盲盒的問題,意見稿擬規定,盲盒經營者不得向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應通過銷售現場詢問或者網絡身份識別等方式,確認已取得相關(guan) 監護人的同意。盲盒經營者應以顯著方式提示8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購買(mai) 盲盒應取得相關(guan) 監護人同意。
意見稿同時強調,鼓勵地方有關(guan) 部門出台保護性措施,對小學校園周圍的盲盒銷售模式包括距離、內(nei) 容等進行具體(ti) 規範。
全包形式銷售整套係列盲盒可七日無理由退貨
在飽受詬病的盲盒售後問題上,意見稿擬明確,盲盒經營者通過充分告知提示,並經消費者確認後,以互聯網形式銷售的盲盒商品拆封後可以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但以全包形式銷售整套係列商品,消費者拆封後要求整套退貨的,經營者應依法執行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盲盒經營者不得以默認勾選方式替代消費者確認環節。
盲盒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或者與(yu) 經營者明示不符的,應依法履行退貨、更換、修理等義(yi) 務,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不得以“附贈品”“抽獎品”等借口免除應當承擔的質量保證和售後服務義(yi) 務。盲盒經營者、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等相關(guan) 主體(ti) 應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訴處理機製,公開投訴方式、處理流程、退換貨標準等信息,配合監管部門的監督指導,提高消費爭(zheng) 議解決(jue) 效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