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0後記者在大涼山腹地的駐村故事 後退的發際線是我最好的勳章
涼山日報社派駐薩畢地爾村第一書(shu) 記 王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整理
——————————
經曆了一年的駐村工作後,奮鬥的青春對我而言有了不一樣的意義(yi) ,有驚喜、有感動、有挑戰、有磨煉……
2021年7月,我接到通知,讓我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新橋鎮薩畢地爾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我沒有過多猶豫,就答應了下來。雖然我知道,這裏是最基層的地方,是大涼山的腹地,交通、經濟、文化都相對落後,但是我希望在這片原始與(yu) 炙熱的土地上留下我青春的影子和奮鬥的足跡。
薩畢地爾村平均海拔2100米,轄村民小組6個(ge) ,戶籍人口334戶1466人。記得我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時,看到空蕩蕩的村委會(hui) 辦公室,紅旗孤獨地在風中搖曳,仿佛就是我唯一的陪伴,我眼眶紅了又紅,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走向第一書(shu) 記的房間:髒兮兮、亂(luan) 糟糟。眼淚不爭(zheng) 氣地掉了下來,還好沒有人看見,還好山風很快地把它吹幹了。
334和1466,這串數字與(yu) 我而言,就是責任和擔當。看到這兩(liang) 個(ge) 數據時,我突然感覺肩上的擔子變得那麽(me) 沉重。在父母眼中我一直是個(ge) 長不大的孩子,在朋友眼中,我一直是最幼稚的那個(ge) ,在同事眼中我也是個(ge) 小朋友。而在薩畢地爾村,我是第一書(shu) 記。突如其來的身份轉變,我以為(wei) 我會(hui) 承受不住,無法擔當。其實,正是因為(wei) 這些擔子,讓我成長了太多。
“王書(shu) 記,我看到你那麽(me) 小小的一個(ge) ,就和我兒(er) 子差不多。”這是紅英姐見我第一麵時對我說的第一句話。紅英姐是鎮上的人大主席,也是薩畢地爾的包村領導,無論從(cong) 生活還是工作,紅英姐都像一個(ge) 長輩一樣照顧我,對她,我充滿了敬重和感激。
薩畢地爾的星星總是特別明亮。剛開始駐村時,無數個(ge) 難以入眠的夜晚,我都是在村委會(hui) 那個(ge) 空蕩蕩的院子裏數星星,心中一遍遍地描繪著薩畢地爾的美好藍圖。就這麽(me) 數著,盤算著,一夜一夜地在院子裏睡著,又等著第二天的朝陽把我喚醒。
我走的時候曾給單位領導表態,我無論到哪裏,都要做到“拉得出來打得贏”,我也將這段表態作為(wei) 我駐村的信條。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我漸漸上手:召開村民大會(hu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方針政策;召開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會(hui) ,讓大家建言獻策,一起發展村集體(ti) 經濟;走村入戶,了解村民的家庭成員結構、收支情況、各類訴求;定期做回訪調查,集中處理村民的堵點和難點問題。
8月的一天,我正在辦公室寫(xie) 這一年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規劃,突如其來的敲門聲打斷了我的思路。“王書(shu) 記,拉纖的爸爸不願意打疫苗,我們(men) 咋個(ge) 說都不聽,隻有你去了。”村醫沙馬子鐵氣喘籲籲地跑進辦公室對我說。“走!”我拿上公文包,帶著村醫向勒普拉纖家趕去。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去說服村民打疫苗了,一次次交往的經驗讓我逐漸了解了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和他們(men) 的擔憂。經過溝通,我終於(yu) 說服了這個(ge) 以倔強出名的老頭子。隨著村醫這一針下去,我們(men) 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9月是開學季。“王書(shu) 記,曲比金子和海來爾洗不想去讀書(shu) ,準備出去打工了。”電話裏麵傳(chuan) 來村文書(shu) 白三好著急的聲音。“咋個(ge) 回事?昨天才開了控輟保學動員會(hui) ,今天就要不讀書(shu) 了!等我,我馬上到!”山上“攆”了山下“攆”,把孩子們(men) 全部“攆”進校園,已經成了我的常態化工作。隻有他們(men) 全部進校了,我才安心。村裏麵的孩子平常最喜歡我,也最害怕我,他們(men) 悄悄給我取外號,我也不惱,反而經常請他們(men) 吃點小零食,現在他們(men) 叫我大哥,作為(wei) 大哥,我就有義(yi) 務把他們(men) 帶回校園,學習(xi) 知識和文化。
等我進了門,曲比金子好像知道我要來了一樣,偷偷溜進了臥室。隔著一道門,我沒有講什麽(me) 大道理,隻是講了我的讀書(shu) 經曆。金子好像聽懂了什麽(me) ,在房間裏麵小聲地啜泣著。門開的一瞬間,金子擦了擦小臉,淚痕還是清晰可見。“我錯了,我要去讀書(shu) ,我要好好讀書(shu) ,以後孝敬爸爸媽媽。”說著,金子的眼眶又紅了,我心裏麵的石頭也算是落了地。
“王書(shu) 記,我家殺了豬兒(er) ,快點下來吃飯!”“王書(shu) 記,我給你提兩(liang) 塊臘肉來,你煮來吃,是瘦肉!”“王書(shu) 記,我給你整點蜂蜜上來,安逸得很。”“王書(shu) 記,今天給你整了點洋芋來,你可以燒來吃了。”除了天天找王書(shu) 記“麻煩”的,還有那些溫暖的聲音,常常縈繞在我的耳畔。
最艱難的是10月到12月,麵對州、省乃至國家級的各類檢查,美姑縣幾乎每次都被這些“大獎”命中。迎檢工作中,第一書(shu) 記任務繁重,常常是24小時“車輪戰”,白天入戶,晚上準備材料。就這樣,兩(liang) 個(ge) 月的時光,不知不覺地就過去了,一身的泥濘、大把掉落的頭發以及後退的發際線,是我最好的勳章。老百姓的口碑,更是對我最大的肯定!
美姑去年的冬天很冷,山上又下雪了。可是眼淚滾燙,火爐溫暖。回望駐村的一年時光,我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沒有辜負這片熱土,沒有辜負這裏的老百姓,沒有辜負單位、組織。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接下來,我還有一年的駐村工作時間,趁著還年輕,我將繼續努力,衝(chong) 鋒在前,幫助老百姓一起打造屬於(yu) 薩畢地爾的美好明天,為(wei)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添磚加瓦,奉獻自己的青春,兌(dui) 現自己的承諾,用滾燙的汗水浸潤這片熱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