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與共——新絲路上雕塑何以中國
中新網9月2日電 2022年8月21日,由中國雕塑學會(hui) 、敦煌研究院、天津美術學院、瓜州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麥積山雕塑論壇·2022—瓜州對話”在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召開。此次論壇是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舉(ju) 辦的第四屆麥積山國際雕塑論壇,首次走出麥積山,走進瓜州。
漫漫河西走廊,悠悠千年駝鈴。瓜州,自古以來就是古絲(si) 綢之路西端的交通樞紐和商賈重鎮,榆林窟、東(dong) 千佛洞、長城烽燧等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形成了石窟文化、玄奘文化、邊關(guan) 文化、張芝文化、紅色文化等五大曆史文化體(ti) 係。
地處隴原東(dong) 端的天水麥積山石窟,曆經1600餘(yu) 年風霜,屹立至今。作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其精美的雕塑與(yu) 壁畫承載了亞(ya) 歐文明交融的記憶,更是古代先民智慧與(yu) 藝術的結晶。兩(liang) 地厚重的曆史積澱,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涵,絢麗(li) 的藝術瑰寶,生動見證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與(yu) 交流。
“麥積山雕塑論壇·2022—瓜州對話”秉承其曆屆一貫堅持的“學術、專(zhuan) 業(ye) 、開放”理念,以“雕塑連接過去與(yu) 未來——瓜州對話”為(wei) 主題,下設三個(ge) 分議題,分別為(wei) “古絲(si) 路文明與(yu) 雕塑藝術”、“新絲(si) 路與(yu) 傳(chuan) 統的轉化和再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雕塑和公共藝術的曆史使命和擔當”。
論壇期間,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參觀了瓜州戈壁國際雕塑藝術長廊,共同探討中國雕塑藝術的過去與(yu) 未來——如何通過創新的思維,公共藝術、大地藝術的方式,使古老的絲(si) 綢之路重新煥發生機,把當代人的情感、當代人的精神建構在新絲(si) 路上。
據了解,位於(yu) 瓜州城南20公裏、鎖陽城鎮境內(nei) 瓜州戈壁國際雕塑藝術長廊目前已建成《大地之子》《戈壁方舟》《漢武雄風》《風語者》《無界》五座藝術雕塑。廣袤大地記憶中的絲(si) 路繁華,再一次因雕塑藝術的持續生長而為(wei) 世人矚目。
雕塑藝術正成為(wei) 新的文化景觀,譜寫(xie) 古絲(si) 路新的篇章。戈壁荒灘因此不再“荒蕪”。
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hui) 會(hui) 長曾成鋼認為(wei) ,今天的中國在一個(ge) 國力昌盛、欣欣向榮的發展期,文化的振興(xing) 是精神文明提升的必然需求。中國雕塑要用今天的作品彰顯今天的工程,用當代人的藝術方式續寫(xie) 文化的篇章,為(wei) 後代創造文化,為(wei) 未來積聚精神財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