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管窺飲食文化的特色

發布時間:2022-09-14 10:26:00來源: 光明網

  2021年春節,我在央視做節目,談的是古代飲食文化,主題是中國古人吃什麽(me) 、怎麽(me) 烹飪、如何吃,涉及食料、炊具和食具,正好可以發揮我考古學的特長。我當時說,考古發現的器具,多數都與(yu) 飲食有關(guan) ,但習(xi) 慣上卻並不與(yu) 飲食作關(guan) 聯研究。考古中還出土不少食物和庖廚遺存、與(yu) 飲食有關(guan) 的壁畫和雕塑等藝術品,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資料。

  《至味中國:飲食文化記憶》中不少篇章都以考古資料為(wei) 依托,有食物,也有食具。書(shu) 中附有不少插圖,也都得益於(yu) 考古發現。考古不僅(jin) 讓曆史有形有色,而且還有聲音、有味道。所以,這是一部“有味道”的曆史讀物。

  書(shu) 寫(xie) 飲食文化,不能忽略食料,這關(guan) 係食物的生產(chan) ,涉及物種的傳(chuan) 播。食物生產(chan) 包括獲取食料,還包括烹飪技法的運用、調味原則的創立等。有了食物就有了相關(guan) 的進食規範,飲與(yu) 食的器具隨之完善起來,與(yu) 飲食過程相應的禮儀(yi) 規範也逐漸建立起來。很難說哪一個(ge) 方麵最重要、最關(guan) 鍵,它們(men) 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

  當然,與(yu) 飲食過程相關(guan) 聯的,還有飲食的態度、飲食的觀念,特別是對飲食的認知程度,這也是曆代飲食文化十分注意的問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飲食的發展有其階段性,這種階段性總是與(yu) 科學水平的提升有關(guan) 。例如,同樣都是熟食,陶器時代與(yu) 銅器時代有明顯不同,到了鐵器與(yu) 瓷器並行的年代,人們(men) 得到的食物更是不同。這樣就逐漸改變了人的味覺體(ti) 驗,也隨之改變了人們(men) 對飲食的認識。

  飲食與(yu) 科學相關(guan) ,也與(yu) 藝術相關(guan) 。沒有藝術的觀照,我們(men) 無法想象人類的生活會(hui) 成為(wei) 什麽(me) 樣子,吃什麽(me) ,怎麽(me) 吃,可能不會(hui) 有我們(men) 所能看見的餐桌風景。與(yu) 科學和藝術相關(guan) 的過去都已成為(wei) 曆史,但飲食所創造的文化,卻綿延不絕地展現著新的內(nei) 涵。忘不了的是那些滋味,忘不了的是那些傳(chuan) 統。因此,將飲食稱為(wei) 文明的重要驅動力,是有一定道理的。(王仁湘)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