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發生根本性變化
【歡慶黨(dang) 的二十大·專(zhuan) 家筆談】
作者:朱之文(中國教育學會(hui) 會(hui) 長)
我們(men) 黨(dang) 曆來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yang) ,提出“把青年一代培養(yang) 造就成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全黨(dang) 的共同政治責任”。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基礎教育是這一工作的根基。5年來,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基礎教育事業(ye) 發展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曆史性的,影響是深遠的。
一是黨(dang) 的領導全麵加強。中小學實行黨(dang) 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製,黨(dang) 對中小學、幼兒(er) 園的領導全麵加強,基礎教育領域意識形態陣地得到進一步鞏固。
二是“五育”並舉(ju) 全麵深入推進。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關(guan) 心和推動下,圍繞“五育”並舉(ju) 采取了一係列重大舉(ju) 措。比如,進一步完善黨(dang) 的教育方針,強化勞動教育;針對體(ti) 育、美育、勞動教育分別出台文件,加強薄弱環節;加強科學教育,著力培養(yang) 學生科學素養(yang) 。總體(ti) 上看,已形成一攬子促進“五育”並舉(ju) 的製度安排,“五育”並舉(ju) 已經成為(wei) 各級各類學校的育人實踐。
三是基礎教育全麵普及。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均實現全麵普及,義(yi) 務教育階段輟學這一世界各國都麵臨(lin) 的老大難問題得到根本解決(jue) ,教育普及的政策導向、價(jia) 值導向更加鮮明。
四是教育改革全麵深化。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穩步在29個(ge) 省(區、市)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初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jia) 、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全麵推進教育評價(jia) 改革,著力扭轉片麵強調智育、片麵強調分數、片麵追求升學率的導向。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hui) ,對教材建設作出頂層設計,中小學新課程改革邁出新的步伐。以前所未有力度推進“雙減”,著力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五是辦學條件全麵改善。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持續增加投入,大力加強公辦園和普惠性幼兒(er) 園建設,大力實施義(yi) 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大力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老少邊窮地區農(nong) 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校舍成為(wei) 許多邊遠鄉(xiang) 村最漂亮的建築。
六是特殊群體(ti) 教育全麵保障。“兩(liang) 為(wei) 主”(即以流入地政府為(wei) 主、以公辦學校為(wei) 主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全麵落實,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在校寄宿和生活條件得到有力保障,全國殘疾兒(er) 童少年義(yi) 務教育階段入學率超過95%,基礎教育發展的成果惠及最廣大的群體(ti) 。
七是教師隊伍建設全麵加強。通過實施農(nong) 村教師“特崗計劃”、銀齡講學計劃、大學生支教、對口支援等措施大力補充教師,教師總量不足的矛盾得到基本解決(jue)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依法保障教師工資待遇,義(yi) 務教育教師收入與(yu) 當地公務員收入基本持平,有的還略高於(yu) 公務員,教師職業(ye) 吸引力明顯提升。
這幾個(ge) 方麵的成就,使得我國基礎教育的整體(ti) 局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物質、製度、觀念、氛圍等多個(ge) 層麵,為(wei) 邁向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