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要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作者:遲福林(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總動員、總部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裏程碑意義(yi) 。14億(yi) 多人走向現代化的新征程,在世界曆史上沒有先例,是一個(ge) 偉(wei) 大創造。這就需要把握基本國情,深刻總結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基本經驗和規律,深入研究某些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理論與(yu) 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在前進道路上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形成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強大動力和製度保障。
為(wei) 什麽(me) 要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第一要務。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中抓住發展關(guan) 涉的重大問題,如何形成發展的動力?關(guan) 鍵一招仍要依靠深化改革開放。
改革是為(wei) 了發展。在改革中實現不斷發展,在發展中不斷深化改革。回望過去,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我國是一個(ge) 發展中的大國,仍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我國既具有重大發展潛力,又肩負深化發展的重大任務,正在經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在這個(ge) 時代背景下,抓住戰略機遇、應對風險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關(guan) 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由此,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基本要求,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充分釋放14億(yi) 人潛在的增長動力和發展活力。
當前,我國正處於(yu) 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全麵深化改革又一次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既麵臨(lin) “新兩(liang) 步走”的曆史使命,又麵臨(lin) 內(nei) 外環境變化帶來的新挑戰、新任務。未來10-15年,推進結構轉型為(wei) 目標的結構性改革,邁過高質量發展的“門檻”,與(yu) 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更加緊密融合。例如,我國總體(ti) 進入工業(ye) 化後期,但尚未進入後工業(ye) 化社會(hui) ,與(yu) 工業(ye) 化後期的一般標準尚有差距。比如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看,我國服務業(ye) 占比和工業(ye) 化後期一般標準相比至少還差10個(ge) 百分點以上;從(cong) 消費結構看,我國老百姓的服務型消費和工業(ye) 化後期標準相比至少還差10-20個(ge) 百分點,等等。由追求經濟發展的體(ti) 量與(yu) 速度向追求經濟發展的結構與(yu) 質量的轉型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科技結構、消費結構、城鄉(xiang) 結構、能源結構、貿易結構等轉型升級,這就需要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以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以高水平開放為(wei) 重要動力,以結構轉型贏得發展主動。
以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釋放發展活力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把握國情,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探索形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成功之路,建立充滿活力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依靠市場經濟,推動經濟的高速增長,這是中國的偉(wei) 大實踐,是中國改革實踐作出的重大理論貢獻。
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是我國新時代經濟體(ti) 製改革的目標取向。邁向新征程,報告就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提出12方麵的重大任務。例如,要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要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弘揚企業(ye) 家精神,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報告提出的全麵深化改革的具體(ti) 要求,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性、指導性。
著力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重在推動深層次市場化改革。由此,厚植發展信心、增強發展信心、優(you) 化發展環境。其次,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既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充分激發國內(nei) 市場活力,又要在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重構中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這就需要實現公開市場,建設高標準市場經濟體(ti) 係,優(you) 化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建立科學規範的市場監管體(ti) 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形成發展動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成功把握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曆史機遇,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成功實現從(cong) 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重大轉折,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不僅(jin) 推動了自身的較快發展,而且為(wei) 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獨特的重大貢獻。
當前,麵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複雜變化,麵對多種全球性危機疊加的嚴(yan) 峻挑戰,我國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推動高水平開放,既是擴大內(nei) 需、保持經濟持續增長、推動全球經濟穩定與(yu) 複蘇的重要舉(ju) 措,也是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推進全球經濟再平衡的重大戰略抉擇。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打造高水平、製度型對外開放格局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以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wei) 基本要求,以推動自由貿易進程為(wei) 戰略目標,以服務貿易發展為(wei) 重大任務,以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為(wei) 重要突破,以製度型開放為(wei) 突出特點,以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為(wei) 重要保障。為(wei) 此,要以擴大內(nei) 需為(wei) 導向推進高水平開放。要以開放的主動推動形成釋放14億(yi) 多人口大市場潛力的重要動力,實現內(nei) 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構建更加開放的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其次,以服務貿易為(wei) 重點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這就需要加快推進服務業(ye) 對內(nei) 對外開放進程,強化服務貿易自由便利的製度安排,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第三,以高水平、製度型開放促進製度性變革。
在改革開放中促發展強安全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麵對動蕩變革的新形勢,統籌發展和安全是關(guan) 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選擇。正是40多年來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hui) 長期穩定,發展才具備更堅實的物質基礎、更完善的製度保證。曆史和實踐證明,發展是最大的安全。在改革開放中促發展強安全,成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麵臨(lin) 的重大任務。
如何以開放促發展強安全?首先,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是不要發展。有時候安全很重要,有時候發展很重要。統籌安全的基礎在於(yu) 發展,統籌安全的目的在於(yu) 發展。其次,發展是目標,安全是條件。例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在這方麵探索出新路子,這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基本要求。第三,發展與(yu) 安全相互融合、互為(wei) 條件。發展是目標,沒有發展就難以形成持久可靠的安全保障;安全是前提,沒有安全保障就難以形成良好的發展環境。
尤其是在當前全球麵臨(lin) 發展與(yu) 衝(chong) 突的突出矛盾的特定背景下,更需要在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中促進發展、強化安全。例如,目前,我國相當規模的重要原材料仍然需要進口。要協同推動高水平開放與(yu) 強大國內(nei) 市場建設,在加快構建內(nei) 外對接的市場製度規則體(ti) 係方麵全麵破題,要在高水平開放中補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創新鏈短板,進一步增強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韌性和競爭(zheng) 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再如,優(you) 化內(nei) 外開放布局,在擴大共同利益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安全發展。努力把海南建設成為(wei) 有世界影響力和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使其在區域發展合作中發揮戰略樞紐作用;優(you) 化以東(dong) 盟為(wei) 重點的對外開放布局,務實推進區域全麵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進程,務實推進中歐合作,為(wei) 我國統籌發展和安全贏得更大戰略回旋空間。
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鮮明的旗幟。今天,麵對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曆史重任,我們(men) 要以新的戰略眼光看待改革、開放、轉型,要以新的戰略思維看待改革、發展、安全。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這是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重大課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