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調查:對於未來5年生活狀態 受訪青年首選拚搏進取

發布時間:2022-11-17 10:4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對於(yu) 未來5年生活狀態 受訪青年首選拚搏進取

  近四成受訪青年會(hui) 將二線城市作為(wei) 5年後的定居地

  去哪個(ge) 城市定居?到哪個(ge) 領域就業(ye) ?打算過什麽(me) 樣的生活?對每個(ge) 問題的不同回答,意味著不同的發展方向,也會(hui) 產(chan) 生不同的人生際遇。你覺得自己未來5年的生活會(hui) 是什麽(me) 樣?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進行的“青春之力調查”(3210名青年參與(yu) )顯示,39.6%的受訪青年會(hui) 將二線城市作為(wei) 5年後的定居地。對於(yu) 未來5年的生活狀態,54.2%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是拚搏進取的,46.8%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是獨立自主的。

  近四成受訪青年會(hui) 將二線城市作為(wei) 5年後的定居地

  80後黃澤穎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食物與(yu) 營養(yang) 發展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員,已定居北京。在他看來,北京有著豐(feng) 富的資源,所在的平台也很不錯,是從(cong) 事科研的好地方,“未來肯定會(hui) 一直在北京發展”。

  23歲的王樂(le) 今年從(cong) 北京師範大學畢業(ye) 後,到成都成為(wei) 一名高中教師。對於(yu) 未來定居城市,王樂(le) 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成都。“我從(cong) 小就在四川長大,在這裏生活了20多年,有著很深的感情,對環境、氣候、風土人情都很熟悉。”王樂(le) 覺得,成都作為(wei) 西部地區的大城市,提供的發展機遇很多,發展平台也很廣闊,“現在很多四川的年輕人都會(hui) 選擇在成都找工作,在這裏同樣能有所成長”。

  在重慶理工大學讀大三的孫凱希望畢業(ye) 後能留在重慶,家在四川達州的他覺得重慶的文化與(yu) 家鄉(xiang) 比較相似,不會(hui) 存在不適應的情況,“而且重慶對外來人員比較友好,比如公租房政策,能讓非本地人也擁有安居樂(le) 業(ye) 的機會(hui) ”。

  調查顯示,對於(yu) 5年後定居的城市,39.6%的受訪青年選擇二線城市,30.2%的受訪青年選擇一線城市,20.9%的人選擇三四線城市,9.4%的受訪青年選擇縣城城鎮或農(nong) 村。

  7年前,90後張旺大學畢業(ye) 後選擇回到家鄉(xiang) 陝西榆林,現已結婚生子。在張旺看來,榆林這些年的變化很大,“毛烏(wu) 素沙漠已經得到很好的治理,雨水變多了,氣候變得更濕潤,環境也越來越好”。張旺覺得,選擇定居的城市,除了要考慮發展程度、就業(ye) 機會(hui) 外,幸福感也是一個(ge) 很重要的衡量指標,“對我來說,榆林就是一個(ge) 幸福感很高的城市”。

  對於(yu) 未來5年的生活狀態,受訪青年首選拚搏進取

  “科研的魅力之一就在於(yu) 能去做探路者、先鋒隊,通過對前沿領域的探索,為(wei) 預判未來的發展趨勢提供參考。”對於(yu) 未來,黃澤穎希望能夠繼續紮根科研,除了在職稱上更進一步,也能夠承擔一些國家的重要項目,“最重要的是希望自己能成為(wei) 一個(ge) 不斷輸出思想,能抓住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人”。

  張旺希望未來5年或10年,自己所在的機構能在青少年服務領域紮根,在省內(nei) 、國內(nei) 都有影響力。在這一領域做得時間久了,不少家長親(qin) 切地稱張旺為(wei) “娃娃頭”。“我願意做一輩子的‘娃娃頭’。”張旺說。

  調查顯示,對於(yu) 未來5年的生活狀態,54.2%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會(hui) 是拚搏進取的,46.8%的受訪青年感到會(hui) 是獨立自主的,42.5%的受訪青年覺得是充滿挑戰的。

  其他還有:目標清晰(37.7%)、平淡穩定(34.1%)、隨遇而安(26.1%)、勞碌奔波(18.2%)、隨波逐流(17.5%)、前途迷茫(15.6%)、閑適自得(13.4%)等。

  “5年後,畢業(ye) 不久的我覺得自己應沉下心來,踏實積累,厚積才能薄發。”對於(yu) 未來發展,孫凱有著清晰的職業(ye) 規劃,希望從(cong) 事法院或專(zhuan) 利代理方麵的工作,“這兩(liang) 年會(hui) 在學校考取相關(guan) 方麵的證書(shu) ,畢業(ye) 時才能更有競爭(zheng) 力”。

  剛成為(wei) 一名教師的王樂(le) 希望,隨著教學經驗越來越豐(feng) 富,在處理工作時會(hui) 更得心應手,“我會(hui) 一直成長下去的,我對此信心滿滿”。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誌偉(wei) 實習(xi) 生 張家悅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