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人的世界杯

發布時間:2022-11-18 16:0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可能是入冬的緣故,2022卡塔爾世界杯來得比以往更“矜持”一些:直到開賽前一周,參賽球隊這些主角才陸續集結趕往卡塔爾,全不見以往多隊早早在參賽地籌建“大本營”安心備戰的熱鬧景象——但無論如何,世界杯還是來了。

  今後30天,“足球”“世界杯”將成為(wei) 國內(nei) 社交媒體(ti) 上“躲也躲不開”的熱點話題,中國足球隊的慣性缺席,並不妨礙世界第一運動在神州大地上博取熱愛。

  1966-1978

  中國人“看見”世界杯

  “我第一次聽說有‘世界杯’這個(ge) 事兒(er) ,還是1966年,那年是英格蘭(lan) 世界杯,我當時15歲,在北京業(ye) 餘(yu) 體(ti) 校踢球,正開始對足球感興(xing) 趣,聽一個(ge) 西城體(ti) 校同學說他看了個(ge) 電影,講葡萄牙隊有個(ge) 球星‘黑豹’尤西比奧,帶葡萄牙隊在世界杯戰勝朝鮮隊,我也沒見過世界杯,也不知道世界杯什麽(me) 概念,就覺得是特別神奇的一個(ge) 事兒(er) 。”中國足球名宿張路回憶起自己與(yu) “世界杯”的第一次接觸,直接將時代的指針撥回到1966年,“但是非常遺憾,那年正好趕上‘文革’,我的足球夢基本破滅了。再接觸世界杯就是1970年了,那年我到陝西‘插隊’,在陝西隊當運動員,冬訓時去昆明,當時還沒有海埂基地,叫東(dong) 風體(ti) 育場,我們(men) 住在旁邊一個(ge) 招待所裏。當時是馬克堅指導帶了一部電影到昆明給我們(men) 在小禮堂放了,那部電影是1970年世界杯的官方紀錄片,一個(ge) 英國導演本來要拍英格蘭(lan) 隊衛冕的,結果是貝利帶巴西隊奪冠。這部電影徹底改變了我對足球的理解,後來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至少十幾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可以說,這部電影對我的影響,甚至對中國足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我們(men) 看完這部電影才清楚知道,現代足球應該是這樣踢的。”

  張路說的那部電影,名為(wei) 《世界在他們(men) 腳下》,從(cong) 上屆冠軍(jun) 英格蘭(lan) 隊乘坐大巴到機場登上前往墨西哥的航班,到巴西隊在阿茲(zi) 台克體(ti) 育場舉(ju) 起冠軍(jun) 金杯、觀眾(zhong) 中一位小朋友憧憬4年後去慕尼黑再看世界杯,時長90分鍾,被球迷公認為(wei) 世界杯官方紀錄片的“劃時代作品”,當然,在純粹的足球領域,1970年世界杯也完全無愧於(yu) “劃時代”的標簽。

  國內(nei) 老一輩足球人大多認同張路這個(ge) 觀點: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是真正奠定現代足球基礎的一屆世界杯賽,這屆杯賽的經典之處在於(yu) 搭建出現代足球的框架,如張路所說,以後的一屆一屆,速度更快,對抗更強,戰術套路更豐(feng) 富,或側(ce) 重防守,或側(ce) 重進攻,或側(ce) 重傳(chuan) 控,或側(ce) 重衝(chong) 擊,“但都在足球本身的規律之內(nei) 運行和發展”。所以半個(ge) 世紀之後回望,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交接時新中國承受的苦難壓迫到各行各業(ye) ,國人本該與(yu) 世界杯“更早對接”的時間被推遲了——可以作為(wei) 對比的一個(ge) 有趣的例子是,英國人捧出全球第一份足球比賽規則的1863年,“恰逢”第一次工業(ye) 革命的開端,所以看上去更像是社會(hui) 衍生品的“足球”,其實由始至終在用“世界杯”這種方式記錄著曆史車輪的滾動。

  1966年和1970年,我國專(zhuan) 業(ye) 足球人開始“看見”世界杯,到百廢待興(xing) 的1978年,中央電視台轉播當年阿根廷世界杯,才算是真正推開一扇門,把“世界杯”放在最廣闊的觀眾(zhong) 人群的眼前。

  “從(cong) 那年我們(men) 轉播世界杯以後才知道,哎呦,這就是世界杯啊。那是咱們(men) 國家第一次轉播世界杯的比賽,比賽在阿根廷,後來冠軍(jun) 也是阿根廷,很多人就是從(cong) 那時候起成為(wei) 阿根廷球迷的。”83歲的宋世雄對自己44年前在香港無線台“借”衛星信號第一次解說世界杯的場景記憶猶新:“解說員就我一個(ge) ,沒有信息來源,解說資料都是臨(lin) 時從(cong) 香港買(mai) 報紙整理,一通宵一通宵熬過來,把世界杯帶給了中國觀眾(zhong) 。”

  這一發就不可收:2002年,中國足球隊也衝(chong) 進了世界杯。

  2002

  中國人“衝(chong) 進”世界杯

  幾度衝(chong) 擊“世界杯”未果後,“神奇教練”米盧來到東(dong) 方接手國足,他和最後一批在專(zhuan) 業(ye) 體(ti) 製下磨礪出來的球員最終修成正果 ,讓“2002韓日世界杯”對中國球迷而言不再是遙遠影像,而成為(wei) 真真切切摸得著的“我們(men) 的世界杯”,2002韓日世界杯,國足昂首踏進決(jue) 賽圈,國人迅速展現出“燃燒”世界杯的巨大潛力——2001年年底中國終於(yu) 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按照商務部門的統計,2002年中國GDP首次突破10萬(wan) 億(yi) 元,用“萬(wan) 馬奔騰”“欣欣向榮”形容20年前中國的迅猛發展並不為(wei) 過,而足球在那個(ge) 年代的衝(chong) 鋒陷陣,至今還讓人津津樂(le) 道。

  “我們(men) 第一次打世界杯,能參加(決(jue) 賽圈)就已經是非常大的榮耀了,談不上任何經驗,也談不上有多深刻的體(ti) 會(hui) ,就是開了眼界,本身就是一種榮譽,不光是首發11人,就是出征的23人,都有非常強烈的使命感和榮譽感,這是中國足球曆史性的一刻,去感受就好了。”現任中國U16國家隊主教練、2002世界杯國腳楊晨談起往事語氣裏還是透著興(xing) 奮,但他也不回避在那屆世界杯上留下的一點遺憾:“我們(men) 出征之前就想能進一個(ge) 球,後來我們(men) 打了2個(ge) 立柱,肇俊哲打巴西時候1個(ge) ,我打土耳其時候1個(ge) ,就差一點點,終歸是有遺憾的,如果進了,我們(men) 至少在世界杯上就留下1個(ge) 進球。所以足球就跟人生一樣,會(hui) 有很多意想不到。”

  當時還在德國法蘭(lan) 克福隊效力的楊晨並不是國足陣中唯一一名有海外經曆的球員:範誌毅、孫繼海、馬明宇,都已經習(xi) 慣和“老外”同場競技,楊晨說1998年去法蘭(lan) 克福時,對於(yu) 德甲聯賽就很熟悉,“央視每周轉播德甲和意甲聯賽,所以不陌生”,所謂的“局限”,還是1998年他隻身前往法蘭(lan) 克福時的身份還是“留學生”而非“職業(ye) 球員”——中國足球職業(ye) 聯賽1994年剛剛起步,彼時尚不清楚轉會(hui) 係統如何與(yu) 國際接軌——“包括我自己在內(nei) ,也沒有人一開始就肯定我能留在德國,競爭(zheng) 很激烈,但我最後真的在那裏適應了環境、站穩了腳跟。”

  國足在韓日世界杯打了3場小組賽,楊晨在首戰哥斯達黎加和第三戰土耳其時都是首發,第二場對陣巴西時則坐在替補席上,聊起這段故事,楊晨說這是米盧為(wei) 了讓球隊所有人都能踏上世界杯賽場而作的選擇。

  “不是因為(wei) 巴西隊強,需要減少1個(ge) 前鋒去打反擊,米盧就是想讓更多人享受在世界杯賽場踢球的那種感覺,所以調整相對多一些,可以說我們(men) 那時候不會(hui) 考慮個(ge) 人的事兒(er) 。”楊晨說,“2002年世界杯對我本人也好,對中國足球也好,都具有曆史性的意義(yi) ,我們(men) 享受到了。”

  2002世界杯帶來的精彩故事,遠不止3場小組賽所能涵蓋,而這屆特殊世界杯對中國足球的影響,甚至發酵到了20年後的今天——在這20年間,中國足球乃至整個(ge) 中國,都在繼續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6-2018

  中國人“擁抱”世界杯

  借助上世紀90年代末中文互聯網的第一次創業(ye) 大潮,中國網民的數量在新世紀第五年成功破億(yi) ,撥號上網逐漸被寬帶網絡所取代,門戶網站的競爭(zheng) 進入白熱化,“巨頭們(men) ”不約而同把2006年德國世界杯當作主戰場,試圖消解中國球迷對世界杯驚鴻一瞥後無處安放的複雜情緒——“讓球迷到現場去”,就是最有力的營銷策略。

  胡慶偉(wei) 就是幸運球迷之一,2006年,他通過網絡抽中了2006年德國世界杯1/4決(jue) 賽球票,“第一次出國,當時網上訂酒店、機票不方便,隻能通過朋友找當地華人幫忙。”

  計劃趕不上變化,世界杯期間酒店緊俏且價(jia) 格高昂,因此,見證“桑巴軍(jun) 團”被“高盧雄雞”淘汰後,他在法蘭(lan) 克福中央車站的大理石地磚上熬了一夜,身旁滿是巴西球迷和法國球迷,他們(men) 悲喜不同,均濕了球衣,說不清是啤酒還是淚水。

  從(cong) 1990年至2002年,胡慶偉(wei) 的世界杯記憶完成了“21寸彩電到液晶電視”的更迭,而在德國感受過鮮活的足球情緒後,“到現場看球”成為(wei) 他自己和世界杯的“約定”。

  科技的發展讓“約定”成為(wei) 可能,光纖網絡逐步取代傳(chuan) 統銅纜進入千家萬(wan) 戶,中國的網速漸從(cong) “綠皮火車”階段步入“高鐵”時代。2010年南非世界杯,胡慶偉(wei) “明顯感覺到網絡購票變得友好”,他在官方購票渠道買(mai) 了球票,通過境外旅遊網站預定了全程酒店和南非境內(nei) 機票,還體(ti) 驗了租車自駕南非的愜意。而到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這套流程甚至在一部手機上就能完成,那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數據稱:“我國網民手機上網使用率達83.4%,首次超越傳(chuan) 統PC(電腦)使用率。”

  “2006年世界杯,訂票、訂酒店等單項服務較多,到2010年,觀賽和旅遊打包的一站式服務明顯更受球迷青睞。”更嗨國際旅行社創始人朱瑞龍記得,2002年世界杯打開中國球迷出境觀賽大門,此後,每屆世界杯觀賽參團人數都在增加,以企業(ye) 自身數據為(wei) 例,“2006年不到200人,2010年為(wei) 531人,2014年約1200人,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達到峰值,8000多人。”

  越來越多中國球迷的出現讓胡慶偉(wei) 不再“小眾(zhong) ”,他記得,德國世界杯期間,他總被外國球迷問:“中國隊沒來,你為(wei) 什麽(me) 來?”他回應道:“我來了中國就來了!”僅(jin) 過4年,出現在現場的中國元素可以回答一切疑問。

  場內(nei) 廣告牌上“中國英利”4個(ge) 漢字揭開了中國企業(ye) 讚助世界杯的序幕。當世界杯80年曆史中首次出現中國品牌的身影,人們(men) 才意識到,響徹南非世界杯的“嗚嗚祖拉”也來自中國小鎮義(yi) 烏(wu) 。胡慶偉(wei) 發現,“當更多中國元素出現在世界杯,‘為(wei) 什麽(me) 來?’這樣的問題自然消失不見。”

  2014巴西世界杯,“中國製造”的標誌更拓展至比賽用球、安檢設備、吉祥物犰狳“福來哥”等領域。到2018年,無論是遊客數量還是讚助品牌,中國元素在俄羅斯世界杯達到頂峰,前往俄羅斯觀賽的中國遊客超10萬(wan) 人,多達7家中國企業(ye) 躋身官方讚助體(ti) 係,《福布斯》專(zhuan) 欄作家馬克·特納形容:“在長達一個(ge) 月的世界杯期間,遊客們(men) 可能會(hui) 恍惚覺得自己仿佛置身於(yu) 廣州恒大淘寶隊的中超賽場。”

  蔣嘯和5名同學的出現更加強化了這種印象。

  2018年6月14日,東(dong) 道主俄羅斯隊與(yu) 沙特阿拉伯隊的世界杯揭幕戰,6位來自中國西南大山深處的孩子護送著國際足聯會(hui) 旗率先入場,“中國”在韓日世界杯之後,再次站到了世界杯球場中央。

  “感覺很不真實。”從(cong) 小踢球的蔣嘯從(cong) 未感受過數萬(wan) 人山呼海嘯的歡呼聲,隨著聲浪騰起的是他心裏的感歎:“足球真是世界第一運動。”他把在世界杯的經曆和球場邊撿拾的一棵草一起帶回家鄉(xiang) ,位於(yu) 貴州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丹寨縣,6位小旗手的經曆影響了更多同鄉(xiang) 開始關(guan) 注、參與(yu) 足球,“縣裏幾乎每個(ge) 學校都建了球場,我們(men) 學校的球場還加了護欄。”

  蔣嘯並不清楚,得益於(yu) 國際足聯青年計劃和讚助商的支持,全球像他一樣幸運的孩子約有超過3800名,但他和同學代表的“中國護旗手”,是世界杯近90年曆史裏首次出現,“也許我們(men) 可以讓世界足球不要忘記,還有中國。”

  2022

  中國人“傳(chuan) 播”世界杯

  “這屆世界杯,球票價(jia) 格比上一屆便宜,但機票、酒店等出行成本貴了近兩(liang) 倍。”朱瑞龍表示,對疫情的擔憂加上成本高昂,讓準備到現場觀賽的中國球迷數量有所減少,但在多哈街頭依然有不少中國球迷,他們(men) 中的很多人舉(ju) 著自拍杆對著鏡頭滔滔不絕,“和往年專(zhuan) 注於(yu) 自己看球、旅遊的客戶相比,今年新增的客戶很多都有生產(chan) 新媒體(ti) 內(nei) 容的訴求。”

  除了五星紅旗、球衣、球鞋等必備物資,前往多哈前,胡慶偉(wei) 專(zhuan) 門準備了T恤和自拍杆,“這是第一次在北半球冬天舉(ju) 辦的世界杯,當地氣溫近30攝氏度,相當於(yu) 我今年要過兩(liang) 次夏天。”他說,在自己現場體(ti) 驗的第五次世界杯上,他願意站到鏡頭前,以一個(ge) 普通球迷的視角記錄這屆世界杯,“這次很多球迷不能來多哈,我希望找到他們(men) 關(guan) 心的話題,用他們(men) 熟悉的語言,展現現場氣氛。”

  胡慶偉(wei) 首次去世界杯的2006年,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中,首次公布我國手機上網人數為(wei) 300萬(wan) ,僅(jin) 過了4屆世界杯,這個(ge) 數字已經增加了近350倍: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wei) 10.51億(yi) ,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6%,其中,短視頻的用戶規模達9.62億(yi) 。

  目前,抖音、快手、小紅書(shu) 、B站等內(nei) 容平台不僅(jin) 成為(wei) 人們(men) 獲取信息的重要載體(ti) ,且嚐試向涵蓋社交、文化傳(chuan) 播、商業(ye) 化等多功能和多身份轉換。

  “從(cong) 銷售情況來講,To B端的訂單在賽前基本已經結束,To C端我們(men) 會(hui) 和主流短視頻平台合作,用自己的賬號或請達人助陣進行帶貨直播。”第三次和FIFA(國際足聯)合作,杭州孚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孚德”)再度成為(wei) 世界杯官方特許授權商,相比上一屆的全球官方特許授權商身份,疫情之下,孚德2022年簽下的世界杯IP授權更聚焦於(yu) 大中華區,該公司CEO 郭誌浩表示,相較往屆,短視頻、直播的入局將會(hui) 給這屆世界杯衍生產(chan) 品營銷帶來巨大變化,“現在麵臨(lin) 的機遇和挑戰正是從(cong) ‘中國製造’轉向‘中國營造’,除銷售之外,我們(men) 還要進一步推廣世界杯IP。”

  世界杯的影響力在丹寨已經燃起“星星之火”。當蔣嘯走出大山,成為(wei) 山東(dong) 建築大學的一名大學生,同樣來自丹寨的金粲璨也將迎來自己踏上世界杯賽場的機會(hui) :12歲的他已通過小旗手選拔,或將在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決(jue) 賽賽場亮相。得知這一消息後,蔣嘯表示,“很想告訴粲璨,希望他把握機會(hui) ,因為(wei) 這將是他一生最難忘的一次經曆。”

  世界杯來了,和在任何地方一樣,也在中國生了根發了芽——這好像不是足球,但這的確就是足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劍 梁璿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