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發布時間:2022-12-02 15:41: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劉迪(哈爾濱理工大學黨(dang) 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長,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是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高度凝練、科學概括提出的“六個(ge) 堅持”之一。堅持人民至上,既是馬克思主義(yi) 唯物史觀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積累的寶貴曆史經驗之一,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的最大底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堅持人民至上,就要堅定人民幸福是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wei) 人民造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黨(dang) ,也是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的黨(dang)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wei) 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xi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wei) 首要追求,把滿足人民需求作為(wei) 首要目的,把維護人民利益作為(wei) 首要任務。人民群眾(zhong) 在哪些方麵感到不幸福、不快樂(le) 、不滿意,我們(men) 就要在哪些方麵下功夫,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排憂解難。堅定人民幸福是根,就要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就要時刻心係百姓安危冷暖,著力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就業(ye) 、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yang) 老、食品安全、社會(hui) 治安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努力讓群眾(zhong) 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堅持人民至上,就要堅持人民滿意是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黨(dang) 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隻能由人民來評判。人民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工作的最高裁決(jue) 者和最終評判者。”堅持人民至上,要把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xing) 不高興(xing) 、答應不答應、讚成不讚成作為(wei) 衡量黨(dang) 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以造福人民為(wei) 最大政績。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men) 奮鬥所爭(zheng) 取的一切,都同他們(men) 的利益有關(guan) 。”人民是否滿意,取決(jue) 於(yu) 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體(ti) 現、維護和發展。堅持人民至上,就要堅持立足人民利益,堅持把人民滿意作為(wei) 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充分肯定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舉(ju) 世矚目成就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們(men) 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麵臨(lin) 不少困難和問題。”“城鄉(xiang) 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群眾(zhong) 在就業(ye) 、教育、醫療、托育、養(yang) 老、住房等方麵麵臨(lin) 不少難題;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一些黨(dang) 員、幹部缺乏擔當精神,鬥爭(zheng) 本領不強,實幹精神不足,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現象仍較突出;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任務依然艱巨;等等。”這些矛盾和難題能否得到有效破解,關(guan) 係到人民是否真正滿意。為(wei) 此,要始終堅持把人民的滿意程度作為(wei) 推進各項工作的“定盤星”,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堅持人民至上,就要確保人民共享是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改革發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既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必然要求。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要求我們(men) 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分配製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製度。我們(men) 要堅持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製度體(ti) 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hui) 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製度,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zhong) 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財產(chan) 性收入。加大稅收、社會(hui) 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完善個(ge) 人所得稅製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製,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和個(ge) 人積極參與(yu) 公益慈善事業(ye) 。

  堅持人民至上,就要尊重人民動力是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決(jue) 定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人民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的最大底氣,隻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zhong) 誌成城的磅礴之力。必須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堅持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踐行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勵人民群眾(zhong)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內(nei) 生動力,對人民群眾(zhong) 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關(guan) 重要。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充分發揮億(yi) 萬(wan) 人民的創造偉(wei) 力,極大鼓舞全黨(dang) 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信心和力量。隻有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才能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嚴(yan) 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以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斷推向前進。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