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兔”點睛
畫“兔”點睛
——漫談《十二生肖圖冊(ce) ·兔》
鄭學富
晚清著名海派畫家任預繪製的《十二生肖圖冊(ce) 》,每開描繪一個(ge) 生肖形象,與(yu) 人物、山水、花鳥畫相融合,組成了不同的生肖故事。畫麵多采用獨特的對角線式構圖分割空間,草木岩石、大地長空,恰得其妙。其中的《兔》為(wei) 紙本設色,縱32厘米,橫38厘米。畫麵主體(ti) 部分是3隻可愛的小白兔,造型準確,描繪細膩,運用中國傳(chuan) 統的暈染技法,將白兔的形體(ti) 神態表現得生動形象、活靈活現。尤其是兔子的眼睛描繪得恰到好處,將兔子的神情刻畫得細致入微、出神入化,起到了畫“兔”點睛的作用。右上角一輪明月高懸天際,有月中玉兔之寓意;左下角一叢(cong) 竹葉青翠欲滴,豐(feng) 富了畫麵的色調層次,為(wei) 畫麵增添了清新的活力。構圖上下呼應、對稱協調,整個(ge) 畫麵簡潔明快,沒有題款,右下角鈐“立凡”朱文方印。
兔在十二生肖中給人的印象是溫順善良、惹人喜愛。兔子之所以能入選十二生肖,且排名第四,民間有“牛兔賽跑”的傳(chuan) 說。而學者認為(wei) ,這與(yu) 古人對兔子的文化認知有關(guan) ,究其原因大概有這樣幾個(ge) 方麵:
其一,兔子是古代最重要的祭品之一。古人極重視祭祀,作為(wei) 祭品的犧牲並非隨意擺設,而是有一定的含義(yi) 和說法。祭品通常以人們(men) 飼養(yang) 的馬、牛、羊、雞、犬、豕六畜為(wei) 主。馬在古代主要用於(yu) 軍(jun) 事作戰,代表一個(ge) 國家的軍(jun) 事實力,非常珍貴,所以一般不能輕易宰殺。而兔子數量多,古人行饗射之禮也常射兔首;兔子又因其奔跑快,常被古人以兔喻馬,如赤兔、白兔、飛兔等,都成為(wei) 駿馬的別稱。所以時有並非六畜之一的兔子代替馬被列入祭品中。
其二,兔子是星宿的名稱。八大行星之一的水星古代又叫辰星,別名兔星。在河南南陽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就有兔星的形象。兔星的出現,不僅(jin) 說明兔子在傳(chuan) 統文化中的深厚內(nei) 涵,還是月兔產(chan) 生的源頭之一。玉兔常被比喻成月亮。古人還稱月亮為(wei) “兔華”“兔輝”“兔宮”等。商代文物中已有了玉兔形象。屈原的《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顧菟,即月兔。人們(men) 演繹出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的傳(chuan) 說,給月亮增添了美麗(li) 而神秘的色彩,使玉兔與(yu) 月亮緊緊聯係起來。李白《把酒問月》有“白兔搗藥秋複春,嫦娥孤棲與(yu) 誰鄰”的詩句。
其三,兔子能順利進入十二生肖,也與(yu) 其分布的地域有關(guan) 。我國的黃河流域和大西北草原是兔子出沒的主要區域,而十二生肖文化則起源於(yu) 黃河流域。盡管嶺南一帶兔子十分罕見,但嶺南的十二生肖是從(cong) 中原傳(chuan) 過去的,兔子依然位列其中。有趣的是,越南的十二生肖也是從(cong) 中國傳(chuan) 入的,不過那裏用貓代替了兔子的位置,有學者說是翻譯有誤導致。
其四,兔為(wei) 瑞獸(shou) 。古人認為(wei) ,白兔為(wei) 瑞,黑兔為(wei) 祥。《新唐書(shu) 》有“赤兔為(wei) 上瑞”的記載。據此可見兔子自古被視為(wei) 祥瑞的象征,有“玉兔拜福”之說。兔與(yu) “途”諧音,故有前途(兔)似錦、大展宏圖(兔)等吉祥寓意。兔子在月宮中搗製長生不老藥,被視為(wei) 長壽的象征。兔子在民俗中是夫妻團聚、家庭幸福的代表,因兔子生育繁殖能力強,被喻為(wei) 多子多孫、人丁興(xing) 旺。
其五,兔子是聰明的象征。成語“狡兔三窟”就是比喻兔子的聰明,善於(yu) 保護自己。“動若脫兔”是說兔子機靈敏捷。自古以來,民間故事中的兔子常是機智的角色。
畫家任預,字立凡,號瀟瀟庵主人,蕭山人。與(yu) 其父任熊、叔父任薰、族兄任頤並列為(wei) “海上四任”。任預能在畫壇立足,最初幾乎靠的都是天賦。雖然沒有得到英年早逝的父親(qin) 任熊的指點,但是在叔父任薰和族兄任伯年的影響下,隨著畫風不斷成熟,他也在不斷地博容廣采、創新求變,進而自成一家。任預技法全麵,山水、花鳥、人物等諸多門類的創作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尤以山水最為(wei) 出色,風格接近文人畫派,仿古中有創新。他在創作中常有一些神來之筆,讓人覺得饒有情趣,清秀明淨,古樸典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