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山東多彩非遺民俗“花式”鬧元宵
中新網濟南2月5日電(趙曉 孫婷婷)包元宵、猜燈謎、踩高蹺、劃旱船……連日來,山東(dong) 多地輪番上演豐(feng) 富多彩的非遺展演和民俗文化活動,歡慶元宵佳節。
2月5日,山東(dong) 聊城臨(lin) 清運河文化廣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立足於(yu) 豐(feng) 富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臨(lin) 清市“趕黃河大集賞民俗文化”元宵節社火展演活動舉(ju) 辦,臨(lin) 清駕鼓“運河鼓韻”拉開社火表演的序幕,山東(dong) 快書(shu) “賣元宵”、臨(lin) 清時調“誇臨(lin) 清”、木板大鼓“悠悠魚水情”等節目輪番上演,讓民眾(zhong) 真切感受到元宵佳節的喜慶氛圍。
運河文化廣場東(dong) 側(ce) 的非遺產(chan) 品展區,臨(lin) 清剪紙、桑黃、麵塑、刻瓷、蛋雕、三和蠟印布、大漢青銅、金銀細工等非遺產(chan) 品在展示台上陳列鋪開,彰顯傳(chuan) 統手藝人的工匠精神,增添濃濃年味。
“你不趕,我不走,你來趕,我倒退,扭一扭,樂(le) 一樂(le) ,歡歡喜喜鬧元宵。”傳(chuan) 統民俗表演“扮玩”近日在山東(dong) 省淄博市桓台縣果裏鎮閆家村和樓裏村亮相,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趕毛驢、挑花燈等多個(ge) 極具特色的民間遊藝,讓這裏的年味愈發濃鬱。
據當地民眾(zhong) 介紹,“扮玩”是元宵節傳(chuan) 統的民俗表演活動,曆史悠久,表演形式多種多樣,非常具有鄉(xiang) 土氣息。桓台人把元宵節“扮玩”稱之為(wei) “鬧元宵”,一個(ge) “鬧”字把元宵節的熱鬧場麵體(ti) 現得淋漓盡致。
在菏澤成武縣,當地民眾(zhong) 歡度元宵佳節曆來有觀花燈、猜燈謎、走擔經、跳秧歌、放煙花等傳(chuan) 統,近幾年為(wei) 保護生態環境,煙花爆竹不再放,遊船觀燈景,體(ti) 驗“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的月光水城成為(wei) 當地人歡度元宵佳節的新選擇。
成武縣通過人居環境治理、生態恢複,將萬(wan) 畝(mu) 碧波蕩漾的文亭湖打造成宜居宜商宜遊的聖地。沿湖樓宇霓虹閃爍,湖中遊船張燈結彩,逛完燈會(hui) 很多人會(hui) 選擇坐船觀賞湖光夜景,在郜城水街體(ti) 驗江南水鄉(xiang) 元宵佳節的韻味。“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相約成武元宵節,人“醉”黃昏後的人們(men) 更知“元宵”真滋味。
在泰安市泰山區邱家店鎮王林坡村的幸福食堂,眾(zhong) 多誌願者帶領村裏的庫區移民一起包元宵,慶祝元宵佳節。
作為(wei) 水庫移民的分散安置移民村,王林坡村現有移民48人,在20世紀60年代由黃前水庫搬遷而來。“我從(cong) 黃前鎮搬來50多年,見證了村裏的條件變得越來越好,環境也越來越美麗(li) 。我推開家門就是公園,可以說是住在景區裏,心情特別舒暢。”吃著誌願者送去的熱乎乎的元宵,今年68歲的庫區移民李元功說。
“節日焰火”“盲人摸象”打一成語、“一加一”打一字……在李元功家不遠處的聚心涼亭,庫區移民還參與(yu) 了一場猜燈謎比賽,並將猜中的燈謎取下,到幸福食堂兌(dui) 換元宵,歡歡喜喜迎元宵。
走進孔子故裏山東(dong) 曲阜,“非遺進景區”活動正在火熱開展中,各大景區年味濃鬱。“三孔景區”精心策劃“孔府過大年,聚福中國年”係列文化活動,紅彤彤的絹花、毛茸茸的布老虎、惟妙惟肖的麵塑等眾(zhong) 多非遺項目和產(chan) 品吸引遊客駐足觀賞。
“今年是兔年,我從(cong) 去年下半年就開始著手製作布偶兔子,傳(chuan) 統手工藝非常受遊客歡迎。”在“孔府雅集”布老虎攤位上,布老虎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牛成路介紹說,每天平均售出300隻布偶兔子,即使產(chan) 量跟不上銷量,他也堅持純手工製作。“看到非遺產(chan) 品和工藝受到民眾(zhong) 歡迎,這比賺錢都高興(xing) 。”
元宵節期間,山東(dong) 各地通過舉(ju) 辦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讓民眾(zhong) 歡喜過元宵的同時,也切身感受到了傳(chuan) 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