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長沙:“我們的節日·元宵”主題活動紛紛舉行

發布時間:2023-02-06 16:45: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2月4日、5日,在集傳(chuan) 統與(yu) 新潮於(yu) 一體(ti) 的文化新地標開福區潮宗街,舉(ju) 行了“愛在長沙 共享美好”2023年長沙市“我們(men) 的節日·元宵”主題活動,與(yu) 市民朋友共度佳節。

  2月4日下午,潮宗街格外熱鬧,到處張燈結彩,高高掛起的紅燈籠點綴出濃濃年味;“以文明促發展(打一首都)”、“垃圾首先要分類(打一流行歌手)”等文明燈謎,兼具娛樂(le) 性、知識性,展現出傳(chuan) 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國際友人、道德模範、好人代表、市民代表共同參與(yu) ,以文化為(wei) 紐帶,搭建起中外友好交流的友誼橋梁。在“元宵製作體(ti) 驗區”,大家跟著湖南老字號九如齋的師傅,一起磨糯米,包湯圓,體(ti) 驗最地道的長沙湯圓做法;在“花燈製作體(ti) 驗區”,手工藝人手把手教外國友人製作花燈,傳(chuan) 承元宵習(xi) 俗;在“漢服體(ti) 驗區”,古樸華麗(li) 的漢服與(yu) 潮宗街的古色古香渾然一體(ti) ;雨花區明德洞井中學帶來的省級非遺洞井龍舞表演,蜿蜒騰挪,氣勢如虹。

  “除了鬧元宵,還有非遺展,超爽。”市民劉先生說。在活動主會(hui) 場附近,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吸引了眾(zhong) 多市民駐足觀看。影像展精選了拍攝自長沙、廣州、武漢、泉州、蘇州、青島等地,紀錄了當地代表性非遺項目的60餘(yu) 幅圖片,生動地展示了當下全國非遺活態傳(chuan) 承、生機勃勃的狀態。一幅幅照片打開了一扇扇窗口,讓更多非遺被看見、被激活、被傳(chuan) 承,讓非遺“煥新”。

  據策展人黃啟晴介紹,照片均由長沙晚報等主流媒體(ti) 專(zhuan) 注非遺多年的攝影記者拍攝,構圖精美、現場感強,無論是作為(wei) 攝影藝術,還是作為(wei) 非遺文獻,都具有不小的價(jia) 值。攝影師的足跡從(cong) 南到北、從(cong) 東(dong) 到西,將祖國大好河山孕育下的非遺瑰寶盡收於(yu) 鏡頭下,對全國各地代表性非遺技藝進行了集中展示。從(cong) 中可以看到青島嶗山剪紙的“妙筆生花”,也能見證廣東(dong) 詠春拳的颯爽英姿。本土觀眾(zhong) 熟悉的火宮殿小吃、湘繡與(yu) 銅官窯陶瓷也躍然“照”上。觀眾(zhong) 從(cong) 影像中感受湘繡的秀美、銅官窯陶藝的栩栩如生、熱氣騰騰的臭豆腐中孕育的匠心。

  本次活動還吸引了外國友人的參與(yu) 。據悉,他們(men) 是來自俄羅斯、法國、剛果布、肯尼亞(ya) 、布隆迪、盧旺達、馬來西亞(ya) 、印度尼西亞(ya) 、阿曼蘇丹國等國家的在長留學生。經過在長沙的學習(xi) 、生活,他們(men) 不僅(jin) 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更是愛上了中國深厚的傳(chuan) 統文化。

  “元宵節吃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外國朋友BOUKETE GRACE認真傾(qing) 聽完九如齋師傅的介紹後,便迫不及待地體(ti) 驗製作過程。在師傅的指導下,成功做出人生中的第一顆湯圓,並將自己製作的湯圓分享給現場朋友品嚐,送去節日祝福。據了解,BOUKETE GRACE來自剛果共和國,是湖南師範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博士生。

  大家紛紛表示,本次活動他們(men) 體(ti) 驗到了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溫馨包容。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類似活動,讓他們(men) 能夠進一步加深對中國文化和長沙民俗的了解。

  據了解,長沙市九個(ge) 區縣(市)舉(ju) 辦了多場形式多樣的元宵活動,湘江新區蓮花鎮的蓮花龍洞詩會(hui) ,天心區火宮殿的元宵喜樂(le) 會(hui) ,雨花區非遺館的非遺傳(chuan) 承活動,望城區高塘嶺街道的元宵活動,長沙縣田漢文化園的迎新春燈會(hui) ……全城聯動,將傳(chuan) 統文化、文明風尚與(yu) 節日氛圍有機融合,在喜慶祥和的氛圍中弘揚傳(chuan) 統文化,勁吹文明新風。(陳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