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良田,大國糧倉根基穩
稻田集中連片統一種植,全程機械化作業(ye) ;明渠灌水變地下管網,泥濘的田間路變成硬化路;秸稈還田、鴨稻共生等農(nong) 業(ye) 技術集成應用……說起這幾年地裏的變化,吉林省榆樹市保壽鎮民悅農(nong) 機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徐禹慶難掩欣喜:“糧食產(chan) 量增,質量好,增收妥妥的。”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yi) 畝(mu) 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
耕地質量關(guan) 係國家“飯碗”。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從(cong) 嶺南大地到江南水鄉(xiang) ,從(cong) 中原糧倉(cang) 到東(dong) 北黑土地,各地區各部門加強政策供給,加大財政投入,通過土地整治建設,不斷提升耕地質量,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實現量和質“雙提升”。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田建設管理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到2022年底,全國建成10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占我國19.18億(yi) 畝(mu) 耕地的一半以上,穩定保障1萬(wan) 億(yi) 斤以上糧食產(chan) 能。今年將繼續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新建4500萬(wan) 畝(mu) 、改造提升3500萬(wan) 畝(mu) ,為(wei)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增投入,強機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穩步推進
“麥苗長勢不錯,後期加強田管,再迎一個(ge) 豐(feng) 收年!”山東(dong) 省肥城市老城街道大石關(guan) 村種糧大戶袁忠說,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讓巴掌田變成整片田,田邊修了溝渠,不僅(jin) 取水方便,泄洪排澇也順暢。如今各類農(nong) 機輕鬆下田,種糧輕省多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種地積極性越來越高。
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以高標準農(nong) 田為(wei) 重點的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
加強資金保障。2022年共安排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中央補助資金1096億(yi) 元,較上年增長8.7%。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田建設管理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按照國務院批複的規劃要求,要推動全國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畝(mu) 均投資逐步達到3000元左右,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配套,實現集水、土、氣、生態條件於(yu) 一體(ti) 的係統工程,提高農(nong) 田可持續利用水平和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確保糧食產(chan) 得出、供得上、供得優(you) 。
完善體(ti) 製機製。目前,在全國範圍構建起統一規劃布局、建設標準、組織實施、驗收考核、上圖入庫的“五統一”農(nong) 田建設管理新格局。各地充分發揮農(nong) 民主體(ti) 作用,抓好新建項目全程質量管理,加強工程建後管護,確保建成一畝(mu) 、管好一畝(mu) 。
按照《全國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從(cong) 2023年起,啟動已建高標準農(nong) 田改造提升,全國每年平均將改造提升3500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解決(jue) 已建高標準農(nong) 田設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工程建設標準低等問題,進一步提高農(nong) 田基礎設施和耕地地力水平。
良田配良技,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
春光融融,江西省於(yu) 都縣沙心鄉(xiang) 沙新村種糧大戶鄧海雲(yun) 開著“鐵牛”在田裏忙個(ge) 不停。
“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農(nong) 田一改造,豐(feng) 收更有底氣。去年種的富硒水稻平均畝(mu) 產(chan) 過千斤。趁著好天氣多翻些地,今年把種植規模再擴大點。”鄧海雲(yun) 說。
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大大改善了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條件,提高了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實踐表明,建成的高標準農(nong) 田水利設施基本配套,對確保重災區少減產(chan) 、輕災區保穩產(chan) 、無災區多增產(chan) 發揮了重要支撐保障作用,“望天收”正向旱澇保收轉變。基礎設施改善促進農(nong) 業(ye) 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肥、藥利用效率顯著提升。數據顯示,高標準農(nong) 田通常可節水24%至30%,節電、節肥分別超過30%、13%。
據介紹,在2022年建成10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2030年規劃建成12億(yi) 畝(mu) 的基礎上,加快把15.46億(yi) 畝(mu) 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同步改造提升超過使用期限的已建高標準農(nong) 田設施,將穩定保障1.6萬(wan) 億(yi) 斤以上糧食產(chan) 能。
良田配良技,田管更高效。
在河南省商水縣的高標準農(nong) 田高效節水灌溉示範區裏,除了常見的成片連方、溝渠相連,這裏還配套了統一聯網的智能灌溉、水肥一體(ti) 化、病蟲害監測等科技設施,在智能中樞的協調指揮下,各種設施既能獨立運作,又能協同配合,高科技讓田間管理更加高效。
植入現代元素,促進增產(chan) 增效。從(cong) 各地實踐看,與(yu)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前相比,各地農(nong) 民增加了土地流轉收入、降低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成本,畝(mu) 均可節本增效500元。
如今在各地的高標準農(nong) 田裏,美麗(li) 畫卷正徐徐鋪展。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全程實行動態監測監管,落實統一上圖入庫管理要求,形成全國農(nong) 田建設“一張圖”,進一步提升管理科學化精準化水平。
堅持數量和質量並重、建設和管理並重,統籌協調產(chan) 能提升和綠色發展,促進高標準農(nong) 田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讓我們(men) 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