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孟豔:中小學美育現代化需要創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6日電(實習(xi) 生顧靚楠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藝)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二中學藝體(ti) 中心主任孟豔在兩(liang) 會(hui) 提案中指出,當前中小學美育教學與(yu) 教材的形式和內(nei) 容都還比較傳(chuan) 統,運用現代化手段創新美育教學不夠,不能滿足新時代學校美育改革發展的需求。她建議積極創新美育教育,通過創意創新+技術賦能提升中小學美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ti) 係。”
孟豔表示,近年來中小學美育工作在政策體(ti) 係、育人導向、教學成效、條件保障等各方麵都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各地各校對美育存在認知差異,不少學校對美育“提升審美素養(yang) 、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作用認識不夠。
“很多地方對美育工作的實效,簡單理解為(wei) 對美術課,音樂(le) 課教學成果和舞蹈團、合唱團、鼓號隊、樂(le) 團等課外興(xing) 趣小組節目的展示。”孟豔指出。
她觀察到,隨著大數據、5G、虛擬現實與(yu) 人工智能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藝術媒介正在與(yu) 計算機技術深度融合,“青少年+藝術+互聯網技術”正在開辟更加豐(feng) 富多樣的美育新路徑。
孟豔表示,應創新美育教學和教材,提升學校美育課程吸引力。積極創新內(nei) 容和新形態,例如探索利用人工智能(AI)、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等前沿技術,搭建“交互一沉浸”式美育課程等,同時積極挖掘探索校外優(you) 質美育資源、鼓勵校社聯動合作,守正創新推動中小學美育高質量發展。
此外,她還指出,目前,許多中小學美育教師培養(yang) 不足,教師綜合實施美育的能力有待提升。以初中階段為(wei) 例,根據教育部 2021 年教育統計數據,初中階段藝術教師、音樂(le) 教師、美術教師共22.3萬(wan) 人,占該階段專(zhuan) 任教師總數的5.6%,低於(yu) 體(ti) 育教師占比。初中階段學校數5.3萬(wan) 所,平均每校僅(jin) 有4名美育教師。
孟豔強調,一方麵,應培養(yang) 一大批能夠將美育與(yu) 多學科融合的美育專(zhuan) 任教師;另一方麵,還應通過培養(yang) 培訓,提升全體(ti) 教師的美育素養(yang) ,從(cong) 而培養(yang) 出具有審美品味、能夠進行美的創造、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