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可為,風光無限——港澳代表委員展望新征程新機遇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大有可為(wei) ,風光無限——港澳代表委員展望新征程新機遇
新華社記者劉明洋、李寒芳、劉歡
“推動高質量發展”“對前景滿懷信心”“積極作為(wei) 搶抓新機”,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飽滿熱情參政議政。他們(men) 表示,國家邁上新征程、創造新偉(wei) 業(ye) ,港澳也要開創新局麵、實現新飛躍,積極參與(yu)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入對接國家戰略規劃,以“大有可為(wei) ”的信心決(jue) 心,創造“風光無限”的美好未來。
以港澳所長貢獻中國式現代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cong) 現在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波瀾壯闊,如何深刻理解和積極參與(yu) 中國式現代化,成為(wei) 港澳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香港應全麵參與(yu) 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要把香港發展放到民族複興(xing) 大曆史坐標上去謀劃推進。”港區委員施榮懷表示,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貢獻中國式現代化的最大優(you) 勢,香港對外可作為(wei) 國家更高層次改革開放的樞紐,對內(nei) 可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wei) 新經濟、新模式、新產(chan) 業(ye) 前沿陣地,為(wei) 技術、資本、人才、數據等要素資源深度連接與(yu) 融合創造新增長極。
“香港不僅(jin) 要參與(yu) ,更要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港區代表吳秋北認為(wei) ,香港要升級自身功能作用,為(wei) 國家高質量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作出更大貢獻。特區政府施政要堅持人民至上,革新發展模式,讓廣大市民切實分享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成果與(yu) 紅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尤為(wei) 重要,香港可為(wei) 此貢獻力量。”港區代表蔡毅認為(wei) ,香港要把握好國家賦予香港的使命與(yu) 定位,更好對接國家戰略舉(ju) 措,利用大灣區區域聯通優(you) 勢,推動香港現代服務業(ye) 、高端基礎研發與(yu) 內(nei) 地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深度融合,並發揮國際金融中心融資功能,增強自身發展動能,助力內(nei) 地經濟轉型升級。
澳區委員黃潔貞認為(wei) ,全麵參與(yu) 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是維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根基。澳門應從(co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定位著力,豐(feng) 富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內(nei) 涵,擴展中國與(yu) 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功能,打造以中華文化為(wei) 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深度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以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造福廣大市民,貢獻國家民族,澳門各界要認真思考、積極行動起來!”黃潔貞說。
“我們(men) 的代表委員廣泛征集香港各界及市民意見,將認真建言獻策,並積極行動起來。”香港民建聯主席、港區代表李慧瓊說,“時不我待,大家要爭(zheng) 分奪秒,乘勢而上。”
深入銜接國家戰略增強發展動能
春節過後,來港內(nei) 地遊客明顯增多。香港主要商業(ye) 街區、旅遊景點重現繁華景象。2月6日,香港與(yu) 內(nei) 地全麵恢複通關(guan) ,首日就有約28萬(wan) 人次出入境。
“全麵通關(guan) 對香港旅遊、零售、餐飲、酒店等與(yu) 民生就業(ye) 密切相關(guan) 的行業(ye) 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大喜事。市麵重現生機,提振了大家的信心。”香港工商總會(hui) 會(hui) 長、港區代表李聖潑說,大家更深切感受到,唯有全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經濟社會(hui) 發展才能獲得源頭活水。
“我們(men) 扮演好國內(nei) 大循環‘參與(yu) 者’和國際大循環‘促成者’的角色,定能開創更多發展機遇。”來自工商界的港區代表吳永嘉表示,希望加強香港與(yu) 內(nei) 地在經濟產(chan) 業(ye) 上的對接及合作機製建設。
自2017年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連續七年被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港區委員蘇長榮認為(wei) ,香港要更充分發揮“一國兩(liang) 製”優(you) 勢,在國家大戰略中找準銜接、增強主動。特區政府發展北部都會(hui) 區,要積極與(yu) 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協同,推進製度、政策、產(chan) 業(ye) 、管理創新,合理規劃、聚力構建,有力驅動高質量發展。
來自金融界的港區委員譚嶽衡關(guan) 注將香港傳(chuan) 統優(you) 勢與(yu) “一帶一路”建設更好對接。他認為(wei) ,可考慮支持內(nei) 地與(yu) 香港共建“一帶一路”融資國際板,進一步釋放香港金融及專(zhuan) 業(ye) 服務優(you) 勢和潛力。
2022年底,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對接國家規劃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香港創科發展目標與(yu) 路徑已清晰,迎來成長黃金期。”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港區委員查毅超表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香港創科界要深入思考如何充分發揮本地研發、創新製造及國際金融中心三大優(you) 勢,與(yu) 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形成最大協同效應,助推香港再工業(ye) 化和內(nei) 地產(chan) 業(ye) 升級。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是澳門銜接國家發展規劃的重要切入點。“澳門各界對促進橫琴和澳門資源要素‘軟聯通’,暢通融入國家統一大市場的渠道,有強烈期盼。”澳區代表施家倫(lun) 說。
澳門街坊會(hui) 聯合總會(hui) 被譽為(wei) 澳門的“超級居委會(hui) ”,2019年進駐橫琴。“我們(men) 在橫琴的服務中心已發展到4個(ge) ,服務琴澳居民已達10萬(wan) 人次。”總會(hui) 會(hui) 長、澳區代表吳小麗(li) 說,不斷出台進出橫琴的便利措施,將持續拓寬澳門居民生活和發展空間。相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邁入“快車道”,澳門同胞將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創造更美好生活。
堅持“一國兩(liang) 製”共謀民族複興(xing)
港澳代表委員認為(wei) ,在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要堅定長期堅持“一國兩(liang) 製”的製度自信,銳意進取,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闊步前行,共同致力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全麵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liang) 製’、‘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進一步增強了港澳同胞和國際社會(hui) 對‘一國兩(liang) 製’的信心。”港區代表陳勇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掌舵領航,香港實現由亂(luan) 到治重大轉折,“一國兩(liang) 製”製度體(ti) 係不斷豐(feng) 富完善,“愛國者治港”落地生根,愛國愛港力量進一步壯大。香港走上康莊大道,特區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正努力為(wei) 開創由治及興(xing) 新局麵團結奮鬥。
“‘一國’之本越堅固,‘兩(liang) 製’之利越彰顯。祖國是堅強後盾,讓香港經受住各種風浪挑戰,更持續為(wei) 香港帶來巨大發展紅利。”港區委員林曉輝說,香港要增強為(wei) 民族複興(xing) 更好發揮作用的曆史主動,在全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繁榮發展,並為(wei) 國家民族作出更大貢獻。
施家倫(lun) 說,我們(men) 要堅定信心,明確方向,強化擔當意識和進取精神,夯實愛國愛澳社會(hui) 政治基礎,把建好用好大灣區作為(wei) 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抓手,奮力開創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liang) 製”實踐新局麵。
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共謀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港澳代表委員認為(wei) ,在偉(wei) 大征程中,港澳同胞要大力弘揚家國情懷、發揮愛國熱忱。
澳區委員陳季敏表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定走中國道路的信心決(jue) 心。我們(men) 要在澳門深化愛國愛澳教育,向外界講好澳門“一國兩(liang) 製”成功實踐故事,增強致力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自信和自覺。
港區代表黃錦良認為(wei) ,香港教育界要切實承擔責任,培養(yang) 好具有家國情懷的“一國兩(liang) 製”接班人,讓香港青少年充分認識到國家發展進步和個(ge) 人成長成才緊密相連。
“香港同胞在國家發展進程中從(cong) 未缺席,要繼續與(yu) 全國人民一道,砥礪奮進,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全力貢獻力量。”港區委員李子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