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農機“匠心園”裏的“匠心說”

發布時間:2023-03-21 16:1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看到煥然一新的校園,有驚喜有遺憾,驚喜的是學校越來越美了,遺憾的是留在這麽(me) 美的校園的時間越來越短了,很快就要畢業(ye) 離校了。”日前,在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以下簡稱“安農(nong) 大”)工學院召開的寒假見聞座談會(hui) 上,青年師生談及返校後感受到的新變化。

  與(yu) 此同時,一座新地標——占地2300平方米的“匠心園”的出現,幾乎吸引了學院所有學生的目光。這是學院為(wei) 學生精心準備的“開學禮物”。“一看那園裏各式各樣的農(nong) 機,就知道來到了我們(men) 工學院,很是自豪!”有學生這樣說道。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推進,離不開高水平農(nong) 機人才的培養(yang) 。長期以來,工學院致力於(yu) 培養(yang) 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業(ye) 的複合型、創新型新工科人才。去年,園區建造伊始,工學院貫徹學校工作要求,思考打造彰顯工學特色的環境育人園區,探索如何將思政教育和園區定位最大限度融合。經過實地勘察和課程設計,“匠心園”的四大定位應運而生——匠心守護的農(nong) 情園、匠情傳(chuan) 承的校友園、匠藝曆練的實踐園、匠心育人的築夢園。

  今年,帶有全院師生巧思的“匠心說”活動浮出水麵。工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任琪說,“匠心說”並不是一兩(liang) 次單純的宣講,而是在每節日常課程和每次課外實踐活動中,穿插講述學校農(nong) 機係的發展故事、國家農(nong) 業(ye) 政策、校友勵誌奮鬥經曆等,為(wei) 學生帶來生動可感、潤物細無聲的思政教育。

  2月22日,工學院開學第一課上,任琪來到園內(nei) ,結合“強農(nong) ”“工匠”“愛校”3個(ge) 關(guan) 鍵詞,叮囑同學們(men) 立足“方”寸之地,守牢“三農(nong) ”初心,畫好人生大“圓”。

  同一時間,工學院農(nong) 業(ye) 機械係開學首節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實踐課也選擇在“匠心園”內(nei) 講授。係主任伍德林站在見證安農(nong) 大下遷辦學發展曆程的兩(liang) 台拖拉機(東(dong) 方紅75和江淮50)旁,講述著它們(men) 所承載的“曆史”與(yu) “現在”。他寄語同學:“不僅(jin) 要多讀有字之書(shu) ,更要多讀無字之書(shu) 、心靈之書(shu) ,牢固樹立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和時刻彰顯深思篤行、踔厲奮發的青春本色。”

  “學工的講究直接、直線、直角,整個(ge) 園區設計用得最多的就是直線、直角、圓形,強調有規有矩,是規矩紀律意識最好的代言。此外,書(shu) 區、休憩區的規劃設計體(ti) 現以師生為(wei) 中心;紅葉石楠象征著事業(ye) 紅紅火火,學院師生關(guan) 係和諧融洽;廣玉蘭(lan) 代表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熱情……”今年,在開學第一周學院組織的“遊園會(hui) ”上,“匠心園”設計者、土木水利係主任楊智良向現場學生介紹設計理念,同時開展測量活動、園區規劃設計和質量控製,讓同學們(men) 帶著專(zhuan) 業(ye) 知識深度參與(yu) 學院建設發展。

  “匠心園”裏有勞動教育區域,有農(nong) 機區域,也有綠植養(yang) 護區域。2月24日開始,學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剛開始,‘匠心園’北區雜草叢(cong) 生,咱們(men) 工學土木專(zhuan) 業(ye) 學生美化、淨化、亮化、綠化校園,這也是處處育人、事事育人的現實需求。”工學院青年輔導員方芳感慨。

  雖然正值開學,但是工學院工匠“科創班”(學院“雙創型”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工作品牌)的學員們(men) 早已忙開了,學員們(men) 正在農(nong) 機係教師們(men) 的帶領下開展“綠化修剪,農(nong) 機裝備研發來助力”專(zhuan) 項活動,為(wei) 學校環境建設研製“安農(nong) 牌”綠化修剪機。

  “我們(men) 專(zhuan) 門研發的人工智能修剪機目前1.0版已經製作完成,經過完善,預計4月底前正式投入使用。這種接地氣的創新實踐很受大家喜歡。”3月9日,工匠科創班導師、農(nong) 機係青年教師王韋韋副教授帶著學生籌備今年的“互聯網+”和“挑戰杯”競賽項目,通過在園內(nei) 實操,實地告訴學生“學農(nong) 機未來可期”。

  “‘匠心園’正是學院‘匠心築夢’三全育人格局的真實寫(xie) 照,園區的景觀設計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在園區內(nei) 開展勞動教育,可以融入《大國三農(nong) 》《汽車拆裝實訓》等課程思政元素,教育引導學生守匠心、練匠藝、傳(chuan) 匠情。”任琪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訊員 陳鑫誠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