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牢牢抓住第一生產力、第一資源、第一動力

發布時間:2023-03-24 15:5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教育、科技、人才進行統籌安排、一體(ti) 部署,為(wei) 提升國家創新體(ti) 係的整體(ti) 效能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創造新偉(wei) 業(ye) ,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教育、科技、人才事業(ye) 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杆,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科技是先進生產(chan) 力的集中體(ti) 現和主要標誌。鐵器農(nong) 具的使用,促進了農(nong) 業(ye) 大發展;蒸汽機的發明,開啟了工業(ye) 革命;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標誌著信息社會(hui) 的到來。人類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進步都改進了勞動工具、提高了勞動生產(chan) 率,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增添了強勁動能。麵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誰在科技創新方麵占據優(you) 勢,誰就能在綜合國力競爭(zheng) 中占據更有利的戰略地位。當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先機。我們(men) 必須充分認識到,由於(yu) 世情國情發生深刻變化,科技創新對中國來說不僅(jin) 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是增強生存力、競爭(zheng) 力、發展力、持續力的根本所在。麵向未來,必須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強勁筋骨”來支撐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占據優(you) 勢;哪個(ge) 國家擁有人才上的優(you) 勢,哪個(ge) 國家就會(hui) 擁有實力上的優(you) 勢。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科技是關(guan) 鍵,人才是根本。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ti) 目標作出宏觀展望,要求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ti) 育強國、健康中國。要充分發揮人才這個(ge) 第一資源的支撐作用,就必須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全方位培養(yang) 、引進、用好人才,讓人才隊伍持續壯大、人才效能持續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創新是一個(ge) 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ge) 國家興(xing) 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要在世界發展潮流中占據主動地位,不斷鞏固和擴大優(you) 勢,必須敢於(yu) 創新、善於(yu) 創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創新是一個(ge) 決(jue) 定性因素。”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但經濟發展還有不少短板,一些產(chan) 業(ye) 的基礎還不是很牢固。要發揮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科學規劃布局,加強基礎研究,促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融合,形成創新合力,以踔厲奮發、奮起直追的精氣神,著力攻克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以體(ti) 製機製變革釋放新的活力和創造力,以科技進步造就新產(chan) 業(ye) 和新機遇,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創新,讓創新在全社會(hui) 蔚然成風,努力占據時代發展製高點。

  牢牢抓住科技這個(ge) 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這個(ge) 第一資源、創新這個(ge) 第一動力,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我們(men) 就一定能贏得優(you) 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