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外國青年在這裏看到真實的中國

發布時間:2023-04-10 17:0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來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的多國青年代表雲(yun) 集北京,參加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hui) 與(yu) 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組委會(hui) 聯合主辦的2023年國際青年議程多邊研討會(hui) ,共話青年發展議題。

  會(hui) 議最後一天,來自英國、意大利和哈薩克斯坦的青年代表參觀了中國建築集團(以下簡稱“中建集團”)、優(you) 客工場和中國青年報社,深入了解中國企業(ye) 如何參與(yu) 全球發展,以及中國青年如何推動社會(hui) 創新。

  “此次旅行,讓我看到了與(yu) 西方媒體(ti) 描述中截然不同的真實中國。”外國青年代表們(men) 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中國的發展令人驚歎,他們(men) 希望能與(yu) 中國開展進一步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全球青年發展。

  走進“基建狂魔”,外國青年為(wei) “一帶一路”點讚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中央企業(ye) 累計承擔200多個(ge) 境外重大基礎項目,成為(we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名片。外國青年代表走進中建集團總部,切身感受中國國有企業(ye) 在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全球共同發展進程中展現的擔當。

  “樓宇成山,路橋如海。橫接八方,豎貫天地。”據中建集團介紹,該集團的發展可分為(wei) 3個(ge) 階段:一是20世紀50年代投入“一五”“二五”時期的新中國建設,二是60至70年代參與(yu) “三線建設”,三是1978年改革開放後投身市場經濟。從(cong) 2010年起,中建集團開始從(cong) “建房”升級到“建城”,如今業(ye) 務已覆蓋車站、高鐵、電力、排水等多種城市功能區的基礎建設。

  “兩(liang) 天半蓋一層樓”,中建速度讓外國青年代表嘖嘖稱奇。意大利青年大使協會(hui) 主席埃爾貝塔·派麗(li) 諾用“眼界大開”來形容她的所見所聞,“在歐洲,無論是修一條路、建一座醫院還是蓋一幢樓房,耗時都極為(wei) 漫長,而中國的基建速度快得讓人吃驚”。

  曾幾何時,“中國速度”是“一帶一路”的關(guan) 鍵詞之一,如今,“綠色發展”又為(wei) “一帶一路”增添了新底色。近年來,中建集團將越來越多的低碳技術應用到基礎建設中,如光伏發電、柔性用電等,使建築由能源的“消費者”轉變為(wei) “生產(chan) 者”。中建集團的綠色科技發展水平,給英國共青團總書(shu) 記約翰尼·亨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行動中,綠色科技發揮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像中建集團這樣的企業(ye) ,是“一帶一路”上中國企業(ye) 的一個(ge) 縮影。在亨特看來,“一帶一路”倡議體(ti) 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推動了全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改善了當地民生狀況。“中國為(wei) 發展中國家所做的一切,與(yu) 西方國家的政府、企業(ye) 和援助機構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們(men) 非常欣喜地看到,‘一帶一路’倡議在短時間內(nei) 就取得了長足進展。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派麗(li) 諾說,“每個(ge) 人都知道,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扮演著舉(ju) 足輕重的角色,對意大利和英國而言,中國也是重要的夥(huo) 伴。因此,人們(men) 都密切地關(guan) 注著中國的動向。我們(men) 非常期待與(yu) 中國和中國青年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打造堅固友誼。”

  推動創業(ye) 創新,外國青年與(yu) “中國創客”暢聊

  近年來,中國青年所處的創業(ye) 環境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新冠疫情期間,一些傳(chuan) 統行業(ye) 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製造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市場卻愈發廣闊。為(wei) 了給青年就業(ye) 創業(ye) 營造更有利的生態環境,中國政府提供了稅收減免和政策引導等諸多支持,特別是在科技和文創領域。

  優(you) 客工場就是一個(ge) 將夢想變成現實的地方。這是一家聯合辦公空間運營商,為(wei) 會(hui) 員提供靈活便捷的工作場所和服務。對一名剛剛起步的創業(ye) 者來說,聯合辦公的好處不言而喻:無需花大錢為(wei) 團隊租賃固定的辦公室,每個(ge) 月隻需1000多元就能租到一個(ge) 工位,還能享受網絡、餐飲、會(hui) 議室等配套服務。

  “中國的創業(ye) 生態係統行之有效,值得意大利借鑒。”派麗(li) 諾表示,意大利也擁有龐大的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但與(yu) 中國不同的是,意大利的創業(ye) 孵化環境主要由私人投資者和風險資本主導,缺乏來自政府的有力支持。無論是推出一種新模式還是一個(ge) 新項目,都要經曆很長時間。她高度肯定中國為(wei) 青年賦能所做的一切,包括為(wei) 年輕人提供的資金和政策支持,“這不是每個(ge) 國家都能做到的”。

  目前,入駐優(you) 客工場的企業(ye) 形形色色:有在真實場景中嵌入虛擬影像的AR技術公司,有為(wei) 旅遊機構提供解決(jue) 方案的定製旅遊服務公司,有做直播帶貨的網絡主播,還有年輕的電子競技團隊……無論身處什麽(me) 領域,這些創業(ye) 者都有一個(ge) 共同之處:利用新科技和新業(ye) 態開辟新賽道。

  “過去的人們(men) 絕不敢相信,今天的生活會(hui) 是這個(ge) 模樣。如今,我們(men) 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科技,離不開通訊軟件和各種App。”參觀過優(you) 客工場後,哈薩克斯坦青年大會(hui) 總幹事塔赫塔爾·博雷索夫感慨道。

  “科技讓生活變得更輕鬆,可以說,它是生活的新規則。尤其是在疫情之後,科技徹底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博雷索夫說,“有了新科技,人們(men) 的生活半徑變得更大,比如足不出戶就能買(mai) 到一張機票,到另一個(ge) 城市甚至國家過周末。在科技創新領域,中國的企業(ye) 和年輕人取得了好成績。如今,中國已成為(wei) 技術創新和業(ye) 態創新的全球佼佼者。”

  百聞不如一見,外國青年期待增進對華交流

  從(cong) “誌願墾荒”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從(cong) “希望工程”到“教育減負”,從(cong) “激情燃燒的歲月”到“與(yu) 改革開放同行”……外國青年代表走進中國青年報社,通過一張張見證曆史的剪報串聯中國的過去,讀懂中國的現在,洞見中國的未來。

  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剩餘(yu) 的9個(ge) 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中國832個(ge) 貧困縣全部脫貧。作為(wei) 一名“年輕的共產(chan) 主義(yi) 者”,亨特認為(wei) ,讓9000多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既是中國最偉(wei) 大的成就之一,也是社會(hui) 主義(yi) 最偉(wei) 大的成功之一。

  “反觀英國,貧富差距日益懸殊,一些城市兒(er) 童在貧困中長大。這些年來,英國勞動階層的生活水平不但沒有絲(si) 毫提高,而且進一步惡化,陷入了更深的貧困之中。”亨特說,“事實證明,隻有當一國政府將人民利益作為(wei) 經濟規劃的重心時,才能取得像中國這樣的成就。”

  在亨特看來,西方媒體(ti) 報道的中國和他親(qin) 身體(ti) 驗的中國是截然不同的兩(liang) 種形象。“近些年來,英國媒體(ti) 反華之風日盛。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經常發布關(guan) 於(yu) 中國的負麵報道,無論是中國的內(nei) 政還是外交。”他說,“其實,中國人並不像(西方)媒體(ti) 描述的那樣充滿侵略性和攻擊性,我遇到的每一個(ge) 人都很友善、可愛。”

  派麗(li) 諾認為(wei) ,要想澄清謬誤、增進了解,必須促進不同國家之間的跨領域往來。今年9月,由全國青聯主辦的第二屆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將在北京舉(ju) 行。“這是國際交流的絕佳機會(hui) ,既能讓世界聽到中國和其他國家在青年賦能方麵的聲音,又能加深青年之間的友誼、促進國與(yu) 國的合作。”

  對“科技發燒友”博雷索夫而言,通過參與(yu) 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各國青年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他希望與(yu) 中國在IT和農(nong) 業(ye) 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將中國經驗引進哈薩克斯坦,推動哈薩克斯坦像中國一樣駛入經濟騰飛的快車道。

  亨特同樣期待著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的到來。“當今世界正處於(yu) 艱難和動蕩的時期,因此,團結對各國年輕人來說尤為(wei) 重要。在世界青年發展論壇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能夠暢所欲言,分享和碰撞彼此的觀點、理念和經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文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