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明露營 隻留快樂不留痕

發布時間:2023-04-12 15:2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打開一些短視頻平台,可以親(qin) 近大自然的都市休閑新寵“露營”成為(wei) 搜索、推薦的高頻熱詞。“完美可燒烤”“可過夜”“治愈係”“鳥語花香、歲月靜好”……是這些露營基地吸引人的賣點和標簽。可是,據《解放日報》報道,精致視頻背後,一些露營基地正投訴纏身:從(cong) 土地性質被質疑能否用於(yu) 經營露營基地,到明火燒烤、燃放篝火、電線接拉帶來安全隱患,汙水直排河道引發河道汙染,再到過夜缺乏人員信息登記,以及過夜時露營客人活動製造吵鬧噪聲。

  可能是因為(wei) 我去的幾個(ge) 露營地,都在景區內(nei) ,管理比較規範,現場基本沒有垃圾亂(luan) 飛、明火燒烤等不文明現象。大家都自帶食物,或放風箏,或打牌,或玩水,或休憩。有的人家自備了大垃圾袋,統一放好,最後統一扔進垃圾桶。即使有人亂(luan) 扔垃圾,景區保潔人員也會(hui) 經常巡查和收拾。總之,在這些地方,呈現出來的是一派人與(yu) 自然和諧交融的景象。

  雖然這並不代表所有“露營地”情況,但至少可以說明,隻要城市以及相關(guan) 場地的管理者想管好露營,隻要更多人把無痕露營、環保露營當成基本的文明自覺,那露營就能實現健康有序。隻有健康有序在前,我們(men) 才有資格享受“詩和遠方”,這也是親(qin) 近自然的正確打開方式。

  去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等十四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露營旅遊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推動公共營地建設,擴大公共營地規模,提升服務質量,依法依規發展露營旅遊休閑功能區。其中,還特別指出加強標準引領,不斷強化標準研製,完善標準體(ti) 係,引領產(chan) 品服務提質升級。

  與(yu) 此同時,多地也陸續出台露營新規。比如,廣東(dong) 佛山規定,禁止燒烤煮食、使用擴音設備;北京相關(guan) 征求意見稿也強調,帳篷露營地應遠離森林防火區、防洪區,“野景點”禁止露營,應在重點區域設置警示標識等。這些規定如何更好落地,既能保護環境、保證安全,又能給市民露營以適當的空間和自由,也考驗著基層治理的智慧。

  管理規範露營,國外其實已探索實踐多年,更不乏先進經驗。意大利就有專(zhuan) 門的露營行業(ye) 協會(hui) 和民間組織,可以給露營提供專(zhuan) 業(ye) 指導。西班牙法律規定,民眾(zhong) 不可隨意選擇紮營地,必須在設置好的營地區域內(nei) 進行露營。埃及的沙漠營地規定,遊客要做到人走物空,保障營地環境的幹淨、舒適,亂(luan) 丟(diu) 亂(luan) 放會(hui) 被處以不同金額的罰款……這些“他山之石”都值得我們(men) 好好學習(xi) 和借鑒。

  除了利於(yu) 社會(hui) 和經濟外,“露營熱”更是普及生態文明理念的契機。如果任由其野蠻發展,一地雞毛,亂(luan) 象頻發,就走向了生態文明的“對立麵”。兼顧美和秩序的“露營”,才真正具有生態文明價(jia) 值。

  王彬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