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引導民營經濟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立了民營經濟三大定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jun)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推動我國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力量”。7月21日,中共中央召開黨(dang) 外人士座談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各民主黨(dang) 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dang) 派人士提出3點希望,其中第3點強調“凝聚共識,提振發展信心”“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ti) 發展活力”。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了會(hui) 議,會(hui) 議精神的諸多要點中,也提及要切實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要堅決(jue) 整治亂(luan) 收費、亂(luan) 罰款、亂(luan) 攤派,解決(jue) 政府拖欠企業(ye) 賬款問題。
《意見》旨在引導民營企業(ye) 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錨定中國式現代化,民營企業(ye) 家要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和貢獻者,民營經濟要為(wei)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提供堅強支撐。
“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將得到有效根除
《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不得以備案、注冊(ce) 、年檢、認定、認證、指定、要求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定或變相設定準入障礙”“清理規範行政審批、許可、備案等政務服務事項的前置條件和審批標準”。構建“親(qin) ”“清”新型政商關(guan) 係,需要各地區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hui) 要形成企業(ye) 是創造財富的主體(ti) 的共識,用心用情做好企業(ye) 服務,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吸引企業(ye) 進駐、關(guan) 心企業(ye) 成長。對待民營企業(ye) 落戶的熱心與(yu) 熱情要前後一致,不能“忽冷忽熱”,更不能“前熱後冷”。在民營企業(ye) 遇到經營困難時,要化身為(wei) 企業(ye) 的“服務員”,在合理合規的前提下,為(wei) 企業(ye) 對接業(ye) 務、拓寬市場。對於(yu) 故意刁難民營企業(ye) 的事情要嚴(yan) 肅處理,要在企業(ye) 服務工作中挑選出真情實意為(wei) 企業(ye) 辦事的人。同時,要“建立市場準入壁壘投訴和處理回應機製”,不斷完善反饋機製。
“穩定性”“持續性”“預期性”進一步得到保障
《意見》要求“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健全公平競爭(zheng) 製度框架和政策實施機製,堅持對各類所有製企業(ye) 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依法依規履行涉企政策調整程序,根據實際設置合理過渡期。加強直接麵向民營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政策發布和解讀引導”。公正公平對待所有企業(ye) 是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一個(ge) 好的環境會(hui) 吸引企業(ye) 和企業(ye) 家紛至遝來。在企業(ye) 調研過程中,企業(ye) 家表示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會(hui) 影響企業(ye) 對未來的預判與(yu) 預期,進而影響企業(ye) 行為(wei) 。在涉及企業(ye) 政策調整時不能簡單地“一刀切”,要設置一定的“緩衝(chong) 期”,比如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對目的片區的企業(ye) 要進行好政策宣講,提供合理期限搬遷,甚至提供空間進行騰挪。
“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進一步得到緩解
《意見》指出:“精準製定實施各類支持政策,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加強政策協調性,及時回應關(guan) 切和利益訴求,切實解決(jue) 實際困難。”企業(ye) 家將各種資源要素整合在一起,通過企業(ye) 實現價(jia) 值生產(chan) 和價(jia) 值增值,其中資金是關(guan) 鍵要素,是企業(ye) 的源頭活水,尋找融資渠道成為(wei) 企業(ye) 家最艱難的工作之一,尤其是一些輕資產(chan) 企業(ye) 或者處於(yu) 高成長期的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與(yu) 融資慢成為(wei) 束縛其發展的主要原因。這就要求銀行、保險、擔保、券商等多方合作以降低融資市場的風險,拓寬對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戶尤其是科技型企業(ye) 的融資通道,同時對應收賬款拖欠問題,要求“完善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製”。近些年,“上海國資”“合肥國資”“深圳國資”等在這方麵做出了有效探索,有論者甚至不無玩笑地稱讚合肥是“一座偽(wei) 裝成政府的投資銀行”,各地可以借鑒這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轉方式”“調結構”“換動力”成效將大幅躍升
《意見》指出:“引導民營企業(ye) 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存在的不足和麵臨(lin) 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ye) 、做強實業(ye) ,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民營企業(ye) 先天性的靈敏市場嗅覺是民營經濟得以發展壯大的秘訣。創新理論創始人熊彼特認為(wei) ,企業(ye) 家要從(cong) 采用新的產(chan) 品、采用新的生產(chan) 方法、開辟新的銷售市場、獲得原材料或半製成品、尋找新的供應源與(yu) 實現新的組織等五個(ge) 方麵進行創新。這五個(ge) 方麵是企業(ye) 家實踐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方麵,即企業(ye) 家要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領域作出最好的表達,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麵對技術封鎖,鼓勵支持科技型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在“卡脖子”領域進行技術攻關(guan) ,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營科技型企業(ye) ,形成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為(wei) 我國在全球舞台競爭(zheng) 的產(chan) 業(ye) 矩陣。
(作者係經濟學博士,深圳市深港澳合作創新研究會(hui) 會(hui) 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